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翻译文本的研究

旅游翻译文本的研究

第三章旅游文本翻译研究1. 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旅游文本主要指旅游景区的面对旅游者提示或警示的文字信息。

其涉及面广,意义重大,是旅游文化和景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旅游文本由于目的明确,其语言特点也非常鲜明,通过对常见旅游文本的汇总和比较,其主要呈现如下特点:(1)短小精悍由于旅游文本的特殊性,其构成过程中通常追求最简洁的语言效果,因此除了表达核心含义的字词外,其余部分尽可能的都会被省去。

这样短小精悍,却表意完整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禁止吸烟、非请勿进、小心路滑、游客止步(Passengers Only )、危险(Danger )、免票入场(Admission Free )等。

这些短小的文字一方面满足了宣传介绍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符合张贴这些宣传语言的地方的体积要求。

(2)实用性强旅游文本不同于其他文本,其文学价值较低,使用价值较强,具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和使用目的。

同时,旅游文本也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简短活泼,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跨学科性质明显旅游文本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多元性,广泛性,关联性,是一种天然的跨学科性质文本,它的内涵包括自然、人文、科学、社会等方面,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旅游文本的研究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思想高度上才能更好的开展。

反映在语言上,旅游文本中涉及的词汇量也是非常惊人的,许多在其他领域上并不常见的词汇,在旅游文本的创作和使用上得到了应用。

(4)语言生动具体国家旅游局征集文明旅游提醒用语时曾经对旅游文本提出了要求,该局提出的要求为:简洁明了、通俗易记,语言生动活泼、亦庄亦谐。

因此不难看出,旅游文本总是运用活泼而风趣的语言,生动而形象的描述,从而激发游览者对景物的兴趣和好奇。

例如如下的例子:落泉别墅体现了动与静,变幻与永恒,强劲与易逝的对立,使人生处于矛盾之中:兴致勃勃的进取与忧虑不安。

Falling water is a study in opposites-motion and stability, change and permanence,power and ephemerality-that make the human condition a paradox of welcome adventure and anxious uncertainty. 这样灵活的语言,充分表达了旅游文本的魅力,深深的打动着游览者的心。

2. 中英旅游文本对比由于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的不同,不同国家的旅游文本也存在各自鲜明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讲中文的旅游文本与英文旅游文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两种旅游文本存在如下不同的特征:1.汉语旅游文本的特征汉语旅游文本一般都追求庄重严肃或者具有古典中文气息。

因此行文中间一般都追求表达上的对账工整,寻求文采和才气。

例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样的旅游文本工整对账,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字美感。

此外,由于中国文化讲究“气派”,在我国的旅游景点中广泛存在长度较长的“景区介绍”或者“游客须知”。

这些文本旨在为所有的游客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景点介绍和提示。

2.英文旅游文本的特征与中文的表达习惯不同,英语国家的旅游文本通常都体现出了大众化口语化的特点。

与端庄正式的中文旅游文本不同,英文旅游文本一般强调个性和创意。

英文旅游标语则“普遍较通俗、大众化,具有明显的口语特点,突出语用的个性创意,亲和力较强”,在语法和修辞方面,常使用“动宾结构、祈使句式、头韵或押韵等”,表现为以祈使句表达的动态行动诉求与承诺及以头韵或押韵、名词短语表达的静态主题陈述。

3. 旅游文本的翻译现状虽然旅游文本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言而喻,但是当下,对旅游文本的翻译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开发的旅游资源或者新型旅游城市都纷纷添加了双语或者英语的旅游公示语及旅游介绍。

在为外国友人提供方便,为地方旅游事业发展增添力量的同时,这些翻译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许多译者想当然尔,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旅游文本进行翻译,结果往往不甚理想,甚至错误百出,令人捧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在其分析报告《全国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明确指出,在公示语翻译研究和实践中实现翻译理论创新理论与实践互动,是翻译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并归纳成理论。

因此对与现有的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不规范和不准确的现象进行归纳汇总,对于理论化深入化研究旅游文本这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国内主要旅游景点的旅游文本的收集、归纳和汇总,当下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几点:1、用词不当,语用不规范。

虽然翻译赋予了译者一定的自由,但是旅游文本作为一种正式和规范化的文本,并不允许译者随心所欲的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不加思考、随便的翻译,往往导致的都是用语不规范和用词不当的现象,例如许多公共设施的翻译中,随便用汉语拼音代替英文翻译。

甚至也有一些译者不仔细查阅资料,将restroom用来表示“休息室”,这样的笑话不仅让游客难以接受,甚至会被认为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

假若一座城市的旅游文本翻译中总是出现这样的笑话,城市的美好形象又能如何保留呢?这样的旅游和宣传岂不是南辕北辙,越错越远?例如在某旅游景点,出现了如下的英文句子“during the trip note papers, about money and its own security, and will be important document stored apart.”。

