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
【解析】
(共7分。

"致大海"的理解,2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扣住
内容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例2】
(《采一把艾蒿回家》石景山一模2017)
17.作者说"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0-150字)(7分)
【解析】
考点解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它通常是指这样几类:(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
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4)统
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
感的句子。

常见题型:
1、你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考点例析
1、根据文章的重点段落,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句
主旨句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句或主题句,一般起到概括全文的作用,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或总领或总括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根据文章主旨,准确推断句子的引申义
引申义,指作者写文章时,为了凸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

3、结合句子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有些句子含义隐晦难懂,它们或深奥,或抽象,这就需要抓句子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是解读句子含义的关键之处,抓住了关键词.也就抓住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

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所给句子,准确捕捉关键词,结合上下文,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

4、依据所用修辞手法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有些重要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

对于这类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再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句子含义表述清楚。

解题方法
①明确是要探究句子的"表面意"还是"引申义"
②找出句中需要解释的"关键词语"。

③理解"关键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代入句中,探究理解句子的表面意。

④结合具体语境和相关背景,进一步探究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例1】
(《致大海》海淀一模2017)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致大海"的理解。

(不超过150字)(7分)
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