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社会消费运行形势分析
一、2012年及2013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
——201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83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纳入限额以上统计企业128户,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62.32亿元,增比增长21.88%,限额以下重点监测企业431个,经省统计局评估,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1亿元,同比增长13.18%。
取得了全省总量排名第三位、增幅排名第四位的良好成绩。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2012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额和营业额较2011年同期平均增长24.37%,其中,批发业增长26%,零售业增长22.95%,住宿业增长27.78%, 餐饮业增长26%,占GDP 比重为8.1%,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5%。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培育新增纳入限额以上统计的企业98户,其中:六枝7户,盘县25户,水城县26户,钟山区40户,较2012年初128户增长了75.78%,新增入统企业数全省排名第二位,预计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比重从2012年的34%提高到37%。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2013年1-2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13亿元,同比增长32.5%,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11.94亿元,乡村0.19亿元;按行业分:批发2043.8万元,同比增长77.2%,零售11766万元,同比增长32.8%,住宿721.5万元,同比增长25.7%,餐饮896.2万元,同比下降27%;按县区分:六枝1.95亿元,同比增长186.7%,盘县3.15亿元,同比增长14.2%,水城县0.33亿元,同比下降0.3%,钟山区6.71亿元,同比增长24.4%。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二、运行特点分析
1、城镇消费是构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体,农村市场有巨大潜力。
城镇在无论在消费总量上还是增速上都远远高于农村。
2012年我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83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城镇158.60亿元,同比增长16.2%,乡村24.23亿元,同比增长14.35%。
城镇在消费总量上是农村的6.55倍,增速上高于农村1.85个百分点。
2013年1-2月份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13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城镇11.94亿元,乡村0.19亿元,城镇所占比重远远高于乡村。
以我市现有常住人口320万测算,城市化水平约为30%,农村消费群体仍然较大,农村市场有巨大潜力。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2、从行业分类情况看,零售行业是支撑零售总额的中流砥柱,其他行业有后发优势。
从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构成来看,批发业18.97亿元,同比增17.61%,零售业145.30亿元,同比增长15.47%,住宿业1.05亿元,同比增长42.08%,餐饮业17.51亿元,同比增长17.44%。
零售行业创造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批发、住宿、餐饮占比不到两位数。
因此,批发、住宿、餐饮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3、从县区发展来看,各县增长幅度保持稳定,变化不大,但存在县区间总量严重不平衡。
201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83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六枝22.67亿元,同比增长15.8%,盘县48.15亿元,同比增长16.2%,水城县10.65亿元,同比增长15.5%,钟山区101.36亿元,同比增长16%。
钟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55.56%,盘县占26.38%,六枝占12.41%,而水城县所占比例仅为5.83%。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4、收入差距导致消费存在较大不均衡现象。
从2012年限额以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来看,金银珠宝、家用电器、服装、鞋帽等商品销售额增幅20%以上;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日用品、文化办公用品、化妆品等商品销售额增幅在10%-20%之间;而五金、家具、汽车等商品销售额则呈现出负增长的现象。
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及收入差距拉大带来明显的消费不均衡现象,一定程度制约了六盘水消费总需求的扩大,从而也影响消费结构的发展和结局。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
三、建议措施
1、继续加大商贸流通业培育力度。
进一步加大商贸流通业的培育力度,市政府尽快出台有关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商务粮食局已为市政府代拟了《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关于扶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全市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优惠的政策扶持,坚持从土地、人才、税收、专项发展资金、投资环境等多方面创造良好条件,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网上购物等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我市召开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同时,将对六盘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带来较大的消费空间,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
2、切实做好限上企业入统工作,增大限额以上入统企业比重。
2013年,我市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比重虽较2012年有较大提高,预计将从33%提高到37%左右,但与贵阳占比60%、遵义占比42%、全省平均占比47%(2012年数据)相比,限上入统企业所占重依然较低。
今年以来,人们餐饮消费注重了节俭实惠,少了排场浪费,我市高档餐馆、酒店生意有所下滑,餐饮市场消费结构明显调整,从高档酒店、高档食材、高档酒水转为中低低餐馆消费。
因此,应加大中低档餐饮企业的入统率,对培育成长起来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要及时将其纳入限额以上统计范围。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
3、加大跟踪、调度、分析、协调力度,确保数据及时准确上报。
县级商务粮食主管部门继续加强与同级统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对企业报送数据情况实行“月跟踪、月调度、月分析”,每月27日至次月3日间,要对已纳入限额以上统计企业数据报送情况及时跟踪,发现数据报送下滑或增长幅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企业,要及时调查了解原因,挖掘企业潜力,报足数据,并认真进行分析。
市商务粮食局要加强与市统计局的沟通对接,做好与上级统计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六盘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和增幅全省较好排名。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
4、政府全面协调,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能够真实、准确反映我市消费状况。
市、县两级政府要积极协调将永辉超市等链锁加盟企业销售数据纳入六盘水统计数据范围,如实、客观地反映六盘水消费状况;协调工商等有关部门将西南家居建材城等经营范围注册为能够纳入数据统计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注册为企业,以便能纳入数据统计范围;税务部门不以企业和个体上报给统计部门的数据作为征税依据,消除入统企业数据报送顾虑,确保不出现瞒报、漏报、虚报现象。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
5、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放心消费。
虽然近几年全市商务系统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但由于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健全,消费领域问题依然存在。
特别是虚假广告、劣质商品现象依然存在,食品安全等问题仍然突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消费信心,影响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
因此,各级商务粮食主管部门要继续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商贸流通市场专项治理,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重点开展对家政服务业、畜禽屠宰、酒类流通等各类行业的监管工作,实施放心酒、放心肉、放心蔬菜、放心早餐、放心油“五放心工程”,使经营者有序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增强消费活力,从而扩大消费。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
通过一采取系列措施,确保六盘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取得较好成绩,完成年初确保的增长目标。
二○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