这样的句子根本就不是一个正确的句子,充满了语法错误,堂而皇之的放在旅游景点的门口,供外国游客观看,只能是贻笑大方。

更有甚者,有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的时候,想当然的使用汉语拼音来进行翻译,不查阅资料,不思考,导致翻译出来的译文无法被外国游客理解。

例如一些中国的地名单位,巷、路、街等等,许多译者直接将其用汉语拼音进行翻译,导致初次到中国的游客根本无法理解。

试问,如果旅游文本或者旅游公示语中充斥着大量的汉语拼音,那么翻译的意义何在?翻译的预期效果又是什么呢?《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明确指出:道路交通双语标识的英文译法应符合国际惯例,遵循英语习惯。

地名等通常采用英文直接翻译,英文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但是,本项目研究小组成员通过走访和调查的结果却表明,汉语拼音代替英语进行表达的现象仍然在国内的旅游景点和旅游城市中普遍存在。

这样的翻译,只会给游客带来困扰。

比较有效的翻译方法应该是在汉语拼音下面注上英文翻译,这样不仅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特色地名翻译的特点,也能使外国游客更加清楚明白。

2、文化误解,语义不协调。

中英文两种语言在与文化上的差异可谓是广泛存在,俯拾皆是。

翻译旅游文本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两国读者在文化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错误或者是闹笑话。

例如,在杭州西湖的旅游文本翻译中有这么一句:“林边有一个洞,叫白龙洞。

传说《白蛇传》的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

”翻译人员将这句话译为“Near the forest is the White Dragon Cave which i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基础,外国游客往往很难理解白娘子的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更不会参透其中的深刻文化内涵。

这样的翻译,虽然并不是错误的翻译,但是依然无法达到沟通两国文化,向外国游客宣传介绍本国文化的目的,只能说依然还是失败的翻译。

又如,一些中国特有的节日的翻译中间,许多译者单纯的给这些节日赋予一个英文的名字(或者是汉语拼音的翻译),这种类似“零翻译”的举措,只会让外国游客继续一头雾水,在且不知节日内容为何物的情况下,又如何参与到节日中去呢?3、语气生硬,表达不礼貌。

通常来讲,英美国家的旅游文本都比较委婉,而在中国,司空见惯的是一些比较直接甚至粗鲁的旅游文本或旅游公示语。

例如,在我国,上至几大城市,小到乡村,都会见到“禁止XX”或者“违者罚款”这样的具有强烈强制性的公示语。

这样的文字对于习惯这种公示语文化的中国游客来讲,可能并不能构成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对于在西方文化环境里生长的外国游客来说,这样的译文显得过于粗鲁和直接,不仅不能起到规范行为的目的,甚至会让他们留下不好记忆,对旅游景点或者旅游城市产生厌恶的感受。

所以在翻译这些具有一定强制性口气的旅游文本的时候,善用please这些规范的礼貌性表达方式未尝不是一种较好的翻译方式。

4、低级错误,语法不规。

公示语英译时,常会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

包括词性误用、拼写错误、大小写不规范等等。

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甚至通过对知网的简单搜索就不难看出,针对全国各地的著名旅游景点,有大量的研究人员撰写了关于翻译中的低级错误的研究报告和论文。

可悲的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简单的语法和拼写错误仍然广泛存在。

根据湖北革命老区景点公示语翻译状况调研暑期实践小分队的调查报告,拼写和大小写错误在天台山自然风景区这一旅游景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例如,报告中提到的天台山景点“杜鹃谷”中“杜鹃”一词的公示英译为“cuckee”(正确拼写为cockoo)。

这样的翻译不仅是技术上的不成功,也反应了部分翻译人员在工作态度上缺乏严谨认真的意识,大小写上的疏忽,会给游客留下极其不好的感觉。

更不用说,有些景点翻译中的拼写错误的单词和乱用的标点。

第五章结论本项目力图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结合功能翻译理论等翻译学理论,对信阳地区的旅游文本翻译现状进行分类研究。

通过走访各个旅游景点对旅游文本译文进行收集,并结合信阳特色旅游文化,对信阳本地的旅游文本翻译状况进行了一次大调查和大研究。

本项目组成员希望,信阳市有关旅游主管单位能够以更加专业的方式进行旅游文本的翻译工作,从翻译质量、读者接受情况等多重角度加强信阳旅游文本翻译和管理工作。

对各种翻译错误及时加以甄别和更正,对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的不统一不协调的现象进行逐一排查和大力整治。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树立严肃的翻译工作态度和专业的翻译人员培养机制,对翻译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知识进行培训,认真加强工作,减少翻译中的错误。

为促进信阳特色旅游产业的积极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也为老区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全国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