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写一个熟悉的人训练指导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
主要是把人物的外形特征:容貌、身材、衣着、神情、姿态、风度等描写出来。
准确而传神的外貌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性格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练笔积累品质: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热爱劳动、工作负责……性格:倔强、爱发脾气、好强、爱说爱笑……兴趣爱好:爱唱歌、爱集邮、爱踢球、爱种花……好句:1)矮矮的个头,一张白嫩嫩的脸,大眼睛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讲课,别看她的个子不高,可是做什么事总要弄个明白,她被数学题难住了,只见她眉头紧锁,最终她的眼泪像珍珠一样滑落下来,唉,她太爱哭啦。
2)有一双小眼睛,小小的就象两颗葡萄干,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象弯弯的小月牙儿,真让人喜爱!她的眉毛很黑,就象画过一样;他那鼻子有点尖,嘴巴小小的,象在鼻子下放了个红樱桃.她可机灵了,象童话故事里的小精灵!她长的可真瘦啊,就象一根竹子穿了件衣服,还好她是女同学,要是男同学长那么瘦,那还得了!写作提纲:一个熟悉的人第一段:交代最熟悉的人是谁,描写人物的外貌特点。
第二段: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来.(如:喜欢看书、喜欢看电视、关心别人、热爱劳动、做作业粗心……)第三段:再次点题,总结全文。
第三次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训练指导1、读写练结合,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写人,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2、在习作训练中培养说真话表真情的表达习惯。
训练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恰当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写人,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训练难点:把握并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鲜明特点(印象深刻之处)。
写作提纲: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第一段: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引出文中的主人公。
第二段:通过一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鲜明特点(印象深刻之处)第三段:从这个人身上得到的某种感悟。
小学语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大全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类。
点号主要表示语句中的各种停顿,有的兼表语气;标号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1、句号。
: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或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春天的百花送来了浓香。
②请你再说一遍。
③谁不知道这件事是他做的呢。
)2、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你是从哪儿来的?②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3、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及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的停顿。
(例:①这是多么平静的一片原野!②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③起立!)4、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例:丰子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家和音乐教育家。
)5、顿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牛身上到处都是宝,肉可吃,奶可喝,肝、脾、骨、鼻可做药。
)6、分号;:表示复句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有分清分句层次的作用。
凡是复句中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示层次的地方就用分号。
(例: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夹些伤痕;下巴上有一把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或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也常用在书信、发言稿的称呼语后面。
(例:菜场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韭菜、黄瓜等,品种可真多啊!)8、破折号——:(1)表示解释说明。
(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2)文中插说的话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
(例: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3)表示语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
(例:“嘟——”火车进了站。
)(4)用在文章的副标题前。
(5)表示意思的转换及转折。
(例:“今天好冷啊——你什么时候回北京?”芳芳对刚进门的泰磊说。
)(6)表示语意的递进。
(例: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7)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9、括号:表示文中注释性的话,还可用在次序语的外面。
10、省略号…:(1)表示文中省略了的话。
(例: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2)表示沉默,话语中断,欲言又止等。
(例:她犹犹豫豫地说:“只是,我怕同学们会……”)(3)列举或序数的省略。
(例:森林里的动物,野猪啦、小鹿啦、斑马啦……看到老虎,都跑了。
)(4)说话断断续续。
(例: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11、书名号:用来标明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
12、引号:引号分双引号和单引号,引号内的引号用单引号。
其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例:“好,下来吧!”老师喊道。
)(2)需要首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要用引号。
(例:①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②詹天佑设计出了“人”字形铁路。
