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银砖典藏版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银砖典藏版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银砖典藏版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晋代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唐代韩滉《五牛图》;唐代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清代郎世宁《百骏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银砖典藏版,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再次呈现。

规格
《洛神赋图》111X43mm
《唐宫仕女图》117X36mm
《千里江山图》162X26.5mm
《清明上河图》162X26.5mm
《韩熙载夜宴图》162X26.5mm
《五牛图》150X26.5mm
《富春山居图》162X26.5mm
《百骏图》162X26.5mm
《汉宫春晓图》162X26.5mm
《步辇图》111X43mm
铸造厂
南京造币有限公司
参与制作
童友明
材质
Ag.999
发行背景
建国65周年华诞,响应国家国宝再造工程计划的号召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多处,大多为宋代摹本)相传是根据曹植的同名文学作品采用连续图画形式画成的长卷。

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

以“美人香草”爱情的抒发展示作者的政治追求,本是自屈原的《离骚》之后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曹植的《洛神赋》正是政治斗争失败以后情绪的传达。

《洛神赋图》画出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上的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阎立本《步辇图》
这是一幅历史画。

它反映唐代初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公元七世纪,地处我国西南的吐蕃(今西藏地区)开始强大兴盛,其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是个“骁勇多英略”的领袖。

贞观八年(634年),他
遣使臣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向唐王朝求婚联姻,唐太宗李世民答应了他的请求,决定将宗室女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

贞观十五年(641年)春天,松赞干布派相国禄东赞到长安来迎接文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则派礼部尚书江夏王宗室李道宗陪同文成公主进吐蕃。

文成公主除了带去很多中原地区的文化典籍外,随行的还有许多各种行业的工匠,对于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唐王朝和吐蕃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相处。

韩滉《五牛图》
《五牛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麻纸本,纵28.8厘米,横139.8厘米,无款印。

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滉。

韩滉 (723-787)〔唐〕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师休之子。

那时,韩干以画马著称,韩滉以画牛著称,后人称为"牛马二韩"。

《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

中国古代仕女众生像,“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著称,《唐宫仕女图》展
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众生像。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过
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它们所表现的贵族
妇女生活情调,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
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

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
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
无款,据卷后蔡京题跋知系王希孟所作,现藏故宫博物院。

作品以
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

景物繁多,气象万千,
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
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

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
山水的秀丽壮美。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以北宋都城汴梁的汴河两岸清明时节景象为题材,
表现了北宋末年承平日久、繁荣昌盛的社会生活。

全图采用全景式
构图,以自然景观作为分隔,大致可分为郊野、汴河、街市三大段。

首段描绘郊外田野风情,人烟稀少,小桥流水,商旅行于村道之上;随着巨大漕船和虹桥的出现,人物活动渐次丰富,房舍街道鳞次栉比,拥挤的人流、五行八作的细致描摹则使画面达到了高峰;随着汴河在画面上的消失,全卷进入了城市的繁华街巷,但画面所表达出
的情绪已渐趋平稳、静谧,进入城门不久,全卷便戛然而止。

画卷
犹如一首优美的交响曲,起伏跌宕,动静结合,长而不冗,实为作
者长期深入生活而最终形之于笔墨的艺术结晶。

此图最为珍贵之处
在于它详尽地记录了当时的真情实景,与文献记载大多相符。

明代
李东阳在《清明上河图记》中这样写道:“所谓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

而笔力简劲,意态生动,隐见其殊形,向背之相准,不见
其错误改窜之际。

殆杜少陵所谓…毫发无遗憾‟者,非昼想夜思月累岁积不能到,其亦可谓难矣。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
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
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
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前段称《剩
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
故宫博物院。

2011年5月18日,《剩山图》点交仪式在京举办,
于6月1日在台北故宫与《无用师卷》合展。

仇英《汉宫春晓图》
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缤妃生活。

清代
院画家作过多本,无非是借皇家园庭殿宇之盛以骋其华缛藻丽之笔
罢了。

图中人物发型服装皆为汉代式样,但宫室、家具的形制皆是
明朝的。

全画构景繁复,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
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

除却美女群像之外,复融入琴棋书画、鉴古、莳花等文人式的休闲活动,诚为仇英
历史故事画中的精彩之作。

郎世宁《百骏图》
目前保留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他以
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
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

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

《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发行背景
恰逢祖国建国65周年华诞,响应国家国宝再造工程计划的号召,《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以白银完美重现,这无疑是中国2014年最受国人瞩目的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事,也是文化传承的一大盛世,各大新闻媒体争相全程报道。

本着挖掘国宝,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华夏文明的宗旨,从筹备到公开发行整整耗时2年,之所以耗用这么长的时间,主要是工艺异常复杂,如何才能把这样一幅幅篇幅均在5-6米长、流传千古的国宝神韵分毫不差、以1:10精准比例完美呈现出来,确实需要一番功力,所以这一次国家也是不惜重金,力邀中国印钞造币领域的顶级造币大师童友明共同参与其中,首次攻克了在厚度为2.6毫米的国库纯银上实现1.2毫米高浮雕立体效果的技术难题,这才首度在999纯银上完美复原,高浮雕效果立体逼真,非常有中国山水画的层次、水墨感,彩画极度逼近原画,可谓极具神韵,开创了国宝名画与纯银雕刻完美融为一体的先河。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原作按比例完整再现在1公斤白银上,甚至是山水中的一草一树,人物中的一举一动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几乎完全达到原作的至高境界,堪称当代珍品.
发行价:1580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