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吨果品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摘要本次设计为延安地区1000吨果品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该库为分配性冷藏库。
根据建筑和冷藏工艺流程的要求及冷藏库的功能,并结合冷藏库要求的存储容量及果品堆码方式,确定了冷藏间的间数及平面尺寸和房间高度。
根据保温要求,对冷藏库围护结构保温材料进行了选择,通过比较最终确定选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和泡沫混凝土作为本次设计的冷藏库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并计算保温层厚度,通过校核计算验证本设计确定的围护结构总热阻大于最小总热阻,围护结构的隔汽防潮层蒸气渗透阻满足要求。
本次设计冷藏间设计为6间,库温为0℃,相对湿度90%,4间容量200 吨,2间容量100吨,大小搭配,便于调节与灵活储存。
整个库房的公称容积为9374.4m3,机械负荷为128 kW。
设置宽为6 m的常温穿堂,兼作预冷间。
考虑到经济和无污染,制冷剂采用氨制冷剂,为保证供液稳定,制冷系统采用氨泵供液。
库内冷分配设备采用冷风机,为满足库内果品对空气流速的要求,通过气流组织计算,采用均匀风道送风方式。
冷风机的融霜采用热氨融霜与水冲霜相结合的方式。
冷却水系统选用循环水系统,以自来水作补水。
关键词:果品冷藏库,冷负荷,冷风机,氨制冷系统,管道目录摘要 (I)1设计基本资料 (1)1.1 设计题目及目的 (1)1.2 设计点室外气象参数 (1)1.3 冷藏库室内设计参数 (1)2 冷藏库热工计算 (1)2.1 冷藏库吨位分配及分间 (2)2.2 果品堆放形式的确定 (2)2.3 冷藏库尺寸计算 (2)2.4冷藏库建筑平面设计 (3)2.4.1 库址的选择 (3)2.4.2 穿堂设置 (3)2.4.3 公路站台设置 (3)2.4.4 冷藏库总平面设计 (4)2.5库房围护结构的计算 (4)2.5.1 隔热材料的选择要求及隔热层的施工方法 (4)2.5.2 外墙结构材料的选择计算 (5)2.5.3 库房地坪结构材料的选择计算 (7)2.5.4 库房屋面料的选择计算 (9)2.5.5 库房内隔墙料的选择计算 (10)2.6校核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组 (12)2.6.1 外墙蒸汽渗透阻校核 (12)2.6.2 屋面蒸汽渗透阻校核 (13)2.6.3 地面蒸汽渗透阻校核 (13)2.6.4 内隔墙蒸汽渗透阻校核 (14)3 库房冷负荷计算 (14)3.1 围护结构热流量计算 (14)3.1.1维护结构传热面积Aw应符合下列规定: (14)3.1.2 围护结构热流量计算表 (15)3.2 货物热流量计算 (16)3.3 通风换气热流量 (18)3.4 操作热流量 (19)3.5 电动机运转热流量 (20)3.5.1 冷风机的选择计算 (21)3.5.2 校核冷风机的冷却面积和风量 (23)3.5.3 计算并校核通过冷风机的风速 (24)3.4 冷间机械负荷计算 (25)4 库房风系统的布置及水力计算 (26)4.1 冷风机风道的布置 (26)4.2 冷藏间均匀送风道流速和尺寸计算 (26)4.2.1 气流组织计算 (26)4.2.2 均匀送风管道的计算 (29)4.3 设计静压箱 (29)4.4 冷风系统的阻力计算 (30)4.4.1 通过冷风机翅片管的空气阻力P1 (30)4.4.2 风机到静压箱的阻力P2 (30)4.4.3 均匀风道阻力P3 (31)4.4.4 风机风压的校核 (32)4.5冷库门及冷风幕的选择 (32)5 冷藏库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的选择 (33)5.1 冷库制冷系统的选择 (33)5.1.1 制冷剂工质选择 (33)5.1.3 方案选择 (34)5.2冷风机融霜形式的确定 (36)5.3 制冷系统主机的选择 (36)5.3.1 确定制冷剂设计工况 (36)5.2.2 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38)5.2.3 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40)5.3 制冷系统辅助设备的选择 (41)5.3.1 氨油分离器 (41)5.3.2 高压贮液器 (42)5.3.3 集油器 (42)5.3.4 空气分离器 (43)5.3.5 紧急泄氨器 (43)5.3.6 氨泵的流量计算 (43)5.3.7 低压循环贮液器 (44)5.3.8 事故通风机 (46)6 制冷系统的设计 (46)6.1 制冷机房的设备布置 (46)6.1.1 冷冻站的设计要求 (46)6.1.2 设备的布置原则 (47)6.2 制冷系统管路的设计 (47)6.2.1 制冷剂管道的布置原则 (47)6.2.2 管道的材料及连接方式 (48)6.2.3 制冷系统管道的管径计算 (48)6.2.4 验证管段压力损失 (53)6.2.5 制冷设备及管道的绝热 (57)6.2.6 制冷管道的涂色 (61)6.3 冷却水系统设计 (61)6.3.1 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61)6.3.2 冷却水的选择要求 (62)6.3.3 冷却水塔的选择计算 (62)6.3.3 冷却水池的设计 (63)6.3.5 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63)6.3.5 冷却水泵流量的计算 (65)6.3.6 冷却水泵扬程的计算 (66)6.3.7 水系统管道的材料及防腐 (68)7 施工说明 (68)7.1 氨压缩机 (68)7.2 氨压缩辅助设备 (69)7.3 冷风机 (69)7.4 阀门 (69)7.5 仪器仪表 (70)7.6 管道的安装 (70)8 制冷系统的吹污及气密性实验 (71)8.1 系统吹污 (71)8.2 气密性实验 (71)致谢 (73)参考文献 (74)1设计基本资料1.1设计题目及目的延安地区果品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工科类专业教学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检验。
