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听诊
• 中等湿罗音 ,又称中水泡音。中等大小支气管内含有较多分 泌物,可出现吸气中期。见于肺炎、支气管炎、肺梗塞、肺结 核等。
• 细湿罗音 ,又称小水泡音。发生在细支气管以下部位,多 在吸气末出现,见于肺炎、支气管炎、纤维性肺泡炎。
• 捻发音 ,极细而均匀的声音,在吸气终末出现,持续时间短, 可发生于肺泡炎症或充血,肺炎早期,早期肺结核,肺淤血, 间质性肺炎。
➢ 特点: * 声音似上齿咬下唇吸气时发出的 “fu” 声 * 吸气相较长,呼气相较短 * 吸气音响比呼气强,音调高
➢ 分布:肺组织相应的体表部位
支气管呼吸音
➢ 特点: –似抬舌后经口腔呼气时发出“ha”的音响 –吸气相较呼气相短 –呼气音响强,音调高
➢ 产生机制: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喘流 所产生的声音
• 腹部疾患,如大量腹水、腹腔内巨大肿瘤等。
➢ 增强:如运动后、发热、代谢亢进、缺氧的刺激、酸中毒或 一侧胸部及肺组织病变,使健侧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强。
异常肺泡呼吸音
➢ 呼气延长:由于下呼吸道部分阻塞、痉挛或狭窄,使呼气阻力
增加或肺组织弹性减弱,失去应有的紧张度,见于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语音共振
➢ 定义:应用听诊器听取发音后声波音响传导到胸 壁的声音,又称听觉语音。其产生机制及临床意 义与触觉语颤相同,但较敏感。检查时嘱被检查 者以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一、二、三”音, 同时用听诊器听取音响的强度和性质的变化。
语音共振
➢分类:
• 支气管语音:语音传导强,声音较清楚,见于肺 实变范围较大的病灶。常同时伴有触觉语颤及支 气管呼吸音。
干罗音
➢ 定义:由于气管、支气管狭窄或部分狭窄,气流通过时发 生漩涡,或管腔内粘稠分泌物受震动所致。
➢ 听诊特点:
• 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 音调较高的连续性长音。 • 吸气与呼气均可听到,一般呼气时较明显。 • 有易变、多变的特点,部位不固定。
➢ 临床意义:干罗音广泛分布者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 哮喘,也可见于心源性哮喘。局部分布者常见于支气管局 部瘢痕、结核、异物或粘稠分泌物附着。
谢谢大家
及肺下缘区域较弱
异常呼吸音
① 异常肺泡呼吸音 ②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③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异常肺泡呼吸音
➢ 减弱或消失:与进入肺泡内的空气流量减少、速度减慢有关。
• 常见于: • 胸廓活动受限,如胸痛、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等。 • 呼吸肌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膈肌麻痹、膈肌痉挛等。 • 支气管阻塞,如支气管炎、支气管狭窄等。 • 胸膜疾患,如胸腔积液、气胸、胸膜肥厚。
➢ 分布: –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 (越靠近气管区,其音响越强,音调越低)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 产生机制: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性呼 吸音
➢ 特点: • 吸气音的性质与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响较强,音调略高 • 呼气音的性质与支气管呼吸音相似,音响较弱,音调稍低 • 吸气相与呼气相相同 ➢ 分布:胸骨角附近1、2肋间及背部肩胛间区的3、4胸椎水平
或由于炎症使肺泡弹性减退,以至于呼气时相互粘合、萎陷而 呈闭合状态。吸气时突然开放,产生爆裂样声音。
➢ 临床意义: 湿罗音的出现,往往提示肺部有炎性病变或肺淤血等。
• 局部,如结核、支气管扩张等。 • 两侧肺底,见于心功能不全之肺淤血、支气管炎等。 • 满布两肺野,见于急性肺水肿、严重的支气管肺炎。
肺部听诊
人民医院
听诊
➢直接以耳或利用听诊器来听取被检查的器 官或组织发出的声音,来评估正常与否的 一种检查法。
➢是各项检查技巧中的难点与重点。 ➢根据使用听诊器与否,
分为直接和间接听诊法。
听诊注意事项
➢ 环境要安静,室温适宜,避风。采取合适体位。 ➢ 听诊前应注意耳件方向是否正确,软、硬管腔是
否通畅。 ➢ 放置听诊器体件时要紧贴于被检查部位,避免与
干罗音
➢ 低调性干罗音(鼾音 ) • 低调而响亮的干罗音,似熟睡时的鼾声,多发生
于气管或主支气管。 ➢ 高调性干罗音(哨笛音、哮鸣音 ) • 高调性干罗音,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或细支气
