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 语文版通假字梳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
“说”通“悦”;愉快,高兴
2.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罔”通“惘”;迷惑不解
3.尊君在不.?《〈世说新语〉二则》
“不”通“否”;可译为“吗”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扳”通“攀”;牵,拉
5.著.我旧时裳。
《木兰诗》
“著”通“着”;穿
6.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帖”通“贴”;粘贴
7.徐以杓.酌油沥之。
《卖油翁》
“杓”通“勺”;勺子
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
“阙”通“缺”;断缺
9.亡.何,其人亡。
《古文二则》
“亡”通“无”;不久
10.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口技》
“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
11.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
《强项令》
“臧”通“藏”;隐藏
12.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
“班”通“颁”;分发
13.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岳飞》
“阙”通“缺”;缺少
1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
“澈”通“彻”;穿过,透
15.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堕”通“隳”;毁坏《满井游记》16.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18.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拂”通“弼”;辅弼,辅佐
19.月渐暗,门人然.烛来。
《劳山道士》
“然”通“燃”;点燃
20.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通“熟”;仔细
21.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细柳营》“被”通“披”;穿
2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细柳营》
“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2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文二则》“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24.公输盘不说.。
《公输》
“说”通“悦”;高兴
25.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
“距”通“拒”;抵挡
26.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
“圉”通“御”;抵挡
27.公输盘诎.。
《公输》
“诎”通“屈”;折服
2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29.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具”通“俱”;都,全
30.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属”通“嘱”;嘱咐
31.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秋水》“辩”通“辨”;分辨
3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返回
33.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34.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没有
3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36.汤.熨之所及。
《扁鹊见蔡桓公》“汤”通“烫”;用热水敷
37.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药剂
38.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食”通“饲”;喂养
39.莫.春者,春服既成。
《〈论语〉十则》“莫”通“暮”;即暮春,指农历三月40.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德
41.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
《订鬼》“案”通“按”;按着
4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食”通“饲”;喂
43.才美不外见.。
《马说》
“见”通“现”;表现,显露
44.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材”通“才”;才华,才能
45.其真无马邪.?《马说》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46.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转”通“啭”;鸟叫声
47.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反”通“返”;返回
48.四支.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肢体
49.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穿
50.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彀”通“够”;能够
51.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与妻书》
“旁”通“傍”;依傍,依靠
52.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二则》“反”通“返”;转身
5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简”通“拣”;选拔,选择
54.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
“阙”通“缺”;缺失,疏漏
55.不复一一自辨.。
《答司马谏议书》
“辨”通“辩”;辩解
56.于反复不宜卤.莽。
《答司马谏议书》“卤”通“鲁”;鲁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