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东风精铸学校 2016-2017 学年第一
学期
课改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推进我校课改工作的全面开展,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我校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宗旨,以强力推进课改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四有新人。
我校课堂采用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以导学案为工具,“三四五”含义:“三”是指“课前预习--- 课内探究--- 课后训练” 三个步骤;“四”是指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展示点拨--- 训练提升”四个环节;“五”是指“自评、组评、日评、周评、月评”五种评价方式。
以课堂评价制度为保障的方式来实现高效课堂改革。
一、成立课改领导组:课改组长:周刚,全面策划指导课改工作,副组长:盛琳,指导教导处具体负责课改的实施与开展,课改组的成员:吴媚、田玉莲、王少华、金珠、吴一非、张根富、落实各科目教学,保证学校课改任务的顺利实施。
二、课改实施原则:
学校课程改革将实行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的原则,全校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课改中来,树立“不搞课改,不是合格老师”的理念,根据区教育局的课改要求和学校的课改方案,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三、课改操作模式:
一、小组合作为形式构建学生健全人格,打好学生发展基础。
是该校的办学理念。
为了体现这一办学理念,校长提出了班级班干部轮岗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
并根据班级特色制定了班干部轮岗制度、小组长行政职务轮岗制度、学科长轮岗制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展示自我、锻炼成长的机会。
班级构建学习小组,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每个小组都执行行政职务和学科长的轮岗制度,并实行日记录、周总结、月评比,评选每月的“最佳小组”、“质疑之星”、“展示之星”等。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合的小组以小组荣誉为重,学习上相互帮助,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走生制”,达到了兵教兵的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做到了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继而完善了班级评价小组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班委和小组长的联席会议,针对弱势小组和优胜小组,分别总结得失和介绍经验。
并将各组的自研、合作、展示学习及纪律、卫生、成绩等情况均纳入“学生管理评价展示栏”进行综合性评比,最后落实到学校的“三习之星”评比活动中。
二、“三步导学”教学模式为方法
“课前预习--- 课内探究--- 课后训练”三个步骤;
(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
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
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
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三、课堂“四环节”流程要求。
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展示点拨--- 训练提升”四个环节若一节课时按40 分钟安排,时间划分上大致是“ 5+15+15+5”。
课堂教学四段中的六个实施步骤。
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类型,六步的学习内容也有所不同。
语文阅读教学
预习引导,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分配任务,合作探究
展示质疑,全班交流
理解感悟,拓展提升
达标检测,全面巩固
数学教学
总结归纳,全面巩固
复习引导,明确目标
回顾预习,自主感知
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展示交流,互助提升
问题解决,达标检测
四、导学案为工具关于导学案的建设,首先遵循主体性、探究性、
情境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五大原则,本着吃透教材打基础、“二
度创作”有提升、紧扣目标抓落实、分层学习重差异、学习指导在
其中五项基本要求。
在编制流程中,自备是导学案形成的基础。
每
一科任教师,课前按学科长布署的任务,认真探究教学内容,吃
透教材,想清方法,提出疑问,形成包括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
整体设计思路等内容的备案预案,以供三定备课时互研之用。
互
研是形成导学案的关键,教研组长会同本组教师开展集体研讨活动,主要针对导学案的目标设定和问题设计进行研讨。
学习目标
设定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进行,力求精准,做到不拔高、不降低,符
合学段,符合课时要求。
问题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和科学性,呈现型
的问题少一些,发现型和创新型的问题多一些。
同时避免要求化的
学法指导,从而提高导学案的实效性。
再备是课堂导学案有效实
施前谋划。
要求每一科任教师在不违背导学案整体导学内容和步
骤的前提下,根据班级学情、自己教学个性,形成课堂具体实施的
执行课案。
五、反思是教研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课改进程,学校构建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名师引领、共同提高”的教研模式和“个人备课——集体研课——小集磨课——个人再备”的集体备课模式。
通过研备结合,达到以备促研,以研带教的目的。
反思是教学中的质疑,同时也产生了微课题研究方向。
通过反思板的放大,增进了师与师、师与生的了解,也让领导更加了解老师的思想,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
六、问题是主线三步导学教学模式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展开,从学生课前独立自主产生质疑,在课堂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再在小组展示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补充质疑并吟诵,达到互助提升。
以及教师最后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测。
这个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质疑、析疑、解疑,以及合作探究的动力。
同时也提升了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黑板是关键
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块小黑板,它是作业本、练习本、纠错本、
考试卷,上板要求脱稿,他能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
同
时也是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
八、评价是保障
(一)小组评价。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缩小两级分化,制定了小组评价制度。
课堂评价表、除了课堂及时给补充、质疑、展示等打分评价外。
还规定了每组1 号作答6 分,6 号作答1 分的激励评价制度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每科组长及时给本组所发言的学生计分,以便评出最优小组。
(二)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该标准从导学案设计、课堂实施、日日清检测几大块进行评价。
课堂实施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进行。
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自研、合作、展示和检测四段导学环节,从参与状态、思维状态、自主状态、合作状态、展示状态、交往状态进行评价,从而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
学习效果从知识掌握、方法运用、能力形成和情感发展四项内容进行评价。
教师从课堂活动和个人素质进行评价。
这一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促进了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检测评价体现在堂清要点、日清疑惑、周训技能、月
检提升
四、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变革
(1)课堂教学力推三步导学教学模式,教师应对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对学生作说明,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从而有目标的进行努力,同时在课堂上应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和展示交流的时间,整个教学过程应体现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互相启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情感、体验等,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以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2)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
问题性。
(3)课堂教学应强调关注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4)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发展
的新型师生关系。
武当山东风精铸学校2016
年9 月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