管。
湿罗音
➢ 湿罗音又称水泡音。 ➢ 产生机制:
• 气流通过呼吸道内稀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 • 因病变而关闭的中小支气管或肺泡因间质渗液而粘合力增强,
湿罗音
➢ 听诊特点:
• 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 • 呈一连串不连续的水泡破裂音。 • 多出现于吸气时,或在吸气终末更清楚,少数可出现呼气
早期。 • 部位固定。 • 性质不易变。 • 中、小水泡音可同时存在。 • 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湿罗音
➢ 分类:
• 粗湿罗音 ,又称大水泡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肺空洞 处。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因粘稠分泌物 潴留也可听到。
➢ 断续性呼吸音:由于肺脏局部有小的炎性病灶或小支气管狭
窄,空气不能均匀进入肺泡而引起断续性吸气音。呼吸音分为 若干均匀的节段,见于局部支气管炎症、肺结核、胸膜粘连等。
➢ 粗糙性呼吸音:支气管因粘膜轻度水肿、肥厚或渗出,以致
管腔狭窄、邻近肺组织有轻度炎症时,空气吸入受阻、肺泡不 能均匀伸张所形成的声音。音调较高,音响不匀且有粗糙感, 见于肺炎早期、支气管周围炎。
及肺尖前后部
三种正常呼吸音特征的比较
特征
支气管呼吸音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强度 音调 吸:呼
响亮 高 1:3
中等 中等 1:1
柔和 低 3:1
性质 正常听诊区域
管样 胸骨柄
沙沙声,但管样 主支气管
轻柔的沙沙声 大部分肺野
影响肺泡呼吸音强弱的因素
➢ 呼吸的深浅 ➢ 肺组织弹性 ➢ 胸壁厚度 ➢ 年龄:儿童>老年人 ➢ 性别:男>女 ➢ 部位:乳房下部及肩胛下部最强,其次为腋窝,肺尖
➢这类声音包括有正常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和其他附加音, 如罗音、听觉语音、胸膜摩擦音。
听诊顺序
听诊内容
➢正常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 ➢附加音(罗音) ➢语音共振(听觉语音) ➢胸膜摩擦音
正常呼吸音
① 肺泡呼吸音 ② 支气管呼吸音 ③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 产生机制: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吸气 时气流进入肺泡,冲击肺泡壁,使肺泡由松弛变为紧张;呼 气时肺泡由紧张变为松弛,这种肺泡弹性的变化和气流的振 动是肺泡呼吸音形成的主要因素
• 胸语音:高度增强的语音,音响强,字音清楚, 是肺实变更广泛的象征。
语音共振
➢分类:
• 羊鸣音:一种变型语音,音响较强且带有鼻音或 似羊叫声。在中等量胸腔积液上方肺受压部位听 到。
• 胸耳语音:嘱被检查者用耳语说“一、二、三” 音,正常肺泡呼吸音区域只能听到极微弱的声音, 但在肺实变时则可清楚听到增强的耳语音。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 简称管状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区域听到管 状呼吸音,即为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 如肺实变,见于大叶性肺炎实变、肺纤维化、肺 不张等。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区域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 见于肺炎、结核、肺纤维化、非阻塞性肺不张。
附加音(罗音)
➢干罗音 ➢湿罗音 ➢语音共振
皮肤摩擦而产生附加音。 ➢ 被检查者寒冷或紧张时,肌肉收缩可产生类似罗
音的附加音,使病人放松或暖和后就可避免。 ➢ 听诊时注意力要集中,听心音时要排除呼吸音的
干扰,听肺部时要排除心音的干扰。
肺部听诊音
➢呼吸时,气流进出呼吸道及肺泡产生湍流而 引起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肺组织和胸壁, 在体表所听到的声音为肺部听诊音。
胸பைடு நூலகம்摩擦音
➢ 发生原理:
胸膜摩擦音
➢检查方法:
深呼吸动作,在前下侧胸壁和腋窝下部听诊。
➢听诊特点:
• 听诊部位以前下侧胸壁最清楚 • 听诊器加压,深呼吸听诊更清楚 • 可变性大,时消时现,屏住呼吸可消失
胸膜摩擦音
➢ 多见于:
• 急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如结核、肺炎、肺梗塞 • 胸膜肿瘤 • 尿毒症 • 胸膜高度干燥,如严重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