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级物流管理知识题库

一级物流管理知识题库

物流管理题库一、填空题1、物料主要是指包装、输送、保管、装卸工作,主要以(有型物资)为中心,所有称为物资流通。

2、物流是指物资实体的物理流动过程及其相关活动的总称。

他不因包括物的(搬运)和(运输),还包括与此相关的包装、装卸、保存保管、配送和流通加工等。

3、物流系统的目的在于以Speed(速度)、Safety(可靠)、Low(低费用)的2S1L原则,即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好的物流服。

4、物流系统设计要素:(商品),(数量),流向,服务,时间,成本P.Q,R,S,T.C六要素。

5、系统分析的作用:在整体系统建立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三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6、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

它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企业物流又可区分以下不同典型的具体物流活动: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等。

7、采购管理一般包括(采购计划)、订单管理及(发票校验)三部分。

8、包装在流通过程中起到(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的作用。

包装要兼顾物流作业的方便性和成本费用的合理性两个因素。

9、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货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10、第三方物流的特点:(信息网络化)、关系合同化、(功能专业化)、服务个性化。

11、第三方物流的原理:(双赢原理)、战略联盟原理,以上两项原理均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气氛,创造了成长的环境。

12、国际物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并随国际贸易的变化而变化。

她具有物流环境的存在差异、风险性高、物流系统范围广、(信息程度高)、(标准化)要求高等特点。

13、运输提供两大功能:(产品转移)、(产品储存),目前常用的运输方式有海洋运输、(陆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运输、(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和陆桥运输方式,其中海洋运输按经营方式不同,可分为(租船运输)和(班轮运输)两种。

14、海洋运输在以CIF或CFR条件成交,由卖方安排运输时,其工作程序如下:审核信用证中的装运条款、(备货报关)、(托运订舱)、保险、货物集中港区、报关工作、(装船工作)、装船完毕、(制单结汇)。

15、公路运输特点是一种(机动灵活)、简捷方便的运输方式,在短途货物集散运转上,它比铁路、航空运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尤其在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中,其重要性更为显著,公路运输分为(直达运输)、(干线运输)和短距离集散运输三种形式,因此公路运输有“通外”和“送达”或“集散”的功能。

16、仓储的本质为物品的(储藏)和保管,但由于经营主体、仓储对象、经营方式和仓储功能的不同使得不同的仓储活动具有不用的特性,按仓储经营主体分为(企业自营仓储)、商业营业仓储、(公共仓储)和(战略储备仓储)。

17、不合理运输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末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

18、装卸搬运的特点:(均衡性与波动性)、稳定性与多变性、(局部性与社会性)、单纯性与复杂性。

19、所谓包装就是物流过程中为(保护物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铺助等物的总体名称,简而言之,包装就是(包装物)及(包装操作活动)的总称。

20、从包装的概念可以看出,包装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是保证(包装质量)的关键。

选择不同的包装材料,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商品包装)要求。

因此,包装容器的设计、制作过程,也就是对(包装材料)选择的决策过程。

21、包装防霉烂变质的措施,通常是采用(冷冻包装)、(真空包装)或高温灭菌的方法。

绿色包装又称环保包装,通常是指包装节省资源,用后可(回收利用),焚烧时无毒害气体产生,填埋时少占耕地并能(生物降解)和分解的包装,实行绿色包装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22、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他是物流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在物流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属于增值服务范围。

23、集装单元的实质就是要形成集装单元化系统,集装单元化系统就是由(货物单元)、集装单器具、(装卸搬运设备)和输送设备等组成的高效快速的、为物流也服务的我系统,集装有若干种典型方式,一般是指(托盘)和(集装箱)。

24、托盘的种类可分为:(平托盘)、柱式托盘、(箱式托盘)、轮式托盘、(特种专用托盘)、航空托盘等。

25、集装箱类型按所装运货物进行分类:(通用集装箱)、散装货物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开顶式集装箱、平台式集装箱、通风集装箱、保温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牲畜集装箱、汽车集装箱等。

26、集装箱按质量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集装箱三类,质量( 20吨)及其以上的为大型集装箱;( 5吨)以下的为小型集装箱;其余为中型集装箱。

27、分拣是指按照输送、(配送要求),把很多货物按(不同品种)、不同的地点和(单位)分配到所设置场地的作业。

分拣作业是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分拣的手段和历史发展历程可分为(人工分拣)、机械分拣和(自动化分拣)三大类。

