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 第2章 第4节 认识多用电表课后知能检测 粤教版选修31(1)

高中物理 第2章 第4节 认识多用电表课后知能检测 粤教版选修31(1)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第4节认识多用电表课后知能检测粤教版选修3-1
1.用一个满偏电流为10 mA,内阻为40 Ω的电流表,一个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1 Ω的干电池和一个可变电阻组装成一个欧姆表,可变电阻应选( )
A.0~20 ΩB.0~50 Ω
C.0~100 Ω D.0~200 Ω
【解析】设当表头满偏时,接入的阻值为R x,则
I g=E
R g+r+R x
所以R x=E
I g -r-R g=(
1.5
0.01
-1-40) Ω=109 Ω
所以只能选D.
【答案】 D
2.关于欧姆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B.由于电流和电阻成反比,所以刻度盘上的刻度是均匀的
C.使用欧姆表时,选择好一定量程的欧姆挡后首先应该将两表笔短接,进行电阻调零,换挡后不必重新调零
D.若测量时指针偏角较小,应换用较小倍率挡测量
【答案】 A
3.使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测导体电阻时,如果两手同时分别接触两表笔的金属杆,则造成测量值( )
A.比真实值大
B.比真实值小
C.与真实值相等
D.可能比真实值大,也可能小
【解析】两手同时接触两表笔金属杆时,相当于被测导体两端并联上一个电阻,即测量值变小.
【答案】 B
4.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U和测量电阻R时,若红表笔插入正(+)插孔,则( ) A.测电压U时红表笔电势高,测电阻R电流从红表笔流出
B.不管测电压U还是测电阻R,都是红表笔电势高
C .测电压U 电流从红表笔流入,测电阻R 电流从红表笔流入
D .测电压U 电流从红表笔流出,测电阻R 电流从红表笔流出
【解析】 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U 时,多用电表就是电压表,电流从红表笔流入,黑表笔流出,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R 时,多用电表内部有电源,电流也是从红表笔流入,黑表笔流出,故C 正确、D 错误.测电压时电流源于外电路的电压,红表笔电势高,测电阻时电流源于内电路的电压,红表笔电势低,A 、B 错误.
【答案】 C
5.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 V 3 W”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险中:在小电珠接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的挡位是( )
A .直流电压10 V
B .直流电流5 mA
C .欧姆×100
D .欧姆×1
【解析】 由小电珠的规格可知其电阻R =U 2P =62
3
Ω=12 Ω,故应将选择开关旋至欧
姆挡“×1”,D 正确.
【答案】 D
6.(2012·北京四中高二检测)如图2-4-9所示为多用电表欧姆挡原理的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 μA,内阻r g =100 Ω,调零电阻最大阻值R =50 kΩ,串联的固定电阻R 0=50 Ω,电池的电动势E =1.5 V ,用它测量电阻R x ,能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 )
图2-4-9
A .30 kΩ~80 kΩ
B .3 k Ω~8 kΩ
C .300 kΩ~800 kΩ
D .30 000 kΩ~8 000 kΩ
【解析】 本题考查欧姆表的测量原理,可根据欧姆表原理求出欧姆表的中值电阻,跟中值电阻相当的电阻就是能准确测出的阻值范围.
12I g =E R 0+R +r g +R 中=E
2R 0+R +r g

