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化学和地球化学与农业地质的几个问题

农业化学和地球化学与农业地质的几个问题


养元素以保障作物所需养分,是建立在作物营养诊
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按地球化学原理,元素的
断基础之上的。作物营养诊断是通过研究作物的形 迁移集散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矿物本身的耐风化
态、生理、生化等的变化,用以判断作物的营养状态。 性、气候及地形条件,再就是生命活动。对以农业为
作物的营养状况可以分为缺乏、适宜和毒害三个范 目的的地球化学研究,必须强调生命活动对元素迁
土壤对植物养分的供应潜力,而不是实际的供应水 壳岩石在风化过程中,活动组分被淋溶迁出后残留
平。实际供应水平决定于矿质元素的形态,其形态可 在原处的且被逐渐富集起来的稳定组分。土壤是风
分四类:第一类为自由态,是可以溶解在土壤水溶液 化带经过成土作用逐渐发育起来的产物。一般将风
中的离子,称水溶态养分;第二类是弱结合态,是吸 化带称成土母质,而紧靠其下未风化的基岩称成土
与省(市)合作的形式正在进行。因为农业地质工作
农业化学目前强调对植物营养遗传学的研究并 离不开地球化学工作甚至以其为主要,故有的省
作为该学科研究发展方向,就是通过植物对营养元 (市)开展的农业地质工作就称农业地球化学调查或
素的选择性吸收来了解其“吸取养分的显著基因型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根据本文前面对农业化学和以
分子生物学水平,为耐营养胁迫和耐逆境土壤的植 螯合物。胶体的吸附和螯合物能使金属离子固定在
物种类的栽培,即充分利用土壤的宜种性提供依据。 土壤中,从而降低了金属离子的活性。
(二)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壳的化学成分和元素在其
二、农业化学与地球化学的关系
中 的 分 布 、分 配 、集 中 、分 散 、共 生 组 合 、迁 移 规 律 和
(一)农业化学的实质— ——地球化学过程
演 化 历 史 的 科 学 ,特 别 强 调 元 素 的 迁 移 集 散 。 以 农
农业化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就是植物矿质营
业(植 物 为 主 体 )为 目 的 的 地 球 化 学 主 要 是 表 生 作 养说的提出,植物的矿质营养就是指植物所需要的
· 86 ·
当吸取地球化学学科的经验,结合地球化学特别是 余个。52 个被分析的元素中这些元素应是农业地质
表生作用地球化学进行研究,从而使农业化学研究 评价的主要内容。
更加深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以找矿为目的地球化学对土壤的元素含量
(二)以农业为目的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测试只是全量,按农业化学对植物养分的要求,全量
围。缺乏范围是指营养元素含量达到临界浓度之前, 移集散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命体
作物产量随元素补给而上升的范围;适宜范围是指 (植物)对元素的吸收,早在 20 世纪初,B.N.维尔纳
作物产量不随营养元素含量提高而上升;毒害范围 茨基就发现 50~60 种元素被植物吸收存在于生命物
是营养元素过剩,使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甚至 质中,到现在,通过研究,组成生命物质的元素已达
文 献 标 识 码 :A
一、农业化学和地球化学的 基本概念
(一)农业化学 农业化学诞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是研究植物 营养、土壤养分、肥料性质及其合理施用的理论和技 术的科学。 “植物营养”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和形成产量的 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吸取的矿质元素。矿质元素分 为常 量 元 素(C、H、0、N、P、K、Ca、Mg、$)和 微 量 元 素 (Fe、B、Mn、Zn、MO、Cu、Cl 等),它们对植物的营养作
用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代谢过程中转化为植物 体内结构并构成其重要化合物的组分;二是参与生 化反应和能量代谢;三是在生化过程中起缓冲和调 节作用。以上对植物营养的观点称之为“植物矿质营 养说”,这之前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是腐殖质为植物 唯一营养给源;另一种观点认为水是植物唯一的营 养要素;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盐分是一切作物生活 和生长的基础。这些观点是在当时化学分析方法很 不完善,测试技术精度很不高的情况下得出的,是片 面的甚至是荒谬的。“植物矿质营养说”的创立者是 德国化学家、农业化学家、当代农业化学奠基人李比 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他 通 过 大 量 的 化 学分析,指出能为植物吸收的养分是矿物质,在当时 即 称 为“ 植 物 矿 物 质 营 养 学 说 ”;进 一 步 的 研 究 得 出 不断栽培作物,土壤中矿物质养分势必被消耗,如不 把作物从土壤中摄取的那些养分归还给土壤,则土 壤会变得贫瘠,这一论点被称之为“养分归还说”;李 比希继矿物质营养说和养分归还说之后还创立了 “最小养分律”。他指出,在作物生长所需各种矿质养 分中,如有一个矿质养分含量最少,即使其它矿质养 分虽然很丰富,也难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亦即作物产 量受最小养分的限制。
点仍然是以土壤矿质营养元素为主,故其实质也仍 石)分析和研究的元素是 52 个,根据植物矿质营养
然是一个地球化学过程。
说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是 l6 个,如果考虑近年来研
