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日记三篇
社会实践,会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基层生活,了解相关的政策。
以下
是###小编整理的社会实践日记,希望对你有协助。
6月30日,我们“民宿风情”小分队在浙江象山开始了我们的暑
期社会实践,去的第一天晚上,我们便邀请了村长来家里做客,在闲
谈中了解了很多当地政府对农业、渔业、旅游业等的扶持政策,比如
政府对建设民宿的补贴,对果蔬产品统一收购的优惠政策,对海鲜产
业的扶持政策等……
在交流中,村长还向我们介绍了第二天当地的特色节日——麦糕节,其实也能够说是馒头节~~
这个节日在当地的受重视水准仅亚于春节。
节目的形式丰富多彩,每个小镇每个村都会准备一个小节目,每到一个村庄都会鞭炮齐鸣,
烧香舞龙,以此敬奉最先到达这里的十八位祖先神灵,希望神灵保佑
安康富足。
很多在外工作的村民都在当天赶回家过节,甚至带来了外
地的朋友来感受当地特色民俗。
1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动医学院回访母校菏泽一中队回访母校活动拉开帷幕。
我们的活动包括三个部分:拜访并看望
老师,签名活动,进入班级宣传。
首先,我们拜访了老师并且同老师实行了亲切的交流。
其次,我们展开了签名活动。
活动最后,我们选在他们上自习的时候去教室里展开交流会。
首先,我们每个队员都向同学们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
同
学们听得非常认真。
在此之后,我们播放了《美哉西农》宣传片,在
播放同时实行学校讲解。
同学们对我校充满了憧憬。
然后,我们设置
了自由提问环节。
同学们就自己学习中的困惑和对大学的疑问向我们
提问。
我们幽默风趣的话语不时博得同学们的掌声。
考虑到同学们学
习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回答部分问题。
我们最后向他们介绍了学校的
新媒体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解答他们的问题并使同学们深
入了解我校。
2月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延安青年行”队伍一行来
到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在导游的讲解下继续寻访“延安精神”。
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中央曾在此处展开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等,*曾在此地接见国内外领导代表,并写下了很多指
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文章。
进入同学们深深的感觉到,枣园的设计十分
朴素,没有华丽的装饰,好似一个农家院落,很难让人联想到*、*等
伟大领导人曾在这里居住和工作。
当来到*旧居时,队员的心不禁一颤,简陋陈设的三孔窑洞,陪伴着一代伟人*走过了十三年的风雨。
队长袁
建莹不禁感慨:“就是在这样阴暗潮湿的窑洞里,我们伟大的领导人
废寝忘食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历史使命,最终赢得全民族的解放,这让
生活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时代的我们感到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
指导教师陈毅在今天的参观结束后谈到:“通过今天的活动,使
同学们进一步走近了伟大的革命们,他们住的土窑洞,吃的小米饭,
走的黄土路,穿的粗布衣,却做着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
这是艰苦
奋斗、不畏辛劳、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的直接体现,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这个精神,
把自己变成一个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努力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优秀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