通过毕业设计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熟悉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查找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初步了解本专业的主要设备、附件及材料,全面提高学生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为即将投入社会工作做好准备。
参加《制冷技术》毕业设计的学生,通过设计要求掌握有关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及基本原则和制冷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并提高绘制设计图纸的能力。
1.2 设计点室外气象参数夏季室外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26.1℃;夏季室外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8.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2.8℃;夏季室外最热月平均温度: 22.9℃;室外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72%;夏季室外通风计算相对湿度: 51%;大气压力:898.9hpa。
1.3 冷藏库室内设计参数冷藏间: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0℃;水蒸气分压力为520Pa;常温穿堂:相对湿度为85%;温度为26.1℃;水蒸气分压力为2450Pa;2 冷藏库热工计算2.1 冷藏库吨位分配及分间设计总库容量为1000吨,分配成六个冷藏间,1号和2号冷藏间库容均为100吨,靠近站台;3、4、5、6号冷藏间的库容均为200吨。
这样分配的目的是便于调节,对于1000吨以上的冷藏库,应在靠近站台侧分设1~2个100吨的冷间,冷间大小搭配,在货物流量变动的时候便于调节管理。
对于中小型冷库,不做专门的分检间,果品在站台上分检、包装,因此,站台可做得稍大些,且应有遮阳设施。
2.2 果品堆放形式的确定此次果品冷藏库设计以苹果为例进行设计。
果品的堆放形式有散堆、纸箱堆码、木箱堆码等,纸箱堆放不科学、不易管理且易坏;纸箱堆放高度有限,故选用木箱堆码,木箱尺寸长×宽×高=1m ×1m ×0.8m ,重约50kg 。
装货时由电瓶叉车由里向外装。
2.3 冷藏库尺寸计算根据公式: 10001∑=ηρSV G (2-1) 式中: G —冷库计算吨位(t );V 1—冷藏间的公称体积(m 3);η—冷藏间的体积利用系数;ρs —食品的计算密度(kg/m 3)根据资料查得箱装鲜水果的密度为ρs=300kg/m3。
200吨的冷藏间η⋅⨯=4002001000V 根据资料初步估计其η=0.5得到V=1333 m3。
货物堆高的确定:堆放7层,每层0.8m ,则堆高h=7×0.8=5.6m ,货物距定不小于300mm ,设计取500mm ,货物与地面之间的垫板厚度取100mm ,那么冷藏间的净高H=5.6+0.5+0.1=6.2m 。
建筑上规定墙间距以3为模数,所以200吨容量的冷藏间尺寸可定为:长×宽×高=18m×15m ×6.2m 。
100吨的冷藏间η⋅⨯=4001001000V 根据《冷库设计规范》表3.0.3初步估计其η=0.4得到V=833 m3。
同理,墙间距以3为模数可得到100吨容量的冷藏间尺寸为:长×宽×高=18m ×12m ×6.2m 。
2.4冷藏库建筑平面设计2.4.1 库址的选择冷库库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库址不宜选在居住区集中的地区。
经当地城市规划、环保部门批准,可建在城镇适当地点;2) 库址应选择在城市居住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3) 库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必须避开和远离有害气体、灰沙烟雾、粉尘及其他有污染源的地段;4) 库址应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5) 库址必须具备可靠的水源和电源;6) 库址宜选在地势较高,干燥和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2.4.2 穿堂设置此果库为中型冷藏库,中小型冷库一般不做预冷间,中间设穿堂,穿堂设计为常温穿堂,用叉车进出货品,苹果可在穿堂内预冷、预热,穿堂也可做大一点,本设计中,穿堂设为6米。
2.4.3 公路站台设置公路站台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称体积大于4500m3的冷库,其站台宽度为6~8m,公称体积小于4500m3的冷库,其站台宽度为4~6m,本库设为7m;2)站台边缘顶面高出站台下地面0.9~1.4m,,根据需要可设高度调节板。
本库设为1m;3)站台边缘顶侧面应涂有明显的黄、黑相间防撞标示色带。
4)站台上应设罩棚,靠站台边缘一侧如有结构柱时,柱的边缘距站台边缘净距不得小于0.6m;罩棚顶板应挑出站台边缘的部分不得小于0.75m,罩棚净高应适应运输车辆的高度,且应设有组织排水。
2.4.4 冷藏库总平面设计库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运输线路要短,避免迂回和交叉;2)冷藏间平面柱网尺寸和层高应根据贮藏货物的包装规格、托盘大小、堆码方式以及堆码高度等使用功能确定,并应综合考虑建筑模数及结构选型的合理;3)冷间应按不同的设计温度分区、分层布置;4)冷间建筑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其隔热围护结构的外表面积5)库房工作人员需要的办公室,烘衣室,更衣室,休息室及卫生间等辅助房间宜布置于穿堂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