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赵晋生
(北京中铁隧建筑有限公司人事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统计基础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各级决策对统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

为此,统计基础工作对统计人员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因此,企业统计基础工作重点转变为快速、精确、准时已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地位和统计手段发生很大变化,所以统计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参考作用就越显重要,统计工作的作用越大。

统计基础工作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基础工作结合在一起,相互利用程度也越来越大,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面对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认为有必要阐述,统计基础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

一、统计基础工作重要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地方统计法
规,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统计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出台,对于有效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依法统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计法》为保证统计调查项目的有效管理和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真实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企业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具有重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2、统计数据准确性,是统计基础工作的前提。

统计基础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状态与发展规律。

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是基础的基础,统计数据取得快且准确,已成为各级统计人员的共识。

采用定期报表制度是统计工作基础,是新形势下提高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好途径、好方法。

定期报表制度保证了数据的准确可靠,完善了统计基础工作。

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讲真话、报实数、如实地提供统计资料;遵守职业道德,不编造虚假数据;坚持原则,敢于抵制和大胆揭发在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的指示。

告诫我们统计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准确、充实的统计数据是统计
人员的神圣职责。

统计基础工作要求,统计人员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对本单位的统计数据负责,对上报的数据审核把关,并对上报的报表实行送审制度。

统计基础工作可以与同事们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3、高素质统计人员,是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灵魂。

没有准确可靠的数据质量,统计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而保证数据质量,必须以做好统计工作为基础;只有将每一项关乎数据质量的基础工作做好,才能使统计资料得到其质量根本。

统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关系总体主要统计资料的质量,是统计资料的关键。

统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可确保统计资料的全面准确可靠。

统计基础工作,要求统计人员高质量、好效率的作好统计基础工作。

4、统计基础工作,是发挥统计资源共享的途径
基础统计工作,是统计人员搞好基础统计工作非常重要的工作。

因此,统计人员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与其他相关人员相互合作精神,发
挥基础统计工作的优势。

统计人员具有的良好协作精神,是统计基础工作的良好开端。

统计人员有效的合作,共同搞好统计工作中有关资料,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利于相互印证资料,而且彼此节约了时间。

统计工作不是就数字论数字,也不是简单地加减乘除。

除了报表汇总、上报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数字寻求规律,通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出内在的联系,把企业发展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影响的因素、发展的趋势和前景等预测分析出来,同时,提出相应措施,发挥基础统计参谋作用,拓宽统计服务领域,提高统计咨询水平,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业务培训和再教育,是统计人员吸收新知识有效方法。

充分利用统计人员继续教育、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基础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关心和爱护基础统计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提高基础统计工作人员统计资料的质量,要支持和帮助各级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同时加大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和业务知识培训的力度,是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
工作水平的保证。

统计人员可以及时的吸收新知识、新方法。

二、基础统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1、统计基础规范化和办公自动化,是实现统计信息快速传输的目的。

进一步建立健全基础统计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

规范各项统计基础工作,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电算化,实行报表送审网络制度,实现统计办公自动化建设,是提高统计部门办公现代化水平。

随着统计数据处理、传输的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要求基础统计工作,适应日益繁重的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同时,也是充分利用统计部门相互协作、资源共享,提高统计服务的水平与品位,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发展和决策服务的需要。

2、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提高统计人员品位
发挥统计信息优势,提高基础统计工作的品位。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树立服务观念。

在确保为上级业务部门搞好服务的基础上,重点为决策搞好服务,树立“大统计”、“大服务”的观念,实现统计服务的主动、超前、优质。

二是不断更
新和提高服务手段。

紧紧围绕基础统计工作与企业经济建设普遍关注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树立精品意识、服务意识,及时提供有深度、有力度、有新意和操作性强的统计分析研究文章,将基础统计工作成果充分宣传出去。

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可靠,是基础统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执行《统计法》和统计报表制度,是依法统计的保障;对关系企业主要统计资料,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比例关系上进行验证,是提高基础统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对统计基础工作的思考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统计组织机构和统计制度,也将随着经济体制变革而转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企业改制将出现劳务企业、个体工商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基础统计工作的管理体制也发生着变化。

1、传统的统计方法体系已不适应统计任务日益加重的发展趋势,更难以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目前实施的统计报表制度已经显现出不适应企业经营方向多元化的变化。

2、调查研究手段变化。

统计工作的职责是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咨询、统计监督及提供统计资料。

因此,调查研究手段更新,是基础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3、基层统计人员队伍的稳定。

统计工作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统计队伍素质的高低,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依法统计的意识,是提高统计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基层统计人员建设,保持基层统计人员稳定和连续。

面临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基础统计工作的任务很艰巨,统计工作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工作和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为核心,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不断改革,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实用性、时效性,为决策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

四、结束语
基础统计工作资料,信息传送方式都是从下至上的纵向运行,不利于基础统计工作从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来综合考虑和分析预测统计信息;
二是对基础统计仍停留在初级层次;三是统计数据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总之,基础统计工作是企业的重重之重,基础统计资料与宏观经济社会信息资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础统计工作将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并将发挥其他任何工作都难以发挥的参谋作用,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