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品德教育
毛泽东曾说:“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希望,民族地未来。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可见对未成年人培养教育,事关民族的振兴、归家的富强。
目前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学生是基础,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求知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一定要跟上新的教育改革步伐。
思想落后则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所以作为教育者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提高学生思
想道德素质。
为了进一步搞好新时期的品德教育,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我们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全社会和家庭对品德教育的认识
,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与凝结。
是人们在相处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的倾向和特征。
是一个知行相统一的综合性的范畴。
道德品质不是先天的,也不是个人的自然本性,它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源于社会,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和锻炼出来的;是在社会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一站,学生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与社会发生联系首先是从家庭这个渠道
而获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一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家庭德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
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和助手。
学校德育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在培养人才方面起主导作用。
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家庭理性的呵护与教育。
2.灵活应用品德课教学的基本方法
,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灵活应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方法,本人在教学中主要是应用以下几种方法:
1.1 故事喻理法
,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喻理法”。
运用故事喻理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
1.2 榜样分析法
,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为榜样,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
品质的原因。
通过榜样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1.3 引导讨论法
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1.4 社会调查法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
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组织课外活动、义务劳动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应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充满个性化的课外活动和义务劳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许多学校能够很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程,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了义务劳动及各种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劳动观念。
特别是在“六.一”儿童节举行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各班的同学都投入紧张的排练中,校园中歌声四起,乐声缭绕,充满了生机,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
富了学生的情感生活,又使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我们学校充分利用上午放学后的10-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清理白色污染活动,适当安排高年级学生到校外打扫街道等义务劳动。
此外,每年清明节,许多学校还组织学生扫烈士墓,讲英雄事迹,以此来培养同学们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
的斗志,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崇高的生活目的和远大的理想。
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家长必须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学生品德协调发展
,认为只有分数才是孩子的命根。
没有高分就不是好孩子。
甚至给孩子们定了一个目标,不达标准则进行体罚。
不少的家长拿到家长报告书时,只是查看他们认为是主科的分数,对其它学科尤其是思想品德及教师评语漠不关心,
有的家长强行规定了孩子回家的时间,不许他们参加任何活动。
有的家长过分注重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对孩子过分溺爱。
对他们百依百顺,他们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人格往往有偏差,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学校和教师以及社会因素外,家长也担负着重大
的责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家长是学校德育工作最佳帮手。
作好家长思想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成效关键。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协调的发展。
,良好品德需要学生自身的长期努力,和教师不断地
督促引导。
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终有一日,会水滴石穿,百芳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