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于物流园区模式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研究_李玉兰
基于物流园区模式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研究_李玉兰
药、设备、设施等,与在经济领域里有效地使用资源以
为发展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我国也在事故多发 取得最大的利润,这二者之间原理是相通的。这种精
区开展了大型储备物资设施的建设。如云南省救灾 确释放能力意味着能够对军事行动所需的后勤资源
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完成,这是目前中国已建成的规 进行精确计算和智能控制,能够精确地把握保障对象
了结合军民一体化应急物资储备,基于物流园区管 库的管理模式不同,单一仓库更加重视商品的储存
理模式的应急仓储管理,从管理模式、受众对象以及 保管,基本不提供商品运输;配送中心重视的是商品
资金调配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讨论。
流通的全方位功能,同时具有商品储存保管、流通行
一、仓储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
销、分拣配送、流通加工及信息提供的功能。 3. 物流园区模式
地震”以及近几年的海上石油污染等诸多社会公共 助,走军民一体化之路。这一方面美军在两伊战争、
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矿井事故、化学物品泄漏等,逐 阿富汗战争中给出了良好的学习榜样。外军普遍认
渐暴露出我们对应急管理技能的缺乏及其在应急处 为,在军事领域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武器装备、弹
理和救援过程中实际应用的问题[11-12]。
大力投入,投入和产出比效率其实是非常低下的,不 流转,所以物流园区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选址时考
利于地方经济的循环发展,这种形式下孤立的配送 虑的条件非常复杂。如果园区选址合理,就可以有效
中心本身很难生存下去。根据科学发展观,如果从长 降低运送及管理成本,促进生产和消费流量的协调
远考虑,把民营经济和市场管理模式纳入到应急物 与配合,从而较好地保障整个物流园区的协调发展。
李玉兰 1,2,刘永军 2,葛振忠 2
(1. 天津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072;2. 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物流系,天津 300161)
摘要:为降低军队物资采购及储备管理成本和提高应急储备物资使用效率,提出了军地一体化应急储备物资综合管理
模式。在军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为发展地方经济、降低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集成应急储备仓库与地方企业物
无论是传统的生产管理,还是当前发展的供应
物流园区是当前国内许多省市为发展经济、创建
链管理,仓储管理均追求货物安全、库存准确、货品 区域物流集群管理而大力发展兴建的大型仓储加工
收稿日期:2012-01-18 作者简介:李玉兰(1974- ),女,山东寿光人,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军事交通学院讲师。
1. 单一仓库模式
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在应急事件中物资处理方面
单一仓库模式下仓库主要分为储存仓库与流通
的一些不足,如救援物资的采购成本、仓储管理和物 仓库。储存仓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长期保存物品,并
资调拨管理等方面,还没有紧随新的运输技术、管理 以保护物品的品质使之不受风雨侵袭为任务。储存
技术、管理模式的变化而变化。部分管理仍采用旧有 仓库着重于仓库本身的收入与成本,但如果片面追
种界限,充分利用我军物流资源,为应付突发事件、 区选址时就要考虑为当地应急服务的便利性、军队
实施大规模投送创造条件。
服务的适宜性以及市场销售配送的可行性依次而排
然而,如果只是进行针对低频率的应急事件以 序。无论客户是哪种,都是货物从生产厂至用户的中
及相对稳定消费的军队应用,那么可能需要政府的 间贮存据点,通过集中和分散物资来快速促进货物
根据前述,以应急储备为核心的物流园区中的
的物资储备,以物流的速度取代物资的数量。这一模 配送中心服务对象主要有军队以及相应一些因应急
式的实施,可简化军事物流体系,实施扁平化管理; 灾害发生而形成的客户之外,还包括为当地经济建
搭建分布合理、运转快捷的物流配送网络;打破军兵 设服务的客户。也由于存在这种双重服务性质,在园
流中心,形成物流园区型一体化综合管理。此外,以政策、税收等软环境和交通、电力、通信等硬环境的改善吸引企业入
驻,并用军事物流服务标准来为企业服务,创新性地构建出多方共赢的军地一体化应急物资储备的物流园区管理模
式。
关键词:军地一体化;应急物资;储备;物流园区
中图分类号:E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47(2012)01-0060-04
第 32 卷第 1 期 2012 年 3 月
西北工业西大北学工学业报大(学社学会报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TTY(Social Sciences)
V第ol.3322 卷No.1 Mar.2012
基于物流园区模式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研究
模最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该项目占地达 108.8 亩, 的需求以及后勤补给的类型、数量和流向等实时信
总建筑面积达 2.6 万平方米,可存储包括单帐篷、棉 息,能够实现战时军用物资的快速投送,从而确保后
62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第 32 卷
勤力量以“适时、适地、适量”的方式进行释放[13-16]。 由于应急事件发生的频率低,应急物资储备长
施。现代物流园区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 灾物资储备库”正式开工建设,储备库占地约 158
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作为综合的 亩,主要功能为储备救灾应急物资,包括食品、棉被
