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G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G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G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46.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C )。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B解除劳动合同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47.用人单位对从事(C )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A体力劳动B脑力劳动C接触职业危害作业
48.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A ),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如实、无偿提供B收取费用C如实提供
49.怀疑自己患了职业病,应该到(B )的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B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C本人居住地
50.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C )申请鉴定。

A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B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C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51.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该(B )。

A找企业负责人解决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C自己去医院治疗
52.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B )。

A医疗保险待遇B工伤保险待遇C商业保险待遇
53.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A )承担。

A用人单位B工伤保险基金C本人
54.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A )。

A不变B终止C与下一个工作单位协商解决
55.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C )。

A终止职业病病人的待遇B由职业病病人与企业协商解决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56.非法用工单位对其患职业病的职工,(C )。

A不承担赔偿责任B适当承担赔偿责任C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57.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A )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30 B60 C90
58.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业病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其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B )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 6个月
B 1年
C 2年
59.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C )。

A 高温作业
B 机加工作业C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60.用人单位不得安排(C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 未婚女工
B 女职工C未成年工
二、多项选择题
1.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为接触(AD )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A.粉尘、放射性物质
B.工伤
C.不良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D.其它有毒、有害物质
E.噪声
2.职业健康检查包括(ABC )的健康检查。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和离岗后的医学随访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ABCDE )。

A.劳动者的职业史
B.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D.劳动者的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E.劳动者的既往史
4.职业中毒中,常见的重金属中毒有、、等。

(ACD )
A铅中毒
B镉中毒
C砷中毒
D汞中毒
5.《职业病目录》中确定我国法定职业病为10大类,具体指、、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ABC )
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化学因素所致职业病
6.我国规定的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有(ACDE )。

A.中暑
B.潜涵病
C.高原病
D.航空病
E.手臂振动病
7.粉尘采样的基本要求(ABCD )
A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对采样的要求
B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对采样的要求
C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对采样的要求
D采样时,采样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8.定点采样采样点数目的确定(ABVD )
A 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
B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C 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
D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
三、填空题
1、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 台设置1个采样点
2、高温的测量: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季节测量,不定期从事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3、噪声的测量: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 (A)。

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4、手传振动的测量,按照生物动力学坐标系,分别测量三个轴向振动的频率计权加速度值,取三个轴向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工具或工件的手传振动值。

5、煤矿井下的主要支护方式有锚杆(锚锁)同喷支护、支架支护、砌碹支护、工字钢支护和坑木支护。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7.假设某企业7名焊接岗位操作工能够确定是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在对其进行个体采样时,应选定 3 名操作工作为采样对象。

在不能够确定是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应选定6 名操作工作为采样对象。

8. 呼吸防护用品从设计上分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类。

9.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申请甲级资质的注册资金需800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700万元以上,应有不少于25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

10.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 的采样;长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在1h 以上的采样。

四、判断题
1.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
2.上岗前健康检查的对象不包括转岗到该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
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个体体检结论为目前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病或异常5种。

(√)
4.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义务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时将汇总资料和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

(×)
5.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在体检工作结束30个工作日内向用人单位提交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
6.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三类。

(×)
7.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医学观察的费用由本人承担。

(×)
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中要求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在岗期间检查的必检项目都应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项目。

(×)
9.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
10.用人单位应选择并委托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对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五、名称解释
1. “三同时”原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指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例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

3.职业病目录:我国法定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①尘肺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③职业中毒④物理因素所致疾病⑤生物因素所致疾病⑥职业性皮肤病⑦职业性眼病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⑨职业性肿瘤⑩其他职业病。

六、计算题
1.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8h。

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 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

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答:(1)该工种劳动者每工作班接触乙酸乙酯浓度为:
CTW 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
小于PC-TWA(200mg/m3)因此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符合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