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
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

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理解、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一、文化差异形成交际障碍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国际间的人际交往和商务交往愈加频繁。

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国际互联网
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

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问题,对于我们的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诸方面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在现代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的时代,人们面临着不同文化间的交往、合作和相互依存已构成新的生活方式,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往明显增多,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出现,这种交往势头犹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而中国加入
WTO和申奥成功,更是“推波助澜”。

但由于中国式隐伏型的文化思维模式的作用,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在会见英美客商、洽谈生意、发展相互关系时,对方期望我方从议事的主题入手,而我方人员往往喜欢避开主题,从时间或空间的远方开始,一个方面接一个方面地说明情况,暗示问题或意向,有时还没明确点出主题,对方注意
力已被转移到其他方面,因而转换了话题,以致于失去了谈判良机。

之所以会发生误解,甚至冲突,究其原因,大多源于文化差异。

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许多的障碍,比如语言问题、心理障碍、历史形成的偏见与成见都可能引起误解,导致交际的失败。

成功的交际离不开礼貌原则的遵循。

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心态,遵循礼貌原则的方式也不同。

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英语国家的人曾普遍抱怨,中国旅店的工作人员就像英语国家医院的工作人员一样,把旅客当成住院病人一样看待,服务人员随便出入客人房间,旅客无权得到独处的自由。

在英语国家,旅店住房是客人的临时领地,服务人员不经允许无权进入室内。

在英语国家的饭馆,一位客人坐到一张桌子旁边后,这张桌子就成了他的临时领地。

后到者宁可等候空桌也尽量不与他人同桌。

实在无空桌时,也必须征得先到者同意,以表示尊重先到者的权利。

在公园,要坐到已有人的长椅上时,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英语国家的人极为重视对本人物品的所有权。

他们视衣着为他人无权触碰的个人私物,不准别人轻易触碰。

中国人见到别人穿一件好衣服,就爱摸一摸,甚至还要询问购自何处、价钱多少等等。

这在英语国家是禁忌。

在中国人与人的界线是很模糊的:如朋友亲戚间借钱不打借条;在饭馆抢着付费;在车上抢着买票等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中国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传统观
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李春燕
(衡水学院外语系,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随着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们走到一起,交际必然会出现障碍。

及时有效地克服这些交际障碍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对促进
国际间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交流;语言;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5)11-0036-02
EDUCATIONALPRACTICE&RESEARCH
!!!!"
!"
!!!!"
!"
2005.11

科教学探索
36
念的根深蒂固。

而英语国家的人在中国往往感到旅馆和住宅拥挤不堪,人们相互干扰,毫无个人宁静和独处可言。

二、跨文化交际与价值观念紧密相连
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了交际能力,而这种交际能力又必然地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会有其特有的价值系统。

这套系统告知人们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应该赞扬的,什么是应该抑制的。

但是,在一种文化中被视为好的,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就被看作是差的;在一种文化中某种行为被看作是正常之举,在另一文化中可能被看作离经叛道。

也就是说,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

1988年在汉城举办第24届奥运会,当时世界各国运动员、记者和一些官员云集于此,韩国人爱吃狗肉,世人皆知,关键问题是,韩国人有一特殊习好,就是在杀狗之前,要用棍棒将狗乱打一通,理由是被打松的狗肉更好吃。

这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愤懑,在西方文化中,狗被看作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肉是不能吃的,他们认为,吃狗肉已是不义之举,而杀狗之前又用棍棒乱打一气更是缺乏人道主义。

以里根为首的美国政府向韩国政府提出交涉,说吃狗肉尚可,应废除棍打这一“恶习”,可韩国政府认为这是自己的传统,他人无须指手划脚。

这触怒了里根政府,于是正告韩国,如果不根除“棍打”,美国将对韩国实行经济制裁。

权衡利弊得失,韩国政府才被迫下令,全国严令禁止“打狗”。

就这样,一场“狗”风波才平息下去。

因为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差一点造成经济制裁,这在国际交往史上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实例。

三、增加相互了解和认识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
交际双方加强在文化方面的相互了解和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实例证明,交际者对双方文化上的异同了解得越多、认识得越深,跨文化交际就越有可能获得成功。

1987年,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她下飞机时身穿黄色服装并不是没有选择的,因为黄色是中国历代帝王的传统颜色。

而她选择访问中国的日子更具有预兆性,那是我国的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九”在中国是吉祥的数字,预示着她的访问的成功。

这是一个在外交中注意并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习惯而表达善意的极好的例子。

而实际上,跨文化交际中相当多的情况是:交际双方对彼此的文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是通过交往才逐渐有所了解的。

跨文化交际中应该注意到行为不当或违反禁忌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研究跨文化交际时要重视对另一文化中行为规范的研究。

据西班牙埃菲社2002年3月2日报道,西班牙政府向参加阿富汗国际
安全和援助部队中的西班牙士兵下发《禁忌令》,
人手一册。

内容概括如下:在大街上和农村地区不
许同阿富汗妇女握手;不许给阿富汗妇女拍照;阿
富汗人祈祷时不许打断他们;在公共场合,男女不
许有亲近行为;在阿富汗人家做客时,不要谈论主
人的妻子和女儿;不要践踏阿富汗人祈祷用的地
毯。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西班牙社会中,有的行为规
范在西班牙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甚至是必须的,
但在阿富汗却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是被禁止的。


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先熟悉其语言特点和
文化背景,掌握他们羞于启齿或不愿提及的领域,
才能达到成功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跨文化交际涉及到社会语言学、人文学以及语用学等领域的研
究。

由于文化的广阔涵盖面,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
地成为多学科的研究课题。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
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政治家、外交家、企业
家、大公司顾问、语言教师等对不同国度的“语言
与文化”问题感兴趣,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与研
究会极大的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世界的和平。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交际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1994.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长沙1997.
[3]胡超,论跨文化交际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1996,(2).
[4]庄恩开.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5]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索3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