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话说乾隆下江南时, 资料:
到了苏州。苏州—江南水 乡,小桥流水人家。看到水 乡人家上游淘米洗菜,下 游洗澡洗衣,可是即便如 此,水仍然很清澈。这番 景象让乾隆大为惊奇。
1.水乡人在河流中淘米 洗菜、洗澡洗衣,河水 为何仍能保持清澈?
存在抵抗力稳定性
2.虎丘外围河流在染坊废水污染下,还能保持稳 定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设计要求 小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相关分析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 干扰
投放的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 要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活力,成分齐全。 动,以免破坏食物链。 小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 量应为容器的4/5。 将小生态缸放在有较强散射光 的地方。 让里面的植物见光,又便于观察。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 空气 防止水温过高,而使水草死亡。 减少对O2 的消耗以免破坏食物 链。
种类、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TS值越小,说明生态系统 恢复原状越快,总稳定性越大。
[答案] C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以下方法错误
的是(
C)
A .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要有严格的要求,生态
缸可制作成封闭型
B .生态缸中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生物 的数量要合适
C .为了使生态缸内的沙地保持干燥,应将生态缸放置在直
生物圈2号
• 1991年,8位科学家及其家人被送进“生物圈2号”, 预期他们与世隔绝两年,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 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 但18个月之后,“生物圈二号”系统严重失去平衡:氧 气浓度从21%降至14%,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输入 氧气加以补救也无济于事;原有的25种小动物,19种灭 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无法繁殖。 事后的研究发现: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 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 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 打破了循环。
A
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它们可以形成下面 几种营养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最稳定的是( )
B
丁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丁 乙
丙
甲 丁
乙 丁 丙
A
B
C
D
3.下列哪种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寄生生物和捕食者的数量 B.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C.增加物种的数目 D.对生态演替进行限制
五、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震、海啸、火山、泥石流、 流行病等。
②人为因素:过度采伐、放牧、捕猎、环 境因素 的变化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生物种类 物种的无节制捕杀和物 种的盲目引进 的变化
森林植被破坏
人类对地 球的破坏
土地沙漠化
藏羚羊的呼唤
垃圾成灾
(3)适宜的放牧量控制在乙图的b点和c点之间,为什么? 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 高的畜牧产量 (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乙图中c点以 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草原退化,严重时会导致草场的沙漠化 (5)请举两项合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 ①合理确定载牧量,防止过度放牧。 ②发展季节性放牧。 ③提倡划区轮牧。
7.如图是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食物网简图。请据图 回答: (1)在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该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性 _____________ 比森林生态系统要强。 捕食、竞争 。该生态系统成 (2)猫头鹰和蛇的关系属于_________ 分中未表示的成分有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
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 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 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 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 不变
B.在遭到干扰时, x、 y值的大小与生物数量有关,与种类
(
C)
4.2002年底“食人鱼”的报道随处可见,外来物种入侵 或引种不当,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其主要 原因是( ) A.使入侵地食物链破坏 B.会破坏入侵地的非生物因素 C.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D.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生态平衡更稳定
A
5.(双选题)“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最早 于1935年作为观赏值物引进,上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 到河滩、路边。它的根系极为发达易连接成片,一棵 “一枝黄花”能结两万多粒种子,极易和其他作物争 光、争肥,形成强大的生长优势,对绿化灌林乃至棉 化、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并能改变道 路、宅旁、荒地的景观。下列有关“一枝黄花”的叙 述中正确的是( ) A.“一枝黄花”属于外来物种,进入我国后可以增 加 我国生物多样性 B.“一枝黄花”成灾最可能的原因是本地缺乏其天 敌 C.为控制“一枝黄花”可以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 D.为控制“一枝黄花”应从本地寻找其天敌
射光下 D .生态缸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在上面写上制作者
的姓名与制作日期
[ 解析 ] 生态缸应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为防 止温度升高过快,一定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课堂练习 1.在图中,小方格代表不同的 环境因子(空间、温度等),4个 不规则的图形代表了Ⅰ、Ⅱ、Ⅲ、 Ⅳ4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 子的情况。如果资源是有限的, 最有可能被排除的生物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3.染坊停止排污后,虎丘外围的河流出现了什么 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恢复力稳定性
可是,他也发现苏州虎丘外 围的河流被众多染坊流出的废水 污染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于 是他立即下令严禁商贾平民在虎 丘一带开设染坊。迫于官府的法 令,虎丘一带原有的数十家染坊 不得不搬迁至远离虎丘的苏州远 郊,从此以后虎丘重现绿水青山。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
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 草原不至于破坏。 适度捕捉海洋生 态系统中的鱼类,也 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 小,更不会灭绝。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 指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 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抵抗力稳定性 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黄土高原过去不仅 有茂密的森林,还有 茂密的草原。但是, 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 开发,盲目砍伐森林 和滥垦草原,结果植 被破坏殆尽,引起水 土流失,因而成为一 片荒山秃岭。
青 山 绿 水 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 穷 山 恶 水
三、内容:抵抗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BD
6.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 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其 中:甲图表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 增长曲线;乙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 产量的关系,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 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我调节 能力较小,原因是 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 (2)甲图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而限制鼠群数量增 C~D 长的曲线段是 。
• 人类能否在生物圈之外建 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 的生态系统呢?为什么?
生物圈Ⅱ号实验室
生物圈2号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 工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它由美 国前橄榄球运动员约翰•艾伦发起,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委托空 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耗资1 .5亿美元。
无关 C.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
D.TS值越小,表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
[思维导图]
[解析] 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应 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不变,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外来干 扰越大,恢复原状需要的时间越长,即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
关,在遭到干扰时,x、y值与生物种类、数量都有关,生物
2.特征(恢复力稳定性高)
生物种类 稀少
营养结构 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 弱 抵抗力稳定性 低 恢复力稳定性 高
判断两个生态系统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强弱?
森林生态系统
人工林生态系统
抵抗力稳定性较 高 恢复力稳定性较 低
抵抗力稳定性较 低 恢复力稳定性较 高
三、内容:抵抗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关系
1.负反馈
大量吃草 草减少
兔增多 食物 充足 草增多
食物 缺乏 少量吃草 兔减少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负反馈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作用: 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稳态 2.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有一定限度:
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复杂,结构
越稳定,功能越健全,其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高。
生物圈2号的启示
地球上生态系统内的生物间关系很复杂, 目前人类还未全面了解生物间的协调性。它最重 要的启示在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 拟出类似地球的生存环境。地球仍是人类唯一的 家园,目前最好的办法还是保护和利用好地球, 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的必由之路。
制作: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一) 抵抗力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
与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
2.特征(抵抗力稳定性高)
生物种类
营养结构
多
复杂 抵抗力很强 抵抗力较弱
自我调节能力 强
抵抗力稳定性 高
三、内容:抵抗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二) 恢复力稳定性
1.概念: 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 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 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是相反关系。 抵抗力 稳定性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