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武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 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 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 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 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 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 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 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振撼人心的 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 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邱小芹
• 人不管怎样自己必须要有志气,要有报复 有理想,苏武留在匈奴十九年,在苏武周 围有着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的屠刀,有 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亦敌亦友 的李陵声泪俱下的劝降· · · · · · · · ·
廪食不至,他将野鼠与草实咽下,铸 就他对大汉永远的忠诚。朔风猎猎,他挥 舞旌节,富贵荣华被他抛到脑后。在那沙 尘与风雪齐作难的北海荒漠上,苏武用他 并不高大的身影坚守自己对大汉的眷 恋。 ——姚卓然
贺情 •
不忘初心
苏武做得很对,即使回到汉 朝并非昔日的国土,但他依然 有着一颗初心,有着让人敬佩 的意志。所以不能忘了最初的 方向,勿忘初心才能渐行渐远!
彭兴阳
十九年的坚守
• “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我 想这便是他活下去的支柱,也是他心中的 那份坚定的信仰。有信仰的人才是真正强 大的人!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 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 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 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烈,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将 “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 深处。 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 “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 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 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 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 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 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 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 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 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 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 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 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 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刘杰
• 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 在漫天风雪中且歌且行,把那光秃秃的旄 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 记千古的悲歌;他用勇气,忘却了荣华富 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 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 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刘家琪
•
随心
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青春是 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 • 我最佩服的是他的随心,他可以跟从自 己的内心,不被世俗所污染,不被死亡所 屈服-------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 己者容。苏武跟从自己的内心,甘愿献出 自己的生命而不让祖国受辱。对于死亡都 不怕何惧十九年孤独!
人活世上,他的主要价值有两类。要么是实现社会 给予他的身份的价值,要么是实现自己认定的一种适合 人类普世价值观的一种价值。大多数人止于前者也便足 矣。然而后者在我看来,更值得钦佩。 这种价值有时是一种信条,譬如佛祖普渡众生;有 时是一个理想,譬如曼德拉实现南非和平过渡;有时是 一个使命,譬如苏武誓死维护国家尊严;有时是一种态 度,比如每天向朝阳致敬。当他们设定一种价值实现的 方式并为之矢志不渝地去做时,就值得过这一生。苏武 亦是如此,他作为使者出使匈奴,抵挡住诱惑忠心于自 己的国家(这种价值选择还算正向吧,如希特勒那种就 直接从动机上否决了),也最终完成了使命。于国家无 愧,于自己无憾。就是时间长了点,花了十九年。但反 过来想,历史上多少疯狂的事花了何止十九年!从这个 角度来说,苏武十九年的坚守是值得的。 ——邓涵朵
田雨Biblioteka 十九年的守望• “人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是一个诗人所 说。可苏武却是生活在牢笼和黑暗之中, 当他站在光明之下时,所获得的价值却无 法等同于自己在黑暗中所失去的, • 我很佩服他,却又为他感到不值! • 十九年的守望换来的却是无尽的遗憾!
刘劲剑
忠又如何
人生一场,要么平凡一生,要么惊天动 地。既然选择了官场,那就得为此而奋斗。 虽说奋斗的前提得是忠君爱国,但此君此 国也得值得你去忠。 最后,老来还朝,十九年的坚守换来的不 过是钱二百万,官典属国。此朝无望!苏 武空忠!
