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瓷器专讲
主讲人:艺术设计王浩
各位同学好,中国有两种物品在世界上最为闻名,一个是丝绸另一个就是瓷器,这次我为大家讲的就是瓷器。
课件一:中国与瓷器
课件二:提到瓷器就不得不讲一下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
早在东汉时期的昌南也就是现在的景德镇古人就已经建造窑坊烧制瓷器,东汉时烧制的瓷器叫做原始青瓷与现在的瓷器还不相同,唐朝时改进了制瓷手艺制出青白瓷,在十八世纪以前欧洲还没出现瓷器所以中国的瓷器大受欢迎。
课件三:陶瓷是以瓷石和瓷土也就是高岭土为原料,关于制瓷的过程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这一步之前还有选择瓷石和磨制一步,选料之后就是拉坯,拉坯最考究匠工的手艺不能轻也不能重,拉好坯后就要进行晒制,如果要进行釉下彩创作在这一步之后就要进行一些艺术创作,然后进炉烧制。
这是制作陶瓷的简略过程。
课件四:中国瓷器的发展是由萌芽到成熟然后走向繁荣,瓷器的发展经过了非常重要的四个朝代唐代宋代和明清。
课件五:我只挑几个讲一下,先讲宋代
课件六:宋代有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按体系分又分为青瓷,白瓷,黑瓷三个体系我们着重讲一下青瓷体系。
课件七:青瓷体系以汝窑,哥窑,龙泉窑也就是弟窑和钧窑制作
最为精致。
哥窑和弟窑是章生一和章生二兄弟两个主管,其中哥窑的冰裂纹瓷器最为出名,瓷器通体开片,开大片为“冰裂纹”,开细片“鱼子纹”,极碎为“百圾碎”,若裂纹呈黑、黄两色,则称为“金丝铁线”。
其中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在浙江龙泉地区,有章氏兄弟二人擅长烧瓷。
人们把他们的瓷窑分别称为哥窑和弟窑。
有一天,弟弟出于忌妒的心理,趁哥哥刚刚烧好一窑瓷器回屋休息的时候,将冷水泼进瓷窑。
过了些时候,哥哥从窑中取出瓷器,一下就惊呆了,因为每件瓷器的表面都有很多裂纹。
没想到,坏事变成了好事,人们觉得这些裂纹不仅不影响使用,还有一种装饰美,于是这窑瓷器卖了比往常更多的钱。
这只是一个传授,真实性有待考察。
课件十三:接下来讲下一个朝代,明代瓷器。
我国陶瓷工艺经过宋代的普遍发展后,在明代又进入一个新阶段,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改变了唐宋时期流行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改以绘画为主,主要有青花,五彩等技法。
明代不得不谈到景德镇,在明代景德镇已成为产量最多规模最宏大的瓷都,明代官窑瓷器开始用年号做款,用吹釉代替了原先的蘸釉。
景德镇包括官窑和民窑两种。
在明洪武三十五年,开始在景德镇珠山设“御器场”。
一种是皇室使用的称为钦限瓷器由民窑生产,另一种是供皇室欣赏的瓷器称为部限由官窑生产。
课件十四:这是供皇室观赏的部限瓷,造型非常别致,用料考究课件十五:这是供皇室日用的钦限瓷,与部限相比就比较粗糙,所以说官窑民窑各有特色,我找的这几幅图都属于明青花,青花属釉下彩先画后烧,他出现在元代至明代发展兴盛,(元青花罐,明青花葫芦瓶)明代青花与元代相比蓝色色彩更丰富,纹饰更多样。
课件十七:明青花在明代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由兴转衰,跟当时的社会经济有很大关联。
第一阶段是明初永乐,宣德的青花瓷,胎质坚细洁白,釉色晶莹厚润,青料使用了由南洋进口的苏麻离青,这种原料含锰低含铁高,青色重的地方或黑点的晕散状况,这一时期的青花纹饰豪放自由,深浅层次变化丰富。
课件十八:第二阶段是成化至正德年间,这一时期使用了国产的“平等青”,青花与永乐宣德青花相比胎薄釉细,色彩浅淡柔和,器形小巧轻盈。
课件十九:第三阶段是嘉靖,万历年间,由于社会经济原因,青花料改用蓝中泛紫的“回青”,青花瓷较前两阶段相比,花纹堆砌,画法粗略。
课件二十: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下,明代的青花加彩,青花加彩又分为斗彩和填彩两种,它是由青花釉下彩和各色釉上彩结合先后两次烧制而成,(釉上彩的烧制方法和釉上彩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经历了两次烧制)。
左边这幅是斗彩,是先用苏麻离青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地方加以彩绘,形成了上
下斗合,称为斗彩右边这幅是填彩,填彩是釉下彩,是先在胎上用苏麻离青画出花纹轮廓,然后再轮廓内填以彩色釉料。
课件二十一:在这一时期除景德镇瓷器
课件二十二:清代的瓷器种类最为繁多,可以说是吸大家之所长,有釉下彩,釉上彩,素三彩,几大种类,(缠枝花卉纹撇口瓶,清代釉里红龙纹鼻烟壶,清代釉下三彩笔筒,釉下五彩松鹤瓶)(五彩红黄翠紫绿,嘉靖釉上五彩,清代珐琅彩花卉纹小瓶,清代粉彩鸳鸯戏水大盘)(清代道光素三彩狮钮寿字壶,乾隆时期素三彩对狮,眼睛能够活动市场拍价86万)。
课件二十八:其中我介绍一下珐琅彩和粉彩,珐琅彩瓷器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珐琅彩瓷器的前就身是景泰蓝,也就是所谓的“画珐琅”。
它兴起于明代,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掐以铜丝,再填上红、黄、蓝、绿、白等色釉烧制而成的工艺晶。
珐琅彩的彩料还有“洋为中用”的成分。
其中许多化学成分证明珐琅彩是由外国引进的,由此更可见康熙帝国时中外文化与贸易交往的盛况。
,没有相同的两件珐琅彩。
素胎入宫时都由宫廷画师自行选择绘画图案,因此每件珐琅器都单独绘画,珐琅彩被称为“古月轩”瓷,然而传世珐琅彩中并无一件署此款,“古月轩”也成为了珐琅彩高贵身份的代名词。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
画工精致。
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
课件二十九:粉彩传承了明代斗彩的技法采用釉上彩,粉彩也叫“软彩”,之所以将其称为“软彩”,为的是与硬彩或称之为古彩的“五彩”相区别。
粉彩与五彩、斗彩瓷一样,属于彩色瓷中的釉上彩瓷,但又与五彩、斗彩有所区别。
粉彩的发明改变了我国以五彩、斗彩为主流的彩色瓷,基本上都是单线平抹或者色彩平涂的手法来处理画面,很少采用绘画的手法来装饰的局面,可以用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来形容粉彩。
课件三十:关于瓷器的知识我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