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板U型箍粘贴施工方案

钢板U型箍粘贴施工方案

钢板粘贴U型箍加固施工方案
一、工程名称及概况:
2#楼二层转换梁(B轴、K/2-6轴、3轴、K/20-23轴、F轴、23轴及梁柱节点(B/3轴、B/13轴、B/23轴、F/7轴、F/13轴、F/19轴、K/2轴、K/23轴)砼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

二、工程建筑各单位:
建设单位:
加固设计单位:
鉴定单位:
原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总包单位:;
专业施工单位:
三、施工要素及部署:
1、梁加固前对前期检测凿除处采用灌浆料进行修补,后再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放线打磨处理。

2、根据加固设计图纸的加固方案,加固施工内容主要有梁粘贴钢板U型箍、梁柱节点处扩大截面。

3、梁柱节点钢筋安装完成经监理、甲方等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支撑模板,模板拼接不能留有缝隙,以防跑浆。

4、浇筑砼24小时前砼构件要充分湿润。

由于钢筋较密,所以振捣要仔细,避免出现漏振现象。

5、主要机具配置:
(1)钢筋裁断机一台,用于钢筋下料。

(2)小空压机两台用于梁表面除粉粒及钢筋生根清孔。

(3)植筋用进口电锤4台:用于植筋成孔及界面凿毛。

(4)砼施工设备多套。

(5)电镐多套用于剔除松散砼。

(6)电焊机一台用于钢筋焊接。

(7)根据现场需要对钢筋工、砼工、木工、架子工、普工合理调配。

四、施工工期:2012年7月13日至2012年8月17日
五、加固方案及工艺:
梁粘贴钢板U型箍
1、施工准备
1.1主要机具:电焊机、等离子切割机,磁力钻,角磨机,砂轮片,钢丝刷。

1.2辅助机具:电锤,手吹风,氧气、乙炔,搅拌器,棉丝,墨斗,墨水,线坠,水平尺,盒尺,红蓝铅笔等。

1.3主要材料:粘钢胶(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钢板,锚栓、丙酮。

1.4作业条件:
1.4.1 施工前先清理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清除施工面浮土。

1.4.2 根据图纸要求,放出粘钢位置线。

1.4.3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1.4.4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2、施工工艺
2.1 工艺流程:
2.2放线、验线
2.2.1 放出钢板粘钢位置线及锚栓钻孔点位线,复核放线无误后,开始施工。

2.3 钻孔
2.3.1 根据施工方案要求,确定锚栓钻孔规格,接好电锤电源进行钻孔施工。

2.3.2钻孔施工完成,检查成孔直径及深度。

2.4清理粘钢混凝土结构面
2.4.1 用角磨机打磨混凝土表面,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浮尘吹干净。

2.4.2请甲方、监理、总包负责人,对打磨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验收。

2.5钢板下料、钻孔
2.5.1根据图纸所要求的尺寸下钢板料。

(特殊情况请甲方、监理、总包负责人研究后在定)根据胀栓的分布,在钢板相应位置钻孔。

2.6 钢板除锈
2.6.1 角磨机配砂轮片打磨钢板,打磨方向与受力方垂直,并用丙酮擦拭干净,报请监理或总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粘钢施工作业。

2.7钢板拼装
2.7.1在需要粘钢的位置将下好的钢板拼装好。

2.8涂胶粘钢
2.8.1严格按胶的说明书配胶,以保证粘钢质量,用灰刀将调整好的胶液刮在钢板上(涂胶时中间高,两边低)然后粘贴于混凝土上。

2.9固定钢板
2.9.1钢板粘贴好后应立即用夹具夹紧,或用支撑固定,并适当加压,以使胶液刚从钢板边缘挤出为度。

固化时不得有任何松动。

2.10刷防锈漆
2.10.1 清理钢板余胶,刷防锈漆二道。

2.11报验
2.11.1全部完成后,报请监理或总包验收。

然后填写隐检资料,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报验认可单,请总包负责人、监理签字。

3、质量标准
3.1保证项目:
3.1.1粘钢必需符合设计要求及加固行业施工规范。

3.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4、成品保护
4.1钢板打磨后注意保护防止再生锈。

4.2刷防锈漆,根据设计要求刷防火涂料。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粘钢结构胶严格按照比例配制,必须搅拌均匀。

