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排管技术交底.docx

电力排管技术交底.docx

技术交底工程项目阳兴大道一标段工程单位工程名称电力管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单位中铁六局太原铁建太原市阳兴大道一标段项目部交底日期交底地点施工现场1.主要施工范围及内容主线管沟部分:阳兴大道一标段( k-1++ ),道路全长公里。

在道路北侧规划位置新建24 孔(Φ 210×12 型 9 孔,Φ 185× 10 型 15 孔)。

阳兴大道过泥屯河、采用拖管,路径长178 米,过东干渠采用拖管,路径长 47 米,过上兰铁路采用拖管,路经长61 米,管材采用 MPP 电缆保护管Φ 250× 20 型;新建2×米电缆隧道181 米;在滨河东路规划位置上新建路× 3 米电缆隧道136 米。

管道安装时,大头朝大里程方向。

主线 15 孔和 9 孔电缆保护管布置图过路管线部分:阳兴大道过路共计 6 处,其中 8 孔排管 1 处,管材采用 MPP塑钢复合电缆保护管Φ185×12 型,路径总长 35 米; 8 孔拖管 5 处,管材采用 MPP电缆保护管Φ 225× 15 型,总长 533 米。

支线管线部分:新建支线管 3 处,均为 8 孔排管,管材采用 MPP塑钢复合电缆保护管Φ 185×12型,路径总长 55 米。

箱变环网柜:本工程新建环网柜及箱变基础各7 座,接入环网柜及箱变基础时需新建排管孔12 孔,管材采用 MPP塑钢复合电缆保护管Φ 185× 12 型,路径总长 105 米。

通信管部分在排管右上角内穿 1 孔通信七通信梅花管,路径总长3607m,俩座电缆井之间7孔梅花管不能有接头;排管内安装防火槽盒,隧道电缆支架上侧安装防火槽盒,路径总长1045m。

每个电缆三通井、四通井须向俩侧预留 3 孔排管,排管铺设至红线外,管材采用MPP塑钢复合电缆保护管,规格Φ 185× 12;路径总长150 米,管口密封。

新建电缆井 91 个:其中排管井 51 个,排管转角井14 个,排管三通井20 个,排管 4 通井;隧道三通井 1 个。

2.排管、电力隧道、通信施工要求隧道部分全线电缆隧道井及检查井要求有防水措施,检查井外围周围要求有防水措施,检查井外围采用 SY115D/系列多层高分子复合卷材防水,质量要求有良好的耐水性。

新设隧道每隔 30 米设伸缩缝一处,伸缩缝外采用止水带堵塞防止漏。

没50米设置1 处防火墙。

在隧道、检查井两侧及排管两侧包封的混凝土内各敷设一根 -50x5 扁钢连接到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 4 欧姆。

电缆隧道做降水,电缆隧道施工时做支护。

全线隧道采用抗渗C30 砼,抗渗等级P8。

电缆隧道每隔50 米左右设置一个电缆检查井,井内设角钢爬梯。

电缆隧道转角、三通、四通及道路下的转角、三通、四通等转弯处采用圆弧形设计,圆弧半径大于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并加横梁。

电缆隧道的纵向排水坡度,不得小于%。

根据道路标高确定,电力隧道顶距路面米,特殊情况可减少,但不得小于米。

电缆隧道每隔30 米设一处伸缩缝(或变形缝),并采取相应的防渗漏措施。

电缆检查井井盖采用防盗井盖(双层井盖)。

垫层采用 C20 混凝土,隧道垫层下侧用300 ㎜厚三七灰土夯实,压实系数≥。

隧道回填土要求用三七灰土,逐层夯实,压实系数≥。

排管之间须用密封圈密封排管部分电缆排管管材采用MPP塑钢复合电缆保护管,电缆拖管管材采用MPP电缆保护管。

距人井外壁处安装管枕。

混凝土现浇,混凝土采用C30,排管两侧,管顶上回填土要求无杂质黄土,逐层夯实,压实系数≥。

基础采用混凝土现浇,混凝土采用C30,基础下侧用厚300 ㎜三七灰土,压实系数≥。

电缆排管管顶覆土米(特殊情况可减少,但不得小于米),保护层厚度100 ㎜,采用 C30混凝土包封,混凝土应浇捣坚固并振荡,使沙与混凝土和排管成一体。

电缆排管沟底应整平夯实,垫层采用C30混凝土垫层,垫层厚 200 ㎜,应平直且满足坡度要求。

电缆排管在电缆检查井内,每个管口都须封堵,防止泥沙等异物进入管内,在试通或穿电缆时打开。

电缆检查井及排管用原土回填,每30 厘米夯实一次。

在检查井两侧及排管两侧包封的混凝土内各敷设一根-50x5扁钢连接到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 4 欧姆。

