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阅读展示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骆驼祥子》作者概况、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培养学
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探究阅读、研究阅读原著,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祥子的辛酸人生,了解旧中国的黑暗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理解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教学过程:播放骆驼的图片,简介骆驼特点,导入《骆驼祥子》
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21天不吃不喝依然能够行走自如,生存的能力特别强。
有一个人拥有和骆驼一样的生存能力和特殊本领,他就是——祥子,骆驼是他的外号。
他也是《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主角。
大家已经读过这部小说了。
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阅读成果。
说不定,在展示过程中,大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请我们这次活动的主持人
主持人: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部小说的作者——老舍先生。
那位同学说说你对老舍先生的了解。
生: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老舍是他最
常用的笔名。
满族。
北京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主持人:《骆驼祥子》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
它标志着老舍小说的成熟,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
主持人: 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
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
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主持人:为了谋求生路,祥子来到了城市中发展。
他的主要经历是拉车。
为什么小说的题目是“骆驼祥子”而不是“车夫祥子”?大家各抒己见,看谁看的仔细,说的
精彩。
生:小说中写到,祥子被大兵抓走后,在逃回时带回三只骆驼,换了三十五块大洋,后来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祥子便有了骆驼这个外号。
生:祥子像骆驼一样有着坚韧、顽强的生命力。
生:车夫祥子太普通没有特点。
主持人:大家说的很好,原题不仅表现了小说中的一个情节
(祥子被大兵抓去,车子没了,他牵回了几匹骆驼。
后来,这件事不小心被人知道了,于是他就有了“骆驼”这个外号。
),还特别突出了祥子拥有骆驼一样的顽强生命力的形象,突出表现了作者对这一品质的肯定。
而用“车夫祥子”只是表明祥子的职业,并无特殊意义。
主持人:为了突出祥子小说中还写到哪些人物?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生:祥子、虎妞、刘四、曹先生、高妈、老马和小马、小福子、二强子、孙侦探、杨
太太……
刘四爷:霸道残酷的车场主,他赶走了虎妞,酿成了虎妞和祥子的悲剧。
虎妞:泼辣、有心计。
她的引诱、骗婚、难产而死一步一步加深了祥子的悲剧。
曹先生:为人温和、热心帮助祥子,却无法挽救祥子的悲剧。
孙侦探:他抢走了祥子的买车钱,直接粉碎了祥子的梦想。
小福子:她是祥子最后的温暖,但她的自尽也彻底将祥子推向了堕落的深渊。
二强子:他的嗜酒嗜赌使他家破人亡,直接导致了小福子的自杀,也间接加深了祥子的悲剧。
老马小马:他们流落街头的惨况让祥子看到了将来的自己,信心和梦想都有所动摇。
杨、夏太太:她们的丑陋行为影响着祥子对梦想的追求。
主持人:小说为了表现祥子为我们展现了哪些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生:小说为我们展示了祥子的三起三落
课件展示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主持人: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祥子怎样的性格特点?可以按文章的顺序说说最初祥
子的性格特点?
生1:祥子生命的顽强坚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的不懈追求。
一开始,祥子辛辛苦苦攒钱三年买了一辆新车,结果被大兵抢去,险些丢了命。
但是祥子并未放弃这个理想,他继续努力,拼命赚钱,刚要够买一辆车的时候,又被孙侦
探将钱骗取了。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买车的理想。
虽然是在虎妞的帮助下买的新车,但也是祥子坚持的结果。
从中,我们也可见到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他坚韧、顽强的生命力。
主持人小结:最初时的祥子勤劳善良、忠厚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注重信用和讲义气,有积极进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甚至可以说是个完美的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代表。
可是这样可爱的祥子后来却不可爱了。
后来,他不可爱的表现
你也举举例子吧。
生:不肯努力拉车,甚至讨厌拉车,放弃自己的理想。
生: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骗,借钱都不还。
为了60元钱,出卖阮明,信用低到租不到一辆车;就算是做婚丧事里举旗的,也不愿出力,甚至懒到占老弱妇孺的便宜。
自甘堕落。
主持人小结:这时候的祥子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最终成为一具行尸走肉。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祥子前后产生这样大的变化?
生:黑暗的的社会环境逼迫祥子走向绝路,比如:大兵抢他、侦探骗他、虎妞逼她、刘四爷压榨他等等。
这些人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或者阻挡了祥子追逐梦想的脚步,展现了当时人吃人的黑暗社会现实。
生:祥子没有坚定的立场、自私、固执这些性格决定了他走向堕落的命运。
主持人:作者老舍正是要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主持人:面对祥子最后的堕落,老舍在最后一章中这样写:课件展示
他的命可以毁在自己手里,再也不为任何人牺牲什么。
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
入了秋,祥子的病已不允许他再拉车,祥子的信用已丧失得赁不出车来。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
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第二十四章
主持人:我们请老师帮我们解读一下这段话。
师:这部小说中的祥子自始至终都是个利己的个人主义者,不同的是前期只是“利己“,保有善良的人性,后期是纯粹自私利己,堕落了人性的行尸走兽。
这部书表达了
老舍先生对当时黑暗社会和个人主义行为的批判对像祥子一样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怀。
主持人:课下我们好多同学写出了这本书的读后感,谁想到前面读一读。
谁来说说同学写的好在哪里?
主持人:黑暗的旧社会使祥子走向了堕落,假如祥子生活在今天,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读一下他写的文章。
主持人: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我们今天的交流展示就到这里,请老师为我们的
交流展示作总结。
师:同学们课堂上的精彩表现确实让我吃惊不小,可以看出课后你们一定花了时间和精力,认真的查阅资料,仔细的通读全书,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孩子们的进步和努力,让我对名著阅读教学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勇气,我相信,同学们只要坚持不懈的读下去,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提高,让书香满校园,让名著陪伴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