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宏观经济调整展望未来税收政策变化

从宏观经济调整展望未来税收政策变化

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展望未来税收政策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经济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来预测未来财政政策的变动方向。

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节的一种手段受目前经济状况的影响颇大,然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目前的财税政策是结构性减税,即对不同税种实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政策。

未来税收的变化包括“营改增”、资源税改革等,主要体现了国家对目前经济衰退,产业转型等政策的体现,并且预计未来税收改革还会继续沿着结构性减税的方向继续进行下去。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经济政策财税政策一、经济与税收政策的相互作用(一)经济增长对税收的影响税收作为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利,强制、无偿地区的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国家通过税收的形式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经济增长越快,相应的税收增加就会越快。

经济结构也对税收的结构产生影响,三种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经济中占的比例不同,决定着税收调节力度和灵活度的不同,财政政策可在第一产业调整的力度要小于第二产业,所以在第一产业产值过大,第二产业产值过小的情况下,国家很难通过增加税收来实现财政收入的增加。

经济形势同样决定了税收政策,例如,在收入差距巨大的国家,税收会更加注重公平性,从而会减少流转税,增加直接税,调高个人所得税的其增点。

而在不同的经济形势需要不同财税政策来进行配合,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需要减缓经济过度增长,则增加税赋,经济衰退时期需要减少税赋。

所得税就是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之一。

(二)税收政策对税收的影响税收政策对税收的影响显著,拉弗曲线就刻画了同一税收会有两个不同的税率,而两个不同税率对应的应纳税额是不同的,或者说同一税收会有两个不同的税赋。

税收政策体现了政府的经济结构调节的导向作用,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更加公平的时期,所以需要适当的税收政策来达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

(三)目前的经济状况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经济政策的改革。

产业结构升级,我国长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对环境、自然生态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损害,需要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改革;并且我国长期依赖于以地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拉动钢铁业,装备制造业的投资,但是地产业的上游企业已经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过度投资现象。

并且,以地产为地方经济的主要动力造成了严重的地方腐败;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地产相关产业严重挤压了其他产业的生产空间。

经济结构过于单一,经济增速减缓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1、从产能利用率来看,当前中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现象较为突出,结构分化明显。

据测算,我国当前产能利用率为72%左右,低于80%的合意区间,产能过剩较为严重。

其中,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橡胶行业周期性较强,其产能利用率基本与我国整体产能利用率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总体来看,大部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低于80%,存在产能过剩现象。

饮料、纺织服装等消费行业产能利用率较为理想。

产能利用率趋势低位运行,产能过剩导致的工业部门通缩制约盈利改善。

基于经济仍处下行阶段的判断,我国的总体产能利用率在今后两年内仍将处于70%左右的低水平,短期内难以回暖。

在PPI 连续两年负增长之后,预计明年PPI 仍维持在0 左右,乐观情况下同比回升至0.5%左右,谨慎情况下预计同比-0.4%。

PPI 表征的工业部门通缩制约工业企业总体盈利表现。

政府正在加快去产能步伐,淘汰和整合将成主要调控手段。

政府通过消化、转移、整合和淘汰产能等措施,来缓解产能过剩。

短期内,淘汰落后产能和并购重组是缓解产能过剩的主要措施,从长期看,调整产业结构才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政策。

2、而从经济结构来看,政府正在鼓励服务业的大力发展。

2011年国有企业投资占比超过2/3的行业,其中除了第二产业的油气开采、烟草,以及公用事业的电力、水以外,其余18个行业全部属于服务业。

具体来看,在2012年,制造业中,石油天然气开采、烟草制品业的民间投资占比远低于50%,石油天然气开采占比不到5%。

公用事业中,电力、燃气、水的民间投资占比均低于50%,其中燃气稍高些。

服务业中,除了房地产、批零住宿餐饮等个别行业外,大部分行业的民间投资占比均弱于50%,集中在交运、电信、水利环保市政、卫生文化体育领域。

因此,通过国企改革,放松管制、打破垄断激发公用事业和服务业的活力势在必行,而且空间巨大。

3. 消费不足,首先,居民消费总量不足,其次,居民消费占中国经济的比重(更确切的说,占中国GDP 的比重)过低。

中国的居民部门从收入和财富上都受制于目前的资本所有状况,居民消费占比低于合适水平就是必然结果。

从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路径来看,居民消费占GDP 的比重在各个收入水平上大概都在70%左右。

仅在收入水平极低,人民处在生存线附近的时候,居民消费占比的均值会更高一些。

而中国在过去30 年间,在各个收入水平上的消费占比都大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显然,中国的低消费无法用发展阶段来解释。

而即使相比日本、韩国这些同样有“重储蓄、轻消费”文化的东亚近邻,我国的消费占比也明显偏低。

这些都是我国消费不足在数据上的体现。

中国居民所持有的所有金融资产(现金、存款、基金、股票、债券等)加起来,大概也就是中国GDP 的120%。

而美国居民持有金融资产的总量已经占到了美国GDP 的370%。

中美居民在金融净资产上也有类似的差距。

这是中国消费不足真实存在的又一个证据。

1二.经济现状对税收政策的要求。

(一)税收的分类税收按照征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5种:(1)商品和劳务税税法。

