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潜在失效模式分析(PFMEA)样板-1

潜在失效模式分析(PFMEA)样板-1


1.上料前依BOM、ECN核 对所有物料的P/N/描述、 AVL、MFG P/N 2.技术员依BOM核对站位表 3 中的所有内容 3.反馈IQC和产品工程师现 场确认 4.修改程序后必需重新做首 件检查
1.依BOM、ECN 核对站位表物料 中P/N、描述 2.每次开拉进行 首件测量 3.外观检查,ICT 、FCT测试2源自330入错库位
生产用错料或浪 5 费找寻时间 5
2 2
3 3
30 30
物料入 库/存储 潮湿敏感器件受潮
引脚氧化或元器 5 件功能失效 引脚氧化或元器 5 件功能失效 漏发料/发错料 5
1.将未真空的MSD元件放置 使用时查看潮敏 3 于干燥箱内 标签为兰色 (RH<10%) 2.对环境温湿度定期点检 2 2 要求BOM技术员及时将 ECN信息录入ERP系统 每日点检
6
员工未戴防静电手环、防静 电手套作业或拿 取元件和 PCBA.
3 现场培训教育
现场管理者不定 时巡检监督
3
1.每日早会对 员工进行宣导 培训"ESD防 拉长&主 54 护的重要性", 管/IPQC 并定期进行抽 07.12 查 2.IPQC抽查 24 24 24 24 24 24
1.每日早会对 员工进行宣导 培训"ESD防 护的重要性", 6 并定期进行抽 查 2.IPQC抽查
VERSION ISSUER APPROVER CHECKER
xiongjixiang A1 Arken
2006.09.01 2006.09.02 Date
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PFMEA)样板
FMEA编号: 客户名称: 机型名称: 核心小组:
过程 功能 要求 严 重 分 潜在失效后果 度 类 (S ) 频 度 (O )
误判、批量不良 5 流出 误判、批量不良 5 流出
5 拉长/工程师 IQC拉长 拉长/工程师 60 抽查并跟进检 &QQE 抽查并跟进检 5 Dec-07 验效果 验效果 60 5 申请增加投影 仪、千分尺、 IQC主管 60 高频LCR测试 Dec-07 仪、RoHS检 测仪器 要求检验员在 填写贴纸内容 45 时书写工正, 字迹清晰 30 30 申请增加投影 仪、千分尺、 高频LCR测试 5 仪、RoHS检 测仪器
2 3 培训员工
填写P/N后再次与 3 送检单核对 目视/抽检 2
不良物料没有正确的 标示
不良物料被使用 导致产品返工或 5 报废
第 2 页,共 13 页
SST-QOP-021-F01-R3
不良物料没有放置在 指定区域
不良物料被使用 导致产品返工或 5 报废 不良物料被使用 导致产品返工或 5 报废 5
2
20
MRB 流程不正确
2
30
入库人员疏忽 入库单与实际物料的编码不 符 物料P/N标签贴错 环境湿度过大或未真空包装 1.设备坏 2.没有定期点检 BOM技术员没有及时将ECN 信息录入系统 1.物料员疏忽 2.没有与BOM、ECN核对 P/N、描述 BOM、ECN的P/N、描述错 误 来料实物与料盘Label的描述 不符 物料房温湿度超标 干燥箱内湿度超标 冰箱坏 温度计坏 员工没有按WI要求设置温度
2
30
第 4 页,共 13 页
SST-QOP-021-F01-R3
ICT、FCT测试 物料P/N、描述、AVL 批量不良或客户 6 及制造商PN错误 投诉
物料上 线
1.BOM/站位表出错 2.没有核对Feeder站位 3.没有依BOM,PO核对站位 表 4.没有依站位表核对物料P/N 5.来料错 6.散料的手写P/N出错 7.修改程序后没有确认依首 件 1.程序设定方向出错 2.换料时装错方向 3.来料封装反向 4.物料方向标示不清楚 5.物料上机方向标示错误或 不清楚 6.修改程序后没有确认依首 件的物料方向 1.辅料包装上的P/N标示不清 或错误 2.没有与BOM核对辅料的P/N
3
方向错误
ICT、FCT测试 批量不良
6
1.PIE依站位表在现场培训 指导物料上机方向 2.修改程序参数和物料上机 外观检查,ICT, 3 3 方向标示后必需做首件检查 FCT测试 3.试产时必需有产品工程确 认所有物料方向
1.定期培训员 工"电子元件 基础知识"并 实践考核 54 2.每站物料上 线时依BOM 描述需要测量 其阻容值并记 录 3.开线换线后 由技术员确认 所有方向性器 件的"方向标 54 示"并贴装首 件确认 4.换料时由两 人互检确认 5.IPQC 抽验
2
30
无封样
错误的物料被使 5 用
2
