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地理专题2自然环境及其影响复习课件

中考地理专题2自然环境及其影响复习课件


方法突破
1.主要地形区的判读 (1)确定位置。根据经纬网坐标、轮廓图确定位置。 (2)找参照物。根据该区域特征结合河流流向、山脉走向、城市 名称、湖泊等参照物,判断该区域的地形名称。 (3)填全称。联系所学的区域地形图(中国地形图、世界地形图), 判断该区域的地形名称。注意写全称,如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而不是只写高原、平原。 2.地形地势特征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区域的地势特征。 ①判断地形。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及其特征,判断该地的地形类型 分布。②找极值(极大值、极小值)。根据等高线、河流流向、方 向、经纬度位置等判断该地等高线分布状况,判断哪个方向等高 线数值大,哪个方向数值小;③辨高低。等高线数值大的区域海 拔高,等高线数值小的区域海拔低,结合地形和等高线判断该区 域的地势。④套公式。×(方向)高×(方向)低。如:我国地势西 高东低。
4.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特征
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地形地势特点 地形分布 主要地形区
以高原、平原为 西部为高原,东 黄土高原、华北 主;高东低 部为平原 平原、东北平原
云贵高原、四川 以高原、盆地、 西部为高原、盆 盆地、长江中下 南方地区 平原、丘陵为主; 地,东部为平原、 游平原、东南丘 西高东低 丘陵 陵 内蒙古高原、天 东部为高原,西 以高原、山地、 山山脉、准噶尔 西北地区 部山地、盆地相 盆地为主 盆地、塔里木盆 间分布 地 青藏高原 以高原为主;西 高原周边被巨大 青藏高原、柴达 高东低 的山系环绕 木盆地
二、地形的影响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地势影响: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 游平原纬度大致相同,但是温差较大。 (2)地形影响:地形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如:北美洲西海岸的落基 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西风,导致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 沿岸狭长地带;秦岭南北冬季温差大;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 了北方的冷空气,导致南亚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欧洲以平原为 主的地形对气流没有阻挡作用,有利于气流的深入,温带海洋性 气候面积宽广。北美洲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对气流的运行没有阻 挡作用,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长驱南下,夏季来自墨西哥湾 的暖湿气流自由北上,加剧了气候的大陆性。 影响局部地区的降水:山体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1)影响河流的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自西向东 流入太平洋;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辐射状向四周奔 流。
(3)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水库宜选择在“口袋形”地形,大坝宜建 在“口袋”出口处;引水渠道宜大致沿着等高线延伸,尽量由高 处向低处引水。 5.地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地形能够影响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 如北方地区面积辽阔,传统民居院落面积大。疗养地应选择在地 势坡度较缓、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的地方。
专题二
自然环境及其影响
重点类型突破
类型1 世界的地形及其影响 每年必考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命题角度: 1.经纬网的定向、定位。 2.半球的划分。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考查的方式是在各式经纬 网图中判断方向、坐标和半球以及高中低纬度或温度带。
知识整合 一、地形特征 1.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 中部高原、山地,周 脉、伊朗高原、西西伯 围平原 利亚平原等 南北部为山地,中部 阿尔卑斯山脉、西欧平 平原 原、中欧平原 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以高原为主;东南高,西 东部和南部为高原, 非洲 埃塞俄比亚高原、刚果 北低 中部和西部为盆地 盆地、乍得盆地 以平原为主;西部山地, 东部为高原,中部为 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 南美洲 中部、东部平原与高原相 平原,西部为山地 安第斯山脉 间分布 以山地、高原为主,其次 东部为山地,中部为 阿巴拉契亚山脉,大平 北美洲 是平原;东西高,中间低 平原,西部为山地 原、落基山脉 大洲 地形地势特点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 亚洲 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高 低悬殊;中部高,四周低 平原为主、南北高,中部 欧洲 低 地形分布
大洋洲
南极洲
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 东部为山地,中部为 大分水岭、澳大利亚大 两侧高、中间低 平原,西部为高原 盆地 以高原为主,世界上海拔 最高的大洲
2.五大地区的地形特征
地形地势特点 地形分布 主要地形区 中南半岛以山地、 中南半岛为北部山 中南半岛、马来群 东南亚 平原为主;北高 地,南部平原 岛 南低 伊朗高原、安纳托 以高原山地为主, 西亚 北部和南部为高原 利亚高原、阿拉伯 南北高,中间低 高原 北部为喜马拉雅山 以高原、平原为 脉南部为德干高原, 德干高原、印度河 南亚 主,南北高,中 中部为印度河和恒 平原和恒河平原 间低 河平原 以平原为主;南 南北部为山地,中 阿尔卑斯山脉、西 欧洲西部 北高,中部低 部为平原 欧平原 南极地区以高原 南极高原,北极海 极地地区 为主,北极地区 南极高原 洋 以海洋为主 地区
(2)影响河流水文特征。如:以山地为主地区的河流,短小湍急、 水力资源丰富,航运、灌溉等水利效益低。以平原为主地区的河 流,流速缓慢,水量稳定,航运、灌溉价值高;植被条件好的地 区,河流含沙量小;植被条件差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大。 (3)影响水力资源的分布。河流流经地势落差大的河段,水力资源 相对丰富。如: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 3.地形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平原地区由于地势 低平,人口分布密集,并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如:欧洲西 部平原地区;地势较高的山地、高原地区人口分布较稀疏,也不 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如:青藏高原地区。 4.地形对人类生产的影响 (1)对农业规划的影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平原地区宜农则农, 山地宜林则林,高原宜牧则牧,河湖宜渔则渔。如青藏高原的农 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2)对交通的影响:地势低平的地方,节省建筑及交通建设投资, 是居民点及城市发展的首选地形。山区交通不便,多滑坡、泥石 流等地质灾害。
3.六个国家的地形特征
地形地势特点 地形分布 主要地形区 以山地丘陵为主, 日本 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 关东平原 平原狭小 东西伯利亚山地、 地形以高原和平 东部为山地;中部为 中西伯利亚高原、 俄罗斯 原为主,地势东 高原;西部为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高西低 东欧平原 以高原、平原为 恒河平原、德干 印度 北部平原,南部高原 主;南高北低 高原 以平原、高原山 东部为山地,中部为 大分水岭、中部 澳大利亚 地为主;两侧高, 平原,西部为高原 高原、西部高原 中间低 以高原、平原为 巴西高原、亚马 巴西 北部平原,南部高原 主;南高北低 孙平原 以山地、平原为 阿巴拉契亚山脉、 东部为山地,中部为 美国 主;东西高,中 大平原、落基山 平原,西部为山地 间低 脉 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