通信部分专用排管与七孔梅花管的敷设需要同期敷设应有专门的说明:俩检修井敷设的七孔梅花管之间不得有接头完成敷设的通信专用排管应进行封堵3.施工方法施工测量1.测量前先复核水准点,符合规范要求。

轴线测设 , 根据设计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电力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

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经监理复核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划线来控制,在沟槽外窨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2. 沿线在测量过程中,沿管道线路增设临时水准点,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00m 并与原水准点相闭合。

施工水准点应按顺序编号,并测定相应高程。

3.若管道线路与地下原有构筑物交叉,必须在地面上用标志标明位置。

4.定线测量过程应作好准确记录,并标明全部水准点和连接线。

5.根据图纸和现场交底的控制点,进行管道和井位的复测,做好中心桩、方向桩固定井位桩的验桩、拴点工作,测量高程闭合差要满足规范要求。

6.施工过程中发现桩钉错位或丢失及时校正或补桩。

沟槽开挖1.开挖沟槽时,应合理确保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然后分段开挖,开挖边坡及工作面宽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管道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为:B=D1+2b1式中 B—管道槽底部的开槽宽度(㎜);D1 —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槽下有地下水时管道一侧应加宽400 ㎜。

各种管径的开挖宽度根据上式计算得出。

2.开挖前应向机械操作工详细交底,其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和管线情况及施工要求等;由专人指挥,并配备一定的测量人员随时进行测量,防止超挖或欠挖。

当沟槽较深时,应分层放坡开挖,分层厚度由机械性能确定。

3.挖土机要注意架空线。

如在架空线路下施工时,与线路的垂直、水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安全规定值。

4. 挖掘机沿挖方边坡移动时,机械距边坡上缘的宽度一般不得小于沟槽深度的1/2 。

土质较差时,挖掘机必须在滑动面以外移动。

5.开挖沟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其余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挖运。

6.开挖土方应由低处向高处开挖,在沟槽内及时设明沟排水,并设集水井。

7.检查井应同沟槽同时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分段分层开挖法,分层深度依据设备性能及开挖设计深度确定。

沟槽挖深以内时采用开放坡开挖,挖深超过时,上部放坡开挖,下部采用排板支撑开挖。

基坑开挖自上而下分层依次施工,采用人工开挖或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

基坑开挖过程中,当遇有不良土质时 , 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踏勘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挖除 30CM而后采用毛片进行回填.基坑挖至接近设计标高时,应至少保留20cm 的土层不挖,待基础施工前,用人工清挖,并迅速报验。

堆土1.开挖时,根据需要,应将上面老路基、下面老路基、淤泥及有机物质与下层好土分开,好土留下回填时利用,余土一律外运。

2.堆土应在距槽边 1m 以外,计划在槽边运材料的一侧,其堆土边缘至槽边距离,应根据运输工具而定。

3.沟槽两侧不能堆土时,应选择堆土场地,随挖随运,以免影响下步施工。

4.在高压线下及变压器附近堆土,应符合供电部门的有关规定。

5.堆土不得掩埋消防栓、雨水口、测量标志、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等。

人工清底人工清底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的中线、边线进行。

严格按标高拉线清底找平,不得破坏原状土,确保基槽尺寸,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机械开挖配合人工进行清底。

验槽基底标高、轴线位置、边坡、坡度、基坑土质或地基处理经验槽后,沟槽开挖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槽底宽度应由设计规范确定,包括管道结构宽度及两侧工作宽度。

施工排水1.排水采用明排水法,施工时先挖好两侧排水沟(30*30cm),且每20m设置一个集水井。

2.施工排水排入旧管道或临时排水管道。

基坑回填回填土时,每填30cm 夯实一次,回填土中不得掺有杂物,离地面处采用三七灰土回填。

4.质量技术措施1、钢筋进场按规定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均应有标牌。

进场时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

钢筋堆放点和防雨措施要经监理的检查。

2、钢材进场后,要进行复试,并将复试报告报监理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和锈蚀。

3、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全部绑扎牢固,至少不得少于90%。

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及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

4、各工序完成后,由主管技术人员、质量检查工程师会同各工班长按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予以返工处理,直至再次验收合格。

5、隐蔽工程在完成上述工序后。

邀请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我方做好验收记录、签证及资料整理工作。

6、隐蔽工程必须有严格的施工记录,将检查项目、施工技术要求及检查部位等项填写清楚,记录上必须有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签字。

7、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检查一下,内外模板的固定螺栓或者锚栓是否已经牢固。

内模和外模有没有固定好,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一振捣,导致跑模。

交底接受人交底人审核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