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设计培训试题部门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 国务院颁发的2009年5月1日起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指的特种设备是:。
2. 压力管道的、、、、单位必须执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 压力管道设计成品(图纸)外发前,需在和上加盖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
4. 从事压力管道设计的和人员(统称审批人员),需经压力管道设计鉴定评审机构考核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取得相应审批范围的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资格证书。
审批人员的考核计划每年年初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公布。
压力管道审批人员的资格有效期为年。
5. 输气管道管顶覆土厚度,水田不宜小于m 、岩石类不宜小于m 。
输油管道一般情况覆土厚度不宜小于m 。
埋地输油、输气管道与其它管道交叉敷设时其间距应不小于m ;与通信电缆交叉敷设时,其最小间距不应小于m 。
6. 油气管道外壁防腐技术主要是加联合防腐措施。
7. 当输油管道的设计温度同安装温度之差较大时,宜在、、以及管道同清管器收发装置连接处根据计算设置设施,或其它能够保证管道稳定的措施。
8. 热水热力网干线应设分段阀门。
分段阀门的间距宜为:输送干线m;输配干线m;蒸汽热力网可不安装分段阀门。
9. 当装置内的设备、建构筑物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地平面上时,、、、等应布置在较高处,而宜布置在较低处。
10. 加热炉燃料气主管上的管道阻火器,应靠近,并便于,管道阻火器与燃烧器距离不宜大于m。
11. 装置内火炬总管一般布置在主管廊,或沿管廊柱成支承火炬总管;火炬总管应坡向装置边界线处的分液罐或全厂火炬总管,并不宜有,否则,应采取措施。
12. 连续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m以上。
间歇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项或放空管口,应高出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m以上。
甲、乙、丙类设备上开停工用放空管可就地向大气排放,放空管口的高度应高出平台m以上,放空管口一般垂直,并加;可燃气体排放管和火炬总管应有设施。
13. 反应器和加热炉的布置净距不应小于;反应器布置除采用移动吊车外,构架顶部应设置和,厂房内布置应设置吊车并在楼板上设置,反应器一侧应有。
14. 液化石油气储罐必须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储罐最高工作压力的倍。
15. 压缩机管道氮气吹扫和置换的目的是。
16. 有毒介质管道应采用连接,除有特殊需要外不得采用连接,有毒介质管道不应敷设。
17. 在减温减压器安全阀的下部应设置。
安全阀出口管底部应有。
18. 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压缩机厂房的楼板,宜部分采用,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压缩机厂房的地面,不宜设,厂房内应有防止的措施。
19. 串联可变弹簧支吊架,应选用的弹簧,每个弹簧的位移值按其范围比例分配;并联可变弹簧支吊架,应选用的弹簧,每个弹簧承受的荷载应按平均分配,每个弹簧的位移。
20. 常用管法兰密封垫片有、和三类;管法兰与管道连接分为、、、和五种连接方式;管法兰密封面型式有、、、和五种型式。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对长输管道易于遭到车辆碰撞和人畜破坏的管段,应设置标志牌,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2. 输气管道所用钢管、管道附件的选择,应根据使用压力、温度、介质特性、使用地区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 输油、输气管道穿越管段,其水平直径方向的变形量不得大于管子外直径的5%。
()4. 集气、输气工程任何生产规模的集气站、计量站,输气站(压力站除外)、清管站、配气站等定为五级站场。
()5. 城镇燃气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我国的能源政策,根据城镇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并应与城镇的能源规划、环保规划、消防规划等相结合。
()6. 城市热水热力网设计最佳供、回水温度,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考虑热源、热力网、热用户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7. 地上敷设的热力网管道同架空输变电线交叉时,管道的金属部分应接地。
()8. 房间的火灾危险类别应按该房间内存在的介质的火灾危险类别确定。
()9. 控制室应在靠近装置的主操作区布置,并在散发粉尘、水雾和有毒介质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10. 设备布置设计应满足工艺流程、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考虑工厂总体布置;操作、维护、检修、施工和消防;节省用地和减少能耗。
()11. 容积为200m3的液化石油气储罐上可设置一个安全阀。
()12.为了准确地测得静压,压力表取压点应在直管段上,并设切断阀。
()13. 支吊架边缘与管道焊缝的间距不应小于80mm,与需要热处理的管道焊缝的间距不应小于120mm。