20 每次更新后对 员工和拉长进 IQC拉长 45 行现场培训和 &QQE 指导并跟进其 Dec-07 执行效果 60 每次更新后对 员工和拉长进 行现场培训和 5 指导并跟进其 执行效果
检查不全面、漏检(个 批量不良流出 别检验项目)
5
检验标准制订不合理或未及 时更新
员工没有培训,放置时没有 确认或物料放置区域标示错 误 旧的体系文件不完善
培训员工 2 在SOP中定义物料的摆放区 IQC抽查 域和标示 3 培训员工 修改文件和MRB流程 上线前安排专人 挑选不合格项 物料入库时,双 方核对入库单于 上的库位 接收入库单后认 真核对每种物料 的编码与实物标 签上的编码一致
2
30
在干燥箱内湿度超标 套料单错误
3
30 30
MC依电子档BOM 3 核对套料单内容 2 机长领料时再次 核对物料P/N、描 2 述 2
5 备错料 产品错料
3 现场培训教育物料员 BOM制作人完成后由工程 3 师核对所有内容 2 及时反馈IQC现场确认,更换 正确的物料
30
5 5
30 20
PCB IC受潮 生产线 物料准 备 红胶存储温度超标
2
30
红胶 印刷
少胶、漏印
掉件造成ICT、 FCT测试不良
5
1.重新调整印刷机参数 2.及时擦洗钢网或修改钢网 3 孔 100%目视检查 3.上线前使用风气枪清洁 PCB表面
3
拉尖、多胶、少胶或 PAD沾红胶
假焊造成ICT、 FCT测试不良
5
3
1.重新调整印刷机参数 100%目视检查 2.将不良PCB清洗后再印刷
XXXXXX A1 13
XXXXXX XXXXXX
过程责任部门:SMT&MI&TEST
编制者:
版本: 页码:
备注:
现行预防
探 风险 测 现行探测过程控 顺系 度 数 制 (D RPN )
潜在失效模式
潜在失效起因/机理
建议措施
过程控制
ESD 控制
责任人 和目标 完成日 期
措施结果
严 重 采取的措施 度 (S) 频 度 (O ) 探 R 测 P 度 (D) N
SST-QOP-021-F01-R3
30 20
被IQC拒收或产 品用错料
第 1 页,共 13 页
收料 货仓收错料
被IQC拒收或产 品用错料
5 5 5 5
收料员忽视 收料员忽视
收料时确认所有最小包装的 3 P/N、描述 3 不可同时贴多种物料的P/N
IQC 抽检 2 贴P/N后再与进料 2 清单核对 2 3 2 30 30 30 30 20
过炉时元件假焊 5 、少锡或PCB变 形 5 5 固化不良造成过 5 波峰时掉件 5
1.将未上线的PCB、IC进行 查看真空包装的 3 烘烤 2 存储期限(<1年)或 2.将已开封的PCB、IC存储 潮敏标签(为兰色) 2 在干燥箱内 2 2 2 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拉长 3 抽查、监督 每日点检冰箱温 度 2 2 2
3
3
2
3 30
5 错检 检验员对检测仪器使 来料检 用不熟练或方法不当 验 检测仪器设备不全面 、个别项目不能检测 批量不良流出 5
检验员未按QI的每项要求执 行检验 1.检验员技能不足 2.没有与Spec/Sample核对 员工的培训不到位
1.IQC工程师依各类物料需 求及时更新检验标准并对拉 由拉长或工程师 长和检验员重新培训和讲解 对检验PASS的物 4 3 2.检验每个项目时必需核对 料进行抽查 Spec/Sample 4 3 4 查看供应商的出 要求供应商提供出厂检验报 4 货报告与Sample 告 或SPEC对比 3
2 2 2 2 2 2
破损的包装容器(或材料)及 每月进行点检 时更换 开拉前检查 开拉前检查 开拉前检查 开拉前检查
2 现场管理者抽查 2 现场管理者抽查 2 现场管理者抽查 2 现场管理者抽查
开始 搬运时混料 收料 货仓收错料 物料损坏或报废 5 5 搬运时没有防护 来料P/N错 2 现场培训教育 2 反馈供应商在发货时核对每 个PO的物料P/N和描述 IQC抽检 3 2 IQC 抽检
2
3 36
共同 部分
ESD失效
ESD敏感元器 件损坏或PCBA 功能失效
6 6 6 6 6 6
防静电手环坏 包装容器(或材料)不防静 电 防静电手环松或未夹在静电 线上 静电线未接静电地或接地不 良 桌面防静电皮未接地或静电 扣接触不良 烙铁或设备未接地或地线接 触不良
2 现场管理者抽查 2
每日上班前检测
1.定期培训员 工"电子元件 基础知识"并 实践考核 2.每站物料上 6 线时依BOM 描述需要测量 其阻容值并记 PIE 录 /操作员 3.开线换线后 Dec-07 由技术员确认 所有方向性器 件的"方向标 示"并贴装首 6 件确认 4.换料时由两 人互检确认 5.IPQC 抽验
2
3 36
2
3 36
2 2 2
3 30 3 30 3 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