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强化练习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A.偏向左边B.偏向右边C.仍指零处D.无法确定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12g B.11g C.9g D.14g4.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分子之间有间隔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5.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6.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SO2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7.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 8.“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9.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72 B.108 C.70 D.27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D.X值为281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AlO﹣﹣氧化铝B.2N﹣﹣2个氮元素C.H+﹣﹣1个氢离子D.Cl2﹣﹣2个氯原子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O2点燃H2OB.2Mg+O2点燃2MgOC.2KClO3催化剂2KCl+3O2D.4 Fe+3O2点燃2Fe2O315.40%的甲醛(CH2O)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
工业上可用甲醇(CH2O)氧化得到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2:1B.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15:18C.40%的C溶液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D.其中A、C、D属于化合物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反应后质量(g)17m611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17.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O3分子 B.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C.分子中有9种元素 D.碳的质量分数为24%18.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6410116t 时刻48a未测未测反应后054b0A.乙和丙为生成物B .a 等于 21C .b 等于 37D .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1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D .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20.重铬酸钾(K 2Cr 2O 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 2H 5OH )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 2Cr 2O 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B .K 2Cr 2O 7属于氧化物C .C 2H 5OH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C 2H 5OH 中C 、H 、O 的原子个数比为2:5:121.用甲醛(HCHO)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分子中含有16个质子B .甲醛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质量比为1:2C .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甲醛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22.下列关于反应C+2H 2SO 4(浓)===CO 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SO 3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 .CO 2和X 的质量比为11:16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0价变为+4价23.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这一实验说明了( ) A .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 .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 .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4.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
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
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3% B.46% C.50% D.78%25.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26.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 : lD.l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27.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C.甲和丙均为有机物D.甲的化学式为C2H22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24.550.10.4(g)反应后的质量0515x(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是反应物B.丁是催化剂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x=1029.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6.4 3.2 4.0 2.8反应后质量(g) 5.2X7.2 2.8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C.X=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30.如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A【解析】【详解】生石灰即氧化钙,虽与盐酸反应,但无气体生成;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两固体质量相等,由于石灰石一侧产生气体,故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另一侧。
选A 。
2.C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 32【详解】A 、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共有甲、乙、丙3种分子,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所以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和乙的总质量等于生成丙的总质量,结合分子个数关系可知,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C 错误,符合题意;D 、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A 【解析】 【详解】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反应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 和8g B 2充分反应时B 2会剩余2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 会是12g 。
故选A 。
4.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C. 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 ,错误;D. 一个Z 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C 。
5.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不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的数值为4,故C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正确。
故选B。
6.C【解析】【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