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

这类税与1宋棋. 美国税收改革及其影响研究对我国的启示[J]. 金融经济: 下半月, 2013 (5): 126-127.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有密切联系。

对什么商品征税,税收多高,对商品经济活动都有直接的影响,易于发挥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2)所得税法。

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这类税是直接税,依照税法直接对企业法人和自然人的收入进行分配。

(3)财产、行为税。

这类税主要是对财产的价值或某种行为增税。

包括房产税、印花税等。

(4)资源税税法。

主要是保护和合理使用国家自然资源而课征的税。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均是资源税的范畴。

(5)特定目的税税法。

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等。

其目的是对某些特定对象和特定行为发挥特定调节作用。

政府主要从这五个方面来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通过这五类税对资源开采,生产资料的生产,商品流通,生产经营的结果等进行调节,例如增值税从初级农产品算起,对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实行免税,到每一次的流转都会征税,直到商品流入最终消费者,而不同商品增值税税率有不同的优惠,体现了政府对商品制造和流通的调整政策。

(二)经济政策在税收方面的体现我国目前正面临经济增速下降的阶段,由地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减缓已经基本确定,政府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确定,我国目前的财税政策是结构性减税。

结构性减税主要有几个特点:首先,结构性减税是一个主要以减税为主,以稳增长为目的的政策,包括减免利息税,车辆购置税等税收的减免。

其次,结构性减税是一个税收结构性调整的改革,既有税收的减少也有税收的增加,例如对房产税的改革,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到从价计征的改革等。

2结构性减税也更加注重调节收入的公平性。

我国流转税占到税收收入的60%以上,而所得税收入只有20%3,而流转税有很强的累退税特点,所以流转税并不利于收入的分配,并且所得税过少表明目前税收结构并没有很好地起到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结构性减税与宏观经济政策配合意在更好的调节宏观经济。

引导产业升级,对促进产业实行税收优惠,以税收促进产业改革,完善经济结构也是结构性减税的目的之一。

2013年我国实施了“营改增”,营改增无疑是国家提倡服务业大力投资,大力发展的重大举措。

三.税收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过未来税收政策将会在结构性减税的政策思想指导下进行,具体在不同税种,不同的税目,不同的增收方式上变化,而对于税收征收的管理主要在于以更高的法律形式来进行征税的规定,避免地方政府以解释等形式变相增加或者减少税负。

(一)税目的改变2013年8月1日起,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营改增”,涉及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文化产业邮政业,动产租赁等行业,预计未来还会将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

全面实施“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是在减少服务行业的税收负担,大力发展服务员,对于交通运输与不动产租赁,其经营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动产,而随动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消将会造成服务业成本大幅上升,2胡东兰, 陈凡. 我国结构性减税问题研究述评[J]. 经济纵横, 2013, 3: 026.3韩伏. 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J]. 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10): 23-24.再税改之后不仅成本能够抵扣,还能将货物流动的整个成本流转起来,例如交通运输业的增值税可以在收货方的销项税里抵扣,完善了货物流转增值税链条,减少了重复交税的问题。

4营改增首先体现了减税的特点,促进服务业的投资,并且针对以前投资的服务业,例如:(1)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2)以所在地营改增之前购进或自制的有形动产为标的物提供的经营租赁服务;(3)动漫企业为开发动漫产品提供的动漫脚本编撰、背景设计、动画设计、音效合成、字幕制作等,以及在境内转让动漫版权;(4)提供电影放映服务、仓储服务、装卸搬运服务、收派服务。

可选择按简易计税方法征收,所以并没有增加原应营业税纳税人的负担。

(二)税率的改变我国是资源消耗大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能够提供自然资源的公平价格,并且税收作为调节自然资源使用,抑制过度消费带来环境破坏的手段,从量计征显然已经不能符合资源税的目的,所以资源税未来改革方向在于将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目前已经有了石油、天然气按从价计征5%-10%, 而例如煤炭等仍然是从量计征。

资源税改革重点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指导,由过去的粗放型改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三)征收方式的转变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只有三部:《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而其他的税法都是以暂行办法,条例等形式存在,各地对于条例的执行、解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税收的征收方式几部规范,各地按照自己的解释执行明显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财政政策调控。

未来将会把更多的条例与办法法律化,增加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减少地方政府税收的随意性。

并且,未来随着“营改增”将会有更多的税收归为国有,地税将会减少。

而为了发挥地方财政调节地方经济的作用,将会培养地方税种,例如资源税。

5(四)税源的控制我国正在进行不动产登记,为将来全国范围内实行房产税奠定基础。

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土地财政,房地产价格已经脱离正常价值,而房产税是针对房屋财产的一种财产税,为了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房产税全国范围内计征已经势在必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