一体化大型仓储、加工基地,具有远超配送中心的服 衣物、纯净水和净水设备、医疗物资、帐篷等,其中储
务能力,能够辐射更大、更广的区域,集成了多种相关 备帐篷 5 万多顶。另外,部分市县地区也开展了不同
第1期
李玉兰,等:基于物流园区模式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研究
61
基地。作为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包括配送中心、 帐篷、活动板房、衣服、棉被、救生衣、应急包、睡袋、
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 折叠床和移动厕所等多种物资,能满足紧急转移安
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 置 70 万人的物资需求。2010 年 4 月,“成都中央级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良好的发展,应对重大 完好、作业及时、运营高效、成本最低的目标。根据发
公共安全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对于危害社 展形式,当前的物资储备管理主要有单一仓库模式、
会安全稳定的反恐事件处理也越来越得力[1-4]。然而, 配送中心模式及物流园区模式等[9-10]。
尽管在应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仓储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过高、采购量大、易腐易坏 生产、储存、配送目的的仓库。
物资难于进行储备等特点。这样就使部分地方政府
2. 配送中心模式
不愿进行建设或只是建设储备小部分物资的储备仓
配送中心也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模式是指按
库,不能为所辖区域居民提供较完善的应急储备物 用户的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进行分货、配货工作,
系的运作。在这一层面的管理模式下,如发生国家间 散、功能单一、综合补给能力差、自我防卫能力不强。
战争、大规模区域的自然灾害、大范围的公共卫生问
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就后勤力量的功能构成
题等,物资供应对象不仅包括受灾人员,还包括全部 而言,为了适应陆海空诸兵种在陆、海、空乃至太空
救援人员;地方政府层级的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小范 的各个领域进行的作战行动,后勤力量也必须进行
资保障机制。目前仓储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生产 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包括进货、存储、分拣、
领域,分放、配装、送货过程,特点是小批量、小范围、
却少有单独分析[5-8]。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创新地提出 多品种、短距离、直接面对客户。配送中心与单一仓
资储备建设之中,就可以在军队物资及应急储备物 影响物流园区选址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安全条件、公
资的一体化管理基础上,提高地方经济效益,降低管 共安全条件、交通条件以及辅助性基础设施配套等。
理成本。以物流园区模式,引入地方各种经济形式的
由于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为军队提
物流中心,集成军地一体化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加工 供物资服务,所以可以政府支付形式为基础建设方
的模式,造成了在提供应急救援时的不及时、不充分 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将可能导致物流系统成本的
及不完整的情况,或过度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
急剧上升,造成生产企业的利润降低;流通仓库是生
应急事件的特点是发生时间突然、频率极低、波 产企业以科学的需求预测为基础,为了达到促进销
及范围大、发生事件的种类众多,这就造成应急物资 售和提高服务的目的,以缩短时间为目标进行加工、
援都需要物资储备。从应用规模来看,应急物资储备 适应现代化高科技局部战争的要求。同时可以看到,
的管理包括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三个层次。处于最 我军的军事物流成本仍占物资总消耗价值的 20%~
高层次应急物资储备的是国家物资储备,以国家和 35%。后方仓库通常用于储存和保管物资,是坐等上级
中央政府的身份来直接管理和控制应急物资保障体 调拨和部队申请的被动模式。后方仓库通常布局分
围的自然灾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及区域反恐等事 多维立体布局,后勤保障网络必须由单一的平面网
件,在这些情况下同样需要生活物资及通信等相关 络转变为地面、地下、水上、水下和空中乃至太空的
物资。物资供应对象包括了参与救援的军队、平民 多维立体网络。
等;企业层次的应急物资储备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主
3. 基于物流园区模式的应急仓储管理的提出
特殊条件下发生的物流活动,与一般物流相比,具有 方物流,为当代的商品流通形成极大的助力。在这一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更高等突出特点,积极探索应急 物流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
物流与军事物流的运行规律,降低管理成本及采购成 和方法都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相比较而言,我军后勤
本,建构一体化的大后勤管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普通市场
期不使用必然会导致成本高企,地方政府很难负担,
这也是应急物资储备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然而,如 果能把不常用的应急物资储备供给军用,主要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