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测量集中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集中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集中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本次摄影测量实习,主要包括建筑立面控制测量、地面立体摄影、航片调绘最后运用eLen摄影测量教学软件完成近景测绘工作,绘制建筑立面图。

一、建筑立面控制测量
先在所要测的建筑物立面(图书馆西面)布设好大致分布均匀的18个摄影测量相片控制点,各小组在离建筑物一定距离的地方平行选取两个测站点A、B(如图所示),再将经纬仪或全站仪分别架设在A、B点上,观测各控制点P的水平角、和竖直角或各两个测回,半测回允许误差12″,一测回允许误差18″。

并假设A、B点坐标值,建立物方坐标系A-X’Y’Z’,再将坐标系旋转至A-XYZ,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值。

建筑立面控制测量成果数据:
表1.成果数据
点号X Y Z 点号X Y Z
1 41.1657 47.5040 34.709
2 10 16.7648 47.3974 34.8034
2 41.1485 47.5228 26.890
3 11 16.7747 50.4426 25.7450
3 41.1279 47.5195 19.3499 12 16.7363 50.4401 18.5628
4 41.184
5 47.5240 3.5144 13 16.5750 50.4425 11.1014
5 29.8690 47.4147 36.8489 14 16.7701 50.4447 3.5308
6 29.884
7 50.469
8 27.0695 15 5.5096 47.4547 23.0409
7 29.9410 50.4606 19.5236 16 5.5429 47.4430 16.4382
8 29.9605 50.4718 11.7366 17 5.6172 47.4420 9.8354
9 29.9496 50.4820 3.7292 18 5.5608 47.4526 3.0282
二、地面立体摄影
使用数码相机对建筑立面进行拍摄,获得适宜立面观测并保证测量精度的立体像对。

先选定摄站S1、S2,使摄影基线平行于所摄建筑立面,摄影基线长度与摄影纵距之比在1/6~1/10之间,再按近似正直摄影方式拍摄获取立体像对。

因为在摄影之前,摄影纵距参数没有掌握好,所以拍出的相片相对来说变形有点大。

下面是我们组的立体像对:
左片:
图 1 右片:
图 2
三、近景测绘
利用eLen摄影测量教学软件进行近景测绘,步骤为:
1、打开:打开“eLen近景摄影测量教学实验系统”,进入主界面。

2、新建:点击“文件”菜单,“新建工作区”,存放路径选择C:\Program Files\eLen\eLen 近景实验工作区\,然后“确定”。

3、导入像片:点击【文件】中的【导入像片】,设置左右片,确定。

4、设置参数:点击【设置】中的【参数设置】,输入参数,后确定。

5、控制点量测:点击【控制点量算】中的【控制点和检查点量测】,打开放大镜,将十字点与相片中的控制点对准,按确定,共18个。

图3
图 3
6、计算L系数:点击【控制点量算】中的【L系数计算】,挑选8个放到控制点下,另外放到检查点,点击计算,并导出参数。

表2检测点及控制点精度。

7、细部点量测:点击【量测】中的【细部点量测】,在其中尽量找出同名像点,完成后按“确定”。

见图 4.细部点量测。

8、绘制立面图:点击【立面图绘制】→【成果绘制】→【绘制立面图】,将点连线,画出立面图,也可以导入至AutoCAD绘图。

见图 5.立面图。

9、在立面匹配以及生成DEM图时,由于相机参数摄影纵距以及拍摄的照片变形太太,还有进行软件处理时的一些参数和实际的参数不符,再加上碎布点的误差等这些原因最终导致无法进行立体匹配和生成DEM图。

注:还有一点需要个人说明的是,软件处理中,前前后后总共处理了二遍,一次在导出碎布点时没有导出,结果使计算机资源不足,导致该软件直接关闭,我还以为操作有问题,然后我进行了第二遍,这次比较顺利,一切都做好了,就等截图了,可那个截图工具怎么都无法运行,不能打开,在打开多次后,又导致了“计算机资源不足”又一次关闭(这个当时同学在),最后大家都交完了,我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做一次了,也就只能运用我们组的成果了。

不过这个数据处理的过程我是掌握了。

图4.细部点量测
图 5.立面图
表2检测点及控制点精度
检查点物方坐标:
9 29.95 50.482 3.729
10 16.765 47.397 34.803
11 16.775 50.443 25.745
12 16.736 50.44 18.563
13 16.575 50.443 11.101
14 16.77 50.445 3.531 DLT计算所得检查点坐标:
9 29.9218 50.4741 3.5676
10 20.053 53.9041 39.9337
11 18.4409 53.9824 30.5514
12 18.3813 53.9935 23.0849
13 18.1467 54.0471 15.3681
14 18.2424 54.0127 7.3828 计算所得检查点精度:
9 -28.2 -7.9 -161.4
10 3288.0 6507.1 5130.7
11 1665.9 3539.4 4806.4
12 1645.3 3553.5 4521.9
13 1571.7 3604.1 4267.1
14 1472.4 3567.7 3851.8 检查点平均误差:
vx:1611.9167
vy:3463.2833
vz:3789.8833
检查点均方差:
Mx:1867.8052
My:3941.5553
Mz:4142.1351 计算所得控制点精度:
1 8.6 -2.8 360.6
2 3.4 -9.1 180.4
3 -2.9 6.0 66.9
4 -1.6 1.2 -82.1
5 -10.0 -23.8 415.0
6 7.2 16.5 104.7
7 6.3 -7.1 -35.2
8 -14.9 -12.0 -89.5
9 -28.2 -7.9 -161.4
10 3288.0 6507.1 5130.7
11 1665.9 3539.4 4806.4
12 1645.3 3553.5 4521.9
13 1571.7 3604.1 4267.1
14 1472.4 3567.7 3851.8
15 2595.4 9451.6
11852.9
16 2323.1 9512.3
10027.1
17 2148.9 9529.9 8064.6
18 2024.5 9556.7 6022.0 控制点平均误差:
vx:1045.4611
vy:3272.7056
vz:3335.5722
控制点均方差:
Mx:1523.5549
My:5028.7088
Mz:4975.7532
四、总结
这次短暂的实习让我对近景摄影测量外业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包括建筑立面控制测量、地面立体摄影;以及内业的图像数据处理和软件的使用。

从最初的外业测量到最后的内业数据处理,对整个近景摄影测量作业有了一个全面的学习,虽然最后的结果不是很完美,但我确实学到了并且巩固了摄影测量的知识,相信这些实习经历对以后的工作带来方便以及深刻的理解,相信以后可以独立完成这项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