()14. 弯头和弯管不得使用褶皱弯或虾米弯,管子对接偏差不得大于3°。
()15. 水平Π型补偿器两侧的导向架距弯头越近越好。
()16. 斜接弯头的弯曲半经,不宜小于公称直经的1.5倍,斜接角度大于45°的斜接弯头不宜用于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介质、可燃介质管道或可能承受由于机械振动、压力脉动及温度变化产生交变荷载的部位。
()17. 承插焊连接不应用于可能发生间隙(缝隙)腐蚀的管道。
()18. 应力松弛是指高温下工作的金属构件,在总变形量不变的条件下,其弹性变形随时间的延长不断转变成塑性变形,从而使得金属中应力逐步下降并趋于一个稳定值的现象。
()19. 在高温管线上用较厚的管子代替较薄的管子,能使应力分析结果变得更好。
()20. 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允许使用温度应低于设备和管道的设计温度。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输气管道工程安全阀定压P0应根据管道操作压力P确定。
当P>7.5MPa时,安全阀P0压力应符合。
A. P0=P+0.18MPa;B. P0=1.1P;C. P0=1.05P。
2. 长输管道穿越管段与港口、码头、水下建筑物或引水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m。
桥梁上游m范围内的穿越工程不应低于该桥的设计洪水频率标准。
A. 100;B. 150;C. 200;D. 300。
3. 输油干线的一般管段,强度试验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内压力的倍;大中型穿跨越及管道通过入口稠密区和输油站,强度试验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内压力的倍。
A. 1.1;B. 1.15;C. 1.2;D. 1.25;E. 1.5。
4. 输油管道采用弹性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钢管外直径的倍,并满足强度要求。
A. 1.5;B. 6;C. 100;D. 1000。
5. 热水和蒸汽管道采用管沟敷设时,应首选敷设。
A. 不通行管沟;B. 半通行管沟;C. 通行管沟。
6. 对于地下敷设的热力、燃气、油品管线,下列规定不正确:A. 地下燃气管道埋设在车道下最小覆土厚度不得小于0.7m;B. 地下敷设的热力管网和管沟应设坡度,其坡度小于0.002;C. 加油站的油品管道应埋地敷设,当油品管道与管沟、电缆沟和排水沟相交叉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漏措施;D. 液化石油气管道宜埋地敷设,当需要管沟敷设时管沟应采用中性沙子填实。
7. 在锅炉过热器出口集箱上应设置启动放空管,以防止锅炉启动时过热器超温。
在启动放空管上应安装一个、一个和。
在仪表室内应有的开关和阀位指示。
A. 闸阀;B. 电动闸阀;C. 截止阀;D. 电动截止阀;E. 消音器;F. 过滤器。
8. 采用夹套管伴热时,套管的介质温度可等于或高于被伴介质温度,但温差不宜超过。
A. 10℃;B. 20℃;C. 30℃;D. 40℃;E. 50℃。
9.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宜布置在油气散发场所的。
A. 下风侧;B. 上风侧;C.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D.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10. 地上液化石油气管道在两端可能被关闭,且外界影响可能导致升压的管段,应采取措施。
A. 超压报警;B. 降温保压;C. 安全泄压;D. 事先排空。
11. 固定顶罐、浮顶罐同组布置时,防火堤内有效容积应≥。
A. 一个最大固定顶罐的容积;B. 一个最大浮顶罐容积的一半;C. 取A、B两者中的较大值。
12. 储罐的管口标高应是其基础完成后的标高,管口处的管道宜采用柔性连接,还应考虑基础的。
A. 顶面沙浆层;B. 后期沉降量;C. 初期沉降。
13. 离心式压缩机吸入和排出管口一般均向下,机体膨胀、管道热膨胀均向下,因此管道支架宜采用。
A. 刚性支架;B. 吊架;C. 弹簧支吊架;D. 减振支架。
14. 压气站内管道应采用或,不应采用。
A. 架空敷设;B. 地上敷设;C. 管沟敷设;D. 埋地敷设。
15. 采用管道供应气态液化石油气或气态液化石油气与其他气体的混合气体时,其管道外壁温度应比管道内气体露点温度高以上。
A. 3℃;B. 5℃;C. 8℃;D. 10℃。
16. 间歇排放的可燃气体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范围内平台或建筑物顶以上。
A. 10m;B. 15m;C. 20m;D. 3.0m;E. 3.5m;F. 4.0m。
17. 加热炉与甲类火灾危险气体厂房的距离应不小于米,但朝向加热炉一侧为封闭的防火墙时,可以减小为米。
A. 30;B. 15;C. 6;D. 22.5。
18. 对于在蠕变温度下(碳素钢350℃以上,低合金钢420℃以上)工作的管道,冷拉比(即冷拉值与全补偿的比值)宜取。
A. 0.3;B. 0.5;C. 0.7;D. 1.0。
19. 天然气中主要的有毒组分是。
A. CO;B. H2S;C. NH320. 输送设计压力或设计压力且设计温度或的非可燃流体、无毒流体管道的阀门应逐个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
A. >1.0MPa,≤10MPa,<-29℃,>186B. >1.0MPa,<1.0MPa,<-29℃,<186℃;C. <10MPa,≥10MPa,<-29℃,>186℃D. >1.0MPa,≤1.0MPa,<-29℃,>186℃。
三.问答题(共20分)1. 剧毒流体管道布置时有何要求?(7分)2. 存在汽液两相流动的管道布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3. 压缩机进出口管道支架设计要点是什么?(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