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草汤
文章目录*一、茯苓甘草汤概述*二、茯苓甘草汤功能主治*三、茯苓甘草汤服用方法*四、茯苓甘草汤副作用*五、茯苓甘草汤注意事项*六、茯苓甘草汤药典记载
茯苓甘草汤概述
1、定义茯苓甘草汤,中医方剂名。
出自《伤寒论》。
具有温中化饮,通阳利水之功效。
主治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渴,小便不利,咳而遗溺,奔豚(①《伤寒论》:伤寒汗出不渴者;伤寒厥而心下悸者;②《圣济总录》: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③《普济方》引《直指》:心下停水,忪悸;④《内科摘要》: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
⑤《疝瘕积聚编》:疝作奔豚)。
2、别名茯苓桂甘汤、茯苓汤。
3、组方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4、制法上药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即得。
5、性状液体,棕色,味甘,辛。
茯苓甘草汤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温中化饮,通阳利水。
主心下停饮,心悸,汗出不
渴,小便不利;咳而遗溺;奔豚。
伤寒汗出不渴者;伤寒厥而心下悸者。
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
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
疝作奔豚。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饮停胃中,出现心悸、呕逆、头眩等之慢性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胃炎、冠心病等;亦可用于饮停中焦而兼有表证者。
茯苓甘草汤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
2、用法用量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上药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茯苓甘草汤副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茯苓甘草汤注意事项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茯苓甘草汤药典记载1、《普济方》;茯苓、甘草之甘,益津液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气而解表。
2、《内台方议》:今此汗出而渴者,为邪不传里,但在表而表
虚也。
故与茯苓为君而益津和中;甘草为臣辅之;以桂枝为佐,生姜为使,二者之辛而固卫气者也。
3、《伤寒附翼》:此厥明伤寒发散内邪之汗剂,茯苓为化气之品,故能清水之源;桂枝、生姜,则从辛入肺,使水气通于肺,以行营卫阴阳,则外走肌表而为汗矣;佐甘草以缓之,汗出周身,而厥自止,水精四布,而悸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