28、自动分拣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分类装置、(输送装置)及分拣道口组成。

29、分类装置的种类很多,一般有推出式、(浮出式)、倾斜式和(分支式)几种,不同的装置对分拣货物的包装材料、包装重量、包装物底面的(平滑程度)等有不完全相同的要求。

输送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传送带)或(输送机),其主要作用是使待分拣商品贯通过( 控制装置)、(分类装置),并输送装置的两侧,一般要连接若干分拣道口,使分好类的商品滑下主输送机(或主传送带)以便进行后续作业。

8630、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其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

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31、(流通加工)是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32、(分拣)是在配送中心的全部作业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作业。

33、(航空运输)运输适用于体轻、贵重、易损、鲜活或急需的商品。

34、(供应链)是物流管理的外部一体化。

35、企业物流以(客户满意)为出发点,对物流全过程进行计划的实施和控制。

36、(物流一体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企业内的分割式管理。

37、、一致性是企业在多个物流作业中完成周期的(按时递送货物)能力。

38、统一分类、(统一计量)、统一品名和(统一编号)是仓库管理的基础工作。

39、根据(运输)和(储存)的具体条件和作业的需要,在正确估计和评价装卸搬运的使用效益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机械。

10040、配送中心的业务活动是以(客户订单)发出的订货信息作为驱动源。

41、客户服务最基本的三个方面包括可得性、作业绩效和(可靠性),客户服务不仅对本企业有利,而且对整体供应链的(增值)有利。

42、在陆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方式中运输成本相对较低的是( 水路运输),能够实现“门到门”运输的是(公路运输)。

43、物流信息的管理控制集中在对物流功能的(内部衡量),(订单处理)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物流信息的精确性是物流信息系统与实物作业系统的(一致性)44、决定物流企业竞争能力的是(物流信息)技术。

45、(一体化供应管理)模式是实现制造商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途径。

46、一个企业生产过程实质也是一个(物流)的过程,(销售物流)是指生产者至用户或消费者之间的物流,销售物流服务有四个要素,即(时间)、可靠性、通讯和方便性。

47、增值服务是在基本服务以外的特别服务。

因此是(特别收费)的服务内容。

48、企业之间的物资、信息和资金流动是指(供应链物流),跨国间的物资、信息和资金流动是指(全球物流),现代物流是一种以(最终客户满意)为出发点的服务,强调一切以客户为中心。

49、(订单处理)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目前决定物流企业竞争能力的是(物流信息)技术。

50、(采购流程)指有制造需求的厂家选择和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等物料的全过程。

51、物料需求计划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存货管理方法,一个企业生产过程实质也是一个(物流)的过程。

(包装)是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终点,也是销售物流系统的起点,销售物流服务有四个要素,即(时间)、可靠性、通讯和方便性。

52、采购管理科学化,首先需要规范采购作业的(行为模式)。

53、供应商管理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供应商的选择)和供应商的关系管理。

54、仓储是物流功能达到(利益均衡)的标志之一,仓储是直接影响物流系统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55、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不均衡、不同步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就需要进行调整,即生产的产品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保管)才能和(消费)相协调。

56、库存控制的目标是在库存过多和库存过少之间(获得平衡),使库存量(合理化)。

但由于货物的性质不同,因此应采用与之相应的(出库方式)。

一般出库方式分为(先入先出)方式和(后入先出)方式两种。

57、配送管理的范围是(运费控制)、仓储与包装、(顾客需求预测)和库存控制)。

58、从原材料采购与(运输)到产成品配送的所有物流的活动及相关的信息与(控制系统)的物流管理模式是一体化的物流管理。

59、社会物流(GB):企业外部物流活动的总称。

社会物流包括企业向社会的(分销物流)、(购进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也称之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

60、在物流成本的控制过程中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将与物流相互联系的各项业务环节组合成统一的整体,并将(计算机)运用到企业物流成本的(综合控制)中,从系统整体出发,(互相协调)为客户)、本企业内各部门提供最佳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61、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分为五部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

62、生产物流(GB):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63、物流管理信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物流系统只有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销售反馈信息和配送货物跟踪信息,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64、在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中,一方面要重视新的信息技术(如INTERNET)的应用,提高信息技术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的互动,既要根据自己的物流管理流程来选择适合的(物流信息系统),也要通过物流信息系统来优化和再造自己的(物流管理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