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运行控制》课程论文
(或《自动化设备》)
论文题目 PLC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学生专业班级笑嘻嘻笑嘻嘻小
学生姓名(学号)笑嘻嘻笑嘻嘻小笑嘻嘻
授课教师笑嘻嘻笑嘻嘻小笑嘻嘻小完成时间 2011年 5 月 2 日
2011年5 月 2 日
现场总线测控系统设计摘要
PLC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机电一体化电0754
摘要:传统的加热炉电气控制系统普遍采用继电器控制技术,由于采用固定接线的硬件实现逻辑控制,使控制系统的体积增大,耗电多,效率不高且易出故障,不能保证正常的工业生产。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传统继电器控制技术必然被基于计算机技术而产生的PLC控制技术所取代。
而PLC本身优异的性能使基于PLC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变的经济高效稳定且维护方便。
这种温度控制系统对改造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有相当的意义。
在以PLC控制为核心,加热炉为基础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PLC将加热炉温度设定值与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之间的偏差经PID运算后得到的信号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从而调节加热器加热,实现温度自动控制的目的。
文章介绍了基于S7-200温度控制系统的PID调节器的实现。
关键词:PLC 温度控制 PID 调节器 S7-200 温度传感器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笑嘻嘻笑嘻嘻小笑嘻嘻
小
2010 年 11月 26 日
2 温度控制对象
温度控制对象,在工业控制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控制对象,因为温度直接的影响到了燃烧、化学反应、发酵、烘烤、蒸馏、浓度,结晶以及空气流动等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过程。
温度控制的不好很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产品质量和产量等一系列的问题。
温度控制是许多设备的重要的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将温度控制在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内,以利于进行工件的加工与处理。
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生活、生产的某些细节环节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适时地对温度进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功能特点与技术参数
实践证明温度对象的特点是:时间常数大,滞后现象严重,反应在控制系统上,就是被控温度的变化滞后于调节器的输出。
我们知道热量的传递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温度上升的快慢与其热容量的大小有关,通常温度的上升与下降和时间的关系是一个指数曲线关系。
而产生滞后则与热量的传递过程有关,再者测温元件也有一定的惯性,这些都会产生滞后现象。
本次设计选用的是TKPLC—2型温度控制器,该温度控制器同样的具有滞后大和惯性大的特点。
该加热器用的是0V到5V的电压加热,
2.2 控制手段
通过以上的分析,系统的总的滞后时间比较大,升温的滞后时间相对降温来说是比较小的。
因此,在PID调节中,要使系统的品质变好,除了加入适当的积分以消除静态误差外,还应该加强比例作用使调节更加灵敏,减小调节时间,同时还应该加入适当的微分作用,使系统的超调量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