其中R 中=R 0+R +r g .
由于本题当电流表半偏时,1
2
I g=
E
2R中
,所以,
R中=E
I g =
1.5
300×10-6
=5 kΩ.
【答案】 B
7.(双选)调零后,用“×10”挡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发现表针偏转角度极小,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 )
A.这个电阻值很小
B.这个电阻值很大
C.为了把电阻测得更准一些,应换用“×1”挡,重新调零后再测量
D.为了把电阻测得更准一些,应换用“×100”挡,重新调零后再测量
【解析】表针偏角极小,说明欧姆表电路中的电流太小,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大.应换用大倍率挡.若偏角太大应换小倍率挡.故应选B、D.
【答案】BD
8.如图2-4-10所示是用多用表测直流电压U和测电阻R,若红表笔插入多用表的正(+)插孔,则( )
图2-4-10
A.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表
B.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表
C.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表
D.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表
【解析】测电阻时,红表笔接电源的负极,黑表笔接电源正极,所以电流从黑表笔流出,红表笔流入,测电压时,电流从⊕进⊖出,所以电流都是红进黑出.
【答案】 B
9.(双选)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1 000 Ω)检验性能良好的晶体二极管,发现多用电表的指针向右偏转的角度很小,这说明( )
A.二极管加有正向电压,故测得电阻很小
B.二极管加有反向电压,故测得电阻很大
C.此时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
D.此时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解析】用欧姆挡进行检查,指针向右偏转的角度很小,说明电阻值接近无穷大,二极管加有反向电压.而欧姆表的红表笔是和电源负极相连,二极管不导通,说明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正极.
【答案】BC
10.(2012·中山纪念中学高二检测)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一未知电阻的阻值,若将选择倍率的旋钮拨至“×100 Ω”的挡时,测量时指针停在刻度盘0 Ω附近处,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步骤:
A.将两根表笔短接
B.将选择开关拨至“×1 kΩ”挡
C.将选择开关拨至“×10 Ω”挡
D.将两根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记下读数
E.调节调零电阻,使指针停在0 Ω刻度线上
F.将选择开关拨至交流电压最高挡上
图2-4-11
将上述步骤中必要的步骤选出来,这些必要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的代号);若操作正确,上述D步骤中,指针偏转情况如图2-4-11所示,则此未知电阻的阻值R x=________.
【解析】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未知电阻时,指针停在中值(中心位置)附近时测量误差较小,当用“×100 Ω”的挡测量时,指针停在0 Ω附近,说明该待测电阻的阻值相对该挡比较小,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换低倍率“×10 Ω”的挡来测量,换挡之后,必须重新调零,之后再接入未知电阻进行测量和读取数据,测量后若暂时不使用此多用电表,应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上,这是为了安全,保证多用电表不受意外损坏,如下次再使用这个多用电表测电流、电压时,一旦忘了选挡,用交流电压最高挡虽然测不出正确结果,但不会把多用电表烧坏.此时电表所测电阻的阻值为R=16×10 Ω=160 Ω.
【答案】CAEDF 160 Ω
11.多用电表表头的示意图如图2-4-12所示,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
图2-4-12
(1)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箭头a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________.
(2)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箭头b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______.
(3)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箭头c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________.
(4)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箭头c所示,正确操作后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很小,那么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为:____________.
(5)全部测量结束后,应将选择开关拨到____________挡或者______________.
(6)无论用多用电表进行何种测量(限于直流),电流都应该从____________色表笔经______________插孔流入电表.
【解析】多用电表可以测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压、电阻.测电压、电流时,同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相同,选择的挡位是最大量程;而选择测电阻挡位时,指针指示的数,乘以倍率得测量值.
【答案】(1)直流电压 1.15 V
(2)直流电流46 mA
(3)电阻 1.7 kΩ
(4)选用欧姆表“×1 k”倍率,重新调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触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再乘以倍率得测量值
(5)“OFF”交流电压500 V
(6)红正
12.图2-4-13所示的欧姆表示意图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200 μA,内阻R g=100 Ω,R0=1.4 kΩ,电源电动势E=1.5 V,电源电阻不计,欧姆表的调零电阻的有效值R是多大?当测量某电阻时,指针恰好在中间位置,则被测电阻R1是多大?
图2-4-13
【解析】对欧姆表调零时,指针指在0处,此位置为满偏电流的位置,即:I g=E
R g+R0+R

解得:R=E
I g -R g-R0=
1.5
200×10-6
Ω-100 Ω-1 400 Ω=6 000 Ω=6 kΩ
欧姆表总内阻R内=R+R0+R g=7.5 kΩ当指针在中间位置时
I g 2=
E
R内+R1
得R1=
2E
I g
-R内=7.5 kΩ
【答案】 6 kΩ7.5 k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