5.2打胀栓孔前必需放线。

5.3拼装钢板时,要将钢板紧贴混凝土表面。

5.4用角磨机打磨钢板表面:要求纹理粗重且与受力方向垂直。

5.5所有焊接施工应在注胶前完成。

6、质量记录
本施工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6.1钢板材质单、胶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

6.2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报验认可单、隐检、预检记录。

6.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其他技术文件。

梁柱节点加固
1、施工准备
1.1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专业电锤、振捣棒、木工手提锯。

1.2辅助机具:手吹风,氧气、乙炔,棉丝,墨斗,墨水,线坠,水平尺,盒尺,红蓝铅笔等。

1.3主要材料:植筋胶(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钢筋,锚栓、丙酮、砼、模板。

1.4作业条件:
1.4.1 施工前先清理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清除施工面浮土。

1.4.2 根据图纸要求,放出角钢及钢筋位置线。

1.4.3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2、施工工艺
2.1 工艺流程:
2.2放线、验线
2.2.1 放出角钢位置线及钢筋位线,复核放线无误后,开始施工。

2.3 钻孔
2.3.1 根据施工方案要求,确定锚栓钻孔规格,接好电锤电源进行钻孔施工。

2.3.2钻孔施工完成,检查成孔直径及深度。

2.4对砼面进行凿毛处理
2.4.1 用电镐凿毛混凝土表面,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浮尘吹干净。

2.5植化学锚栓及钢筋
2.5.1甲方、监理、总包负责人验孔后植化学锚栓及钢筋
2.6 角钢下料钻孔、钢筋下料
2.6.1 角钢根据梁、柱的实际尺寸下料,并用模板脱模钻孔。

钢筋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尺寸下料折弯。

2.7角钢安装
2.7.1在需要角钢的位置将下好的角钢拼装焊接。

2.8钢筋安装、焊接
2.8.1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进行安装,如有障碍不能保证钢筋间距可以适当微调。

钢筋就位后进行焊接,焊缝等级达到二级要求。

2.9报验
2.9.1钢筋安装焊接完成后报甲方、监理、总包负责人进行隐蔽验收并签字。

2.10支撑模板
2.10.1模板拼接不能留有缝隙,以防跑浆。

2.11浇筑砼
2.11.1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砼振捣要密实。

2.12拆模
2.12.1等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后拆除模板脚手架。

六、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建华,组员:李春光辛兆铠张汝超栾涛李海峰。

2、模板控制措施
(1)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施工安全、质量技术交底
(2)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模板变形未修复的严禁使用。

(3)模板支撑标高与模板口顺直。

(4)模板支撑实行联检制度,合格后报各参建单位负责人,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砼浇筑过程中安排木工检查模板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

3、钢筋工程
因本钢筋工程已经施工完毕,对凿除过程中破坏的钢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钢筋进行更换,设计需要增加的按照要求进行增加,间距
不满足设计要求的进行调整,参建各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的安装。

4、服从总包单位、加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现场管理,对提出的问题,认真及时的整改。

七、安全保证体系
1、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王建华,组员:李春光辛兆铠张汝超栾涛李海峰。

2、必须严格执行指定的安全责任制,各负其责,各工序施工前各专业工长及时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必须配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不行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4、支模应按顺序进行,模板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攀登,不能在拆除的模板上操作。

5、拆模时按照施工方案中得拆模顺序逐块拆除,拆模时设置临时支撑,确保施工安全。

6、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且不得让非本工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7、模板拆除时下面不得站人。

8、各类施工脚手架严格按照脚手架安全技术防范标准和规范搭设,并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9、电焊操作工必须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10、严格遵守有关消防制度,完善消防设施,消除事故隐患。

1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扰民情况出现。

八、工程管理体系
本工程在各参建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设计单位和专业施工单位安排主要负责人共同管理,各单位负责人各负其责,确保安全、质量措施落实到位。

九、现场负责:
总包单位:专业施工单位:
加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十、编制依据:
1、加固施工图纸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4、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55-2000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