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和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和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 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 __m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
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 _ 2.真空中的光,速是c= m/s.神话中的孙悟空一个跟斗飞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约为5.4×104 km ),设翻一个跟斗的时间是1s ,则孙悟空飞行的速度 __真空中的光速(填“>”“<”“=”)。

3.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__________较高。

4、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___,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5、若一个身高1.6m 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 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____m ,若此人以1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走2s ,像到镜的距离是__________m 。

6. 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当碗内盛满水时,看上去碗底的硬币要比实际的深度__________些(选填:深、浅)。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池水映明月”说的光的__________现象。

在500m 深的海面上空5km 高处有一架飞机飞过,该飞机在海中的虚像到海面的距离是_________。

7.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 _来解释;雷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__ 8.打预防针前常用酒精棉球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____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9. 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____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发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0~17题单选,18,19两题双选)
10. 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

下列有关声现象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11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
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
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如图1中鞋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
12. 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船正在海上展开拉练,该舰经常被派往南海、钓鱼
图1
0cm
2526
A
B C D 岛等海域执行任务。

“海巡01”轮船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护航官兵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13.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 min 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 ,
后40 min 内的平均速度是60 km/h ,则该汽车在1h 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14. 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15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
B .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
C .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
D .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
16. 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

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
17 如图5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18. (双选)如图3是“探下列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

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响度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19. (双选)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放出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A .冬天户外的 B.湿裤子晾干 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人呼出“白气”
图5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20、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

(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21.作出图中的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的位置。

22. 在做探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在图中用笔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

加热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四.实验探究题(共14分)
22.(6分)在探究“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b)所示,图______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30s记
录一次温度,然后作出温度与时间的图像,
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___℃.根据水的沸点可知,当地的大气压可能(选填“高于”‘等于’“低于”)标准大气压。

(3)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李利同学发现:移开酒精灯,水马上停止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______,但温度______.
(4)为了节约加热时间,应采取的措施是。

23.(5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中选用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像和物的关系。

选用较的(选填“厚”,“薄”)的玻璃板,实验效果较好。

(2).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始终不能让蜡烛的像与其重合,其原因是
(3)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应在较的环境下进行。

平面镜成像是像。

24.(3分)前些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
体温.如图所示
是体温计和实
验室常用温度计,
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1);
(2);
(3) .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25. 一个猎人在一山谷中开枪射击,2秒后听到一次回声,又经过1秒听到第二次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山谷两壁相距多远?猎人所在的位置距离两壁分别有多远?
26.甲乙两地相距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6点出发,开往乙地,当天15点到达。

求:(1)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达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答案
一.填空题
1.3000,真空不能传声
2. 3×10⁸,<
3. 振动,介质,音调
4. 次声波
5. 1, 2.5
6. 浅,反射, 5km
7. 光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度快 8. 蒸发,降低
9。

汽化吸热,液化,液氨汽化吸热使湿棉纱中的水温度降低凝固成冰
二.选择题
10 B 11 B 12 D 13 D 14 C 15 D 16 A 17 B 18 BD 19 CD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22.(1)a (2) 98 低于(3)吸热不变
(4)减少水的质量(或用热水替代冷水)
23.(1)大小薄(2)玻璃板没有竖直安装(3)暗虚
24.(1)量程不同(2)分度值不同
(3)内装液体不同(或:体温计有缩口而实验用温度计没有)
五.计算题
25 340m 510m 850m
26(1)100km/h (2) 60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