)(3)表示讽刺或否定。
(例: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13、连接号:表示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为一个整体。
(例:“北京—广州”的特快车就要开了。
)14、间隔号:表示间隔或分界,用在月份和日期,音译的名和姓,书名和篇名,词牌(曲牌)和词题等的中间。
15、着重号:表示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词、句。
标点符号练习1、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2、你看到什么了孩子3、全体立正4、这回翻山使部队养成了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煮东西吃5、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一问正中了我们的心思6、他时而默读时而朗读时而背诵7、我在市场里买了桔子苹果青菜锤子钉子等东西8、推开门一看呵好在的雪呀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9、图书馆里的书真多梅林童话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我都喜欢看10、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六一前夕我订了中国少年报故事大王少年文艺等许多书2我家种着许多花有八月菊紫罗兰石榴花我最喜欢的是那株八月菊看着八月菊我就想起陈毅爷爷写的秋菊这首诗来人物的话有不同形式,标点符号用法不一样提示语(人名)除了说(某某说)还有问、道、言、发话、表示、提议、表达、表述、回答。
提示语(人名)在前,后面用冒号(:)和双引号(“”)××说:“。
”例句:小明说:“我今天特别高兴,我中奖了啊!”提示语(人名)在中间,提示语前面用逗号和双引号(“,”或“。
”或“!”或“?”)提示语后用逗号(,)和双引号“,”××说,“。
”例句:“我今天特别高兴,”小明说,“我中奖了啊!”提示语(人名)在后面,提示语前面用句号和双引号(“。
”或“!”或“?”)提示语后用句号(。
)“。
”××说。
例句:“我今天特别高兴,我中奖了啊!”小明说。
没有提示语“”“”例句:“你吃饭了吗?”“我吃了。
”一、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说”后标点符号的几种用法。
)1、小伟说我爸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2、我爸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小伟说3、我爸上班了小伟说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句子的种类陈述句(。
)感叹句(!)疑问句(?)选择疑问句(,?)例句:你是吃,还是不吃?祈使句(语气强烈用!或语气一般用。
)用于表达命令、请求、劝告、警告、禁止等的句子叫做祈使句,祈使句最常用于表达命令,因此在学校文法中也常称为命令句。
例句:请坐下!反问句:(?)练习题:例如:1、我是一名小学生。
2、今天的天气多好啊!3、你吃饭了吗?4、你是去,还是不去?5、请安静!6、你难道忘记作业了吗?反问句改陈述句什么是反问句?是句式中的一种。
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
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
有反问语气词:难道……吗、怎么……呢、怎……呢(有时候没有反问语气词,但是有疑问语气助词吗、呢)有疑问语气助词:吗、呢(有时候没有语气助词有难道、怎么、怎能怎等)二、肯定语气肯定语气有肯定词(是、要、能、会、有等)否定语气否定语气有否定词(不是、不要、不能、不会、没有、无、非、否)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一去二改:一去: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怎么……呢、难道……吗、怎……呢)去掉。
二改:一改语气:将肯定语气改为否定语气;将否定语气改为肯定语气。
规则: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没有变为有,有变为没有。
二改标点:将句子末尾的标点问号改为句号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1.先确定反问句中有肯定词(是、能、会等)还是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反问句中有肯定词的,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反问句中有否定词的,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这么远,我们怎么去呢?(反问句)这么远,我们不能去。
(陈述句)不努力的人,怎么能获得成功呢?(反问句)不努力的人,不能获得成功。
(陈述句)练习题:1.认真学习不正是好学生的表现吗?2.他这么小,又是第一次离家,能不想妈妈吗?3.难道我们能忘记妈妈对我们的爱吗?4.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5.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有什么好笑呢?6.这美妙的琴声怎么不令人陶醉?7.这不恰好证明笔不是他偷的吗?8.难道我们能让日夜操劳的父母失望吗?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10.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11.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12.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13.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陈述句改反问句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一加二改:一加:在陈述句的开头或中间加上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怎么……呢、难道……吗、怎……呢)。
二改:一改语气:将肯定语气改为否定语气;将否定语气改为肯定语气。
规则: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没有变为有,有变为没有。
二改标点:将句子末尾的标点句号改为问号陈述句改反问句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6、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练习题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3、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4、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5、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7、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8、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10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1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