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精选习题及答案六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精选习题及答案六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精选习题及答案六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某公司根据随机抽取的100名员工年龄的调查数据,计算得出了公司全部员工的平均年龄,这种分析数据的方法属于( )。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类比统计D.相关分析【参考答案】B2.根据产品质量将其分为1级品、2级品和3级品,此数据是( )。

A.实验数据B.分类数据C.顺序数据D.定量数据【参考答案】C3.《中国统计年鉴》中我国历年的GDP数据是( )。

A.次级数据B.原始数据C.分类数据D.顺序数据【参考答案】A4.某化妆品公司为了解消费者对最新产品的认可度,在商场门口拦截女性消费者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调查方式属于(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非概率抽样【参考答案】D5.为了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课题组选择浙江省义乌市的小微企业作为调查对象,于2013年12月底对义乌市10000家小微企业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看,本次调查属于( )。

A.一次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参考答案】B6.描述GDP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合适图形是( )。

A.散点图B.折线图C.条形图D.直方图【参考答案】A7.调查了某企业10名员工上半年的出勤情况:其中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则缺勤天数的( )。

A.中位数为2B.中位数为2.5C.中位数为3D.众数为4【参考答案】B8.《统计法》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 )。

A.统计调查指标B.统计调查表式C.统计调查目的D.统计调查制度【答案】D【解析】制定统计调查制度应当遵循法定程序。

《统计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并依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一并报经审批或者备案”。

9.广义的统计标准统一规范了统计指标的涵义、计算方法、调查表式、统计编码和()。

A.分类目录C.调查范围B.统计方法D.调查种类【答案】A【解析】统计标准,分为广义统计标准和狭义统计标准。

广义的统计标准,包括各种统计指标的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所作出的统一规范。

狭义的统计标准,仅指统计分类标准。

统计法规定的统计标准是指前者。

《统计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10.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实施年度分别为()。

A.尾数逢3和8的年份B.尾数逢3和0的年份C.尾数逢8和6的年份D.尾数逢0和6的年份【答案】D【解析】普查是指为了详细地了解某一方面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它通过逐个调查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情况,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提供反映某一方面情况的统计数据。

人口普查、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尾数逢O和6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分别在尾数逢3和8的年份实施。

上述三项普查是国家搜集重大国情国力信息的基本方式,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统计调查。

普查活动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和平时期重大的社会动员,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1.根据《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A.及时公布统计资料B.定期公布统计资料C.全面公布统计资料D.准确公布统计资料【答案】B【解析】《统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第二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由本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于__________,第二次修订于__________。

()。

A.1963年6月4日;l983年12月8日B.1983年12月8日;2009年6月27日C.1987年1月19日;1996年5月15日D.1989年7月26日;1994年1月26日【答案】B1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制定的国家法律。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家统计局C.国务院D.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答案】A14.()对统计法有解释权。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国家统计局D.享有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答案】A15.统计行政法规是由()制定和发布的。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D.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答案】A【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16.《江苏省统计管理条例》是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属于()。

A.统计法律B.统计行政法规C.统计规章D.地方性统计法规【答案】D【解析】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方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

《江苏省统计管理条例》是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并于江苏省内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属于地方性统计法规。

17.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

A.部门统计行政规章B.地方性统计法规C.统计行政法规D.地方统计规章【答案】D【解析】统计行政规章分为两类:①地方统计规章,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②部门统计行政规章,即由国务院各部门所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

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地方统计规章。

18.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

A.部门统计行政规章B.地方性统计法规C.统计行政法规D.地方统计规章【答案】A19.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不得( )。

A.询问有关人员与统计有关的问题B.要求有关人员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C.要求有关人员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D.自行改正调查对象提供的资料【答案】D【解析】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统计法》规定的行为。

20.统计人员应当恪守的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 )。

A.忠诚统计,乐于奉献B.实事求是,不出假数C.依法统计,严守秘密D.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答案】B【解析】实事求是、不出假数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对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关资讯:| |>>> | |21.2014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货币购买力将( )。

A.上升B.B.下降C.持平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22.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

A.B.C.D.【参考答案】B23.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 )。

A.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调查制度B.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C.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标准D.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统计调查项目【参考答案】B2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不得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相抵触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相抵触C.《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相抵触D.《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相抵触【参考答案】A25.为了保障统计工作的统一性,《统计法》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 )。

A.统计调查标准B.统计调查制度C.统计调查表式D.统计调查方法【参考答案】B26.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取消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属于法律责任形式B.责令改正不属于行政处罚C.处分是一种外部抽象行政行为D.处分的最终决定由违法行为人的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作出【答案】C【解析】处分是一种内部具体行政行为。

当事人对所受行政处分不服的,既不能要求行政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通过申诉程序解决。

27.《统计法》规定,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适用对象是()。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和统计人员C.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的人员D.统计调查对象中对提供的统计资料进行审核、签署的人员【答案】B【解析】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主体是特定主体,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统计人员。

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

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

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已有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

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已有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非法修改。

非法修改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程序不合法,即修改统计资料未按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二是内容不合法,即不管统计资料是否真实,而是出于种种目的和原因,擅自对依法提供的统计资料进行修改。

28.办理统计行政处罚案件的程序是( )。

A.立案、调查、处理、结案B.立案、调查、审理、结案C.立案、调查、处罚、结案D.立案、调查、处罚、决定【答案】A【解析】查处统计违法案件是实施统计监督检查的一种重要方式。

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是指统计监督检查机关,包括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查办统计违法案件时所应遵循的基本步骤和先后次序。

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规定,办理统计行政处罚案件的程序为:立案、调查、处理和结案。

29.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案件当事人依法提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

A.在适当的时间内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B.在听证3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C.在听证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D.在听证10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答案】C【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30.能够提起统计行政诉讼的具体统计行政行为不包括( )。

A.统计行政处罚B.统计执法机关其他具体行政行为C.统计执法机关不作为D.统计立法行为【答案】D【解析】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引起统计行政诉讼的具体统计行政行为有三类:一是统计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行为;二是统计执法机关的不作为行为;三是统计执法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