综上所述,在农业化学中的矿质营养元素的变 究 发 现 的 非 必 需 但 有 益 的 元 素 Se, 以 及 有 害 元 素
化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表生地球化学过程。因此,应 Pb、Cd、Hg、As 等,则对植物有重要作用的元素约 20
三类为中等有效性养分,第四类为土壤贮备养分。
成 土 母 质 ;第 四 纪 全 新 统 河 、湖 冲 积 物 是 第 四 纪 潮
“肥料”是用以调节植物与土壤间养分供需矛 土的成土母质。
盾,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营养环境的物料。肥料一般
按以上叙述,表生带是由土壤、风化带和基岩
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直接肥料是含有植物所 (有或无)组成的,自上而下分为:
附于土壤颗粒表面,通过解吸可与自由态养分处于 母岩,但如果风化物经迁移在异地沉积或淤积,则
平衡状态,称可交换态养分;第三类为易活化的结合 其沉积物或淤积物也可经成土作用形成土壤,那么
态,称易活化态养分;第四类为难活化的结合态养 沉积物或淤积物就是成土母质,其下的基岩就不是
分。以上四类养分,第一类和第二类为有效养分,第 成土母岩。例如第四纪更新统红土是第四纪红壤的
三、农业地质中
质上就是元素迁移、集散的地球化学过程。 农业化学按土壤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对植物的缺
目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乏、适宜和过剩以研究其肥料施用品种及其合理施
当前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用量,是一种人为作物对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的迁移 农业地质是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一些省(市)以部
集散,实质上也是一个地球化学过程。
2004·6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文 章 编 号 :1009-4210(2004)06-085-04
的几个问题
童潜明
( 湖 南 省 地 质 研 究 所 ,湖 南 长 沙 410007 )
摘 要 :在 对 农 业 化 学 和 地 球 化 学 的 概 念 、关 系
进行了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化学的实质是
土壤养分、肥料和作物营养诊断。在现阶段还提出了 值为 3 ~ 4 甚致更低的水溶液,致使许多金属元素在
对植物营养遗传学的研究,即是将植物营养生理、生 这种酸性介质中活化进入土壤水溶液中。又如腐殖
物技术与统计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植物营养遗传 质在地表常呈胶体状态且一般带负电荷,因而吸附
学水平,由不同基因型营养特性差异的比较提高到 金属阳离子;同时所有金属离子都能与腐殖质形成
学过程,因而农业化学应引进地球化学,主要又是表 研究,即分析其自由态、弱结合态、易活化的结合态
生地球化学。如此,按农业化学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 和难活化的结合态,并按其四态评价土壤养分的范
与以往的地球化学研究有什么不同呢?以往的地球 围,为保证作物所需养分对合理施肥和土壤生化性
化学,包括表生地球化学主要对各类地质体的元素 质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一个表生地球化学过程,以农业为目的的表生地
球化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化学;指出了当前
开展农业地质工作从农业化学与地球化学的关系
出发必须注意的四个问题。
关 键 词 :农 业 化 学 ;表 生 地 球 化 学 ;植 物 矿 质 营 养 ;
土壤养分 肥料;基因型差异;土壤肥力生态相对性
中 图 分 类 号 :$13;P59
换过程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形成产量和质量的意 评价土壤养分的缺乏、适宜和过剩则意义不大。以农
义,它的最终目的是落实在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上。前 业为目的地球化学工作不能囿于以往地球化学工作
已述及矿质营养元素在成土母质(母岩)- 土壤 - 作 方法,必须从全量的研究中跳出来,主要是对植物有
物的转变过程实质上是元素迁移集散的表生地球化 重大影响的上述 20 余个元素在土壤中的形态进行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元素。农业化学对所需元素的研究,包括对它的来 要以其经典理论为基础来论述表生地球化学过程,
源、含量、分布和可给性等方面的研究。指出其来源 只有这样服务于农业才能有的放矢、具有实用价值,
主要是成土母岩和成土母质,并由此决定了在土壤 并能为农业部门所认同。
中的初始含量。经过风化和成土作用,对初始含量、 结合特性、在剖面中的分布会有所改变,这一改变实
是相对的;二是土壤供给植物的养分(元素)适量就 度内有可见的动态变化所引起的农业地质问题就不
死亡。因此,根据作物诊断结果对缺乏范围应适宜施 70 余种;二是植物吸取元素有强烈的选择性;三是
以直接肥料,对毒害范围应施以间接肥料降低元素 的毒害作用。
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 CO2、O2、NH3、H2O 和 腐 殖 质 影 响土壤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而影响元素的迁移
综上所述,农业化学研究内容主要是植物营养、 集散。例如腐殖质的胡敏酸和富里酸可以形成 pH
农业化学
只反应土壤养分的供应潜力,不能反应实际的供应
农业化学的经典理论“矿质营养说”、“养分归还 水平。因此,以往地球化学对样品的元素全量所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