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总习题 2009-11-9
§2-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常用术语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2)工艺过程是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和相对位置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状态,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4)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5)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 一是看操作者,工作地点是否改变,二是看加工是否连续。
6)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
7)工件安装包括和两方面的内容。
8)工步是指在一次安装或工位中,、、(仅指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9)划分工步的要点是三不变,即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不变。
10)生产纲领称为生产量。
11)生产类型是指企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一般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批量生产三种类型。
12)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
13)形状精度的获得方法有、、、。
14)工件的位置精度要求取决于工件的装夹方式和精度,工件的装夹方式有找正装夹和用夹具装夹。
15)装夹是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的过程,它包括正确位置和安装夹紧两部分内容。
16)当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一般把零件的加工路线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阶段。
17)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是以工序为单位,简要说明零件的的一种工艺文件。
18)将工件加工的尽可能集中在少数工序内完成,叫做工序集中,将工件加工的分散在较多工序内完成,叫做工序分散。
19)排列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是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和基面先行。
20)零件的三种加工精度是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质量。
21)对于有较多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应选毛坯上与加工表面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为粗基准,以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22)选择加工方法时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例如:淬火钢必须用磨削的方法加工,有色金属则必须用车、铣、刨等切削的方法加工。
23)选择毛坯方案的主要依据是。
24)定位基准为圆孔时的定位元件有、、
等。
25)定位基准为外圆柱面时的定位元件有、、、、等。
二、判断题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工序组成,工序由工步组成。
因此,
工步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2)(√)用已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基准面就是精基准。
3)(√)选择精基准时,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称为基准重合原则。
4)(×)粗基准可以多次使用。
5)(√)采用夹具比划线找正省时、省事、效率高、精度高、质量
稳定。
6)(√)工作的定位采用合理分布的六个要支承点,限制工作的六
个自由度,使工作在夹具中占有唯一确定的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7)(×)在生产中不允许使用过定位。
8)(×)所限制自由度数目不足六个的就是欠定位。
9)(×)欠定位既能简化夹具结构,又能保证加工质量。
10)(×)退火、正火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11)(×)调质的目的是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及抗蚀能力。
12)(×)钻孔、扩孔和铰孔一般作为孔的粗加工,而磨孔为孔的
精加工。
13)(×)粗基准应选择最粗糙的表面。
14)(√)外圆表面的加工顺序是先加工大直径的外圆,再加工小
直径的外圆,以免一开始就降低工件的刚度。
15)(×)不完全定位和欠定位都是约束少于6个自由度的,所以
是一样的。
三、单项选择题
1、加工时用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A)。
A、定位基准
B、测量基准
C、装配基准
2、为消除轴类零件的锻造应力,改善组织和切削性能,锻造后的毛坯应先进行(A)。
A.退火处理 B.回火处理 C.淬火处理
3、加工轴类零件时,能保证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以及各外圆表面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的定位基准是(B)。
A.外圆B.中心孔 C.端面 D.中心面4、位于空间的物体是一个自由体,它对相互垂直的三个坐标轴共有(B)个自由度。
A、3
B、6
C、9
D、12
5、工件采用一夹一顶安装(夹持部分较长),这种定位属于(C)定位。
A、完全
B、部分
C、过
D、欠
6、工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就可避免(D)误差的产生。
A、加工
B、基准位移
C、装配时测量
D、基准不重
合
7、工件定位时,粗基准一般只允许用(C)次
A、 3
B、 2
C、1
8、主轴加工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大多数表面,符合(A)原则;
A、基准统一
B、基准重合
C、自为基准
D、互为基准
9、V形铁是以(C)为定位基面的定位元件。
A、内圆柱面
B、外锥面
C、外圆柱面
D、内锥面
10、精加工之后可安排的热处理有(B)。
A.整体淬火 B.渗碳淬火 C.调质处理 D.氮化处理11、工件以一面两孔为定位基面,采用一面两销为定位元件,这种定位属于(C)定位。
A、完全
B、部分
C、过
D、欠
12、以下加工( B )是自为基准加工的;
A、加工车床床头箱外形尺寸
B、加工齿轮的齿坯和齿形
C、浮动镗刀镗孔
D、精磨主轴外圆
13、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B)
A、生产批量的大小
B、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工作地是否变动
C、生产计划的安排
D、零件结构的复杂程度。
14、根据基准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D)两大类。
A、定位基准
B、测量基准
C、装配基准
D、工艺基准
15、零件的生产纲领的公式为:N=Qn(1+α)(1+β),其中n的含义是(D)。
A、产品的生产纲领
B、零件的废品率
C、零件的备品率
D、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
16、工序集中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的(C)
A、尺寸精度
B、形状精度
C、相互位置精度
D、表面粗糙度
17、工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就可避免()误差的产生。
A、基准位移
B、基准不重合
C、加工
D、装配时测量
18、工件以一面两孔为定位基面,采用一面两销为定位元件,这种定位属于()定位。
A、完全
B、部分
C、过
D、欠
四、问答题(共20分,每题4分)
1.工步
2.工序
3.工艺规程
4.定位基准
5.六点定位原则
6.不完全定位
7.过定位
8.欠定位
9.工序集中
10.工序分散
11.简述粗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2.简述精基准选择中的基准重合的原则和基准统一的原则。
13.工件以内孔定位的定位元件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