不值。1、虚度光阴。人间风情无数,他 却独自在北海边成就凄凉,便是一生又何妨? 2、无处施展。最终的美是要留给世人的,他 所做应在社会之中,他所成就得失,皆应回到 世人之中。3、愚昧。仅仅为了别人的生活是 不完整的,尤其是自己也并未有价值。4、假 性情。我反倒以为李陵是真人,能称颂时则称 颂,忠义时亦忠义,背叛时亦背叛。他的心中 有自己的真理,并且一生叱咤也在践行,无愧 英雄之后。(所谓背叛,哪里存在呢?只有臣 子的离去叫背叛,君主呢?)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 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 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 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 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 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 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讨论值不值得,重利的人 说不值得,重义的人说值得。 花开花谢,云卷云舒,你问他为春天绽放是 否值得,多么值得。 ——陈寒雨
黄德馨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回日楼台 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 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去时,强壮以出, 百人俱从;回时,须发尽白,伶仃九人。 十九年风吹雨打,生死浮沉,是惊人的意 志、不屈的精神和对国家深沉的爱支撑着 苏武一步一步走回来,回到他的祖国,他 的故乡。
不再是水波万顷的豪壮,也不会是天朗气清的 欢愉,一望无际的湖水,流淌了多少苦恨与衷心。 四处望去,陪伴他的也许只有那一群羊,还有, 一片孤寂。扣押粮食,匈奴人不过只是小看了一 颗壮士的心。一寸寸草食,一支支野鼠,是忠义, 更是坚守。昔日神圣的节杖,而今也不过成了牧 羊的工具。但,那是苏武的使命,那是大汉王朝 赋予的使命!早晚操持,是日复一日的坚守,更 是衷心的诉说。任节旄尽脱,凭匈奴谗言,心在 长安,就绝不会降于匈奴!一根根飘零的节旄, 是壮士之苦,更是忠臣之 心。 ——曾彧
曾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看到一句话: “一个不成熟的人愿意为理想悲壮地死去,而 一个成熟的人愿意为一个理想谦卑地活着。” 我想这大概是对苏武最好的诠释,而苏武也恰 是这句话的最好体现。我更愿意相信古时的人 是单纯的,他坚持着自己的操守,臣为君死, 子为父死,也终为其付出自己的后半生。我认 为至少就这里而言,苏武是值得我尊敬的,他 拥有我所不具有的一种坚持和笃信,拥有一种 成熟的气质。 ——杨卓熠
鲍厚霖 “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纵然十九 载光阴蹉跎,却将他那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的绝 唱,因为他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朔风凛冽,他 有那满腔热血。孤苦无依,形影相吊,他有明 月与清风。他在荣华富贵与坚守自己的信仰中 选择了后者,并且成功地做到了他的选择,本 身来说,这就已经达到了最好的境界。
塞北的风吹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吹弯了百 草的腰,吹折了百树的枝,却吹不走苏武的一片 忠心。然而苏武的忠心就是最触动我的地方。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一 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寒沙衰草。苏武擎一支汉 节睥睨权贵,毫不犹豫地迈向茫茫大漠。他用自 己的一片忠心丈量着汉节的长度,用寒风中的沉 默展现着“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铮铮铁 骨!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苏 武早有以死报国之心,何苦要你卫律李陵来劝说归降? 你可能认为投降是好,得以养精蓄锐后以报国。可你看 看李陵呢?空余报国之心,只能效穷途之哭。苏武心中 所有都是对国家的眷恋。对民族的忠诚,他让这片贫瘠 的土地开出了花儿。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 饮血饥充毡,牧羊北海边。”你要是问苏武这十九年苦 不苦,他一定会说苦;但你要问他后不后悔,他一定不 后悔。因为他的一片忠心告诉我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包雨睿
论苏武
喻倩
• 若用值不值得来衡量一个十九年来遭受了 孤独,寒冷,饥饿却一直支撑到最后的人 未免显得太过肤浅。
邓罗祥 良禽择木而栖
• 黄石公说:“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 则谋士叛。”武帝已经不再是年轻时那个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明君了不值得苏武去 效忠!
邓丽娟
• 值与不值,单看个人的价值观,在我看来 坚定不移的为国家为民族,维护了国家尊 严都值得,正如于谦在《石灰吟》“生当 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双眼在泪水的氤氲中透着点点闪亮, 闪烁着一个老人在被磨难粗糙地打磨后仅 剩下的光亮。多少次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徘 徊,终是不舍离去,思念那远在千里之外 的王朝。即使是这一刻,即使是站在宫门 之下,也是那么的不真实,如同多少次梦 魂回归的场景。他颤巍巍地伸出硬如树皮 的手,脸上不知是欣喜、释然,还是不敢 相信而绷紧。在手触到宫门的那一刻,他 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微翘了,眼角终于滑下 一滴清泪。是的,他回到故国了。心安即 是家。他回家了才能够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