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形势下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浅谈

当前形势下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浅谈

当前形势下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浅谈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头,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行深化,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远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我们仍要根据国情和当前形势,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我们的改革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难点、重点: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回顾中国30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主
要是延续了东亚(主要是日本)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全球金融危机到时西方国家需求总体疲弱,而实体经济薄弱,虚拟经济主导的高消费、高福利、高负债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暴露无遗,西方先进经济体制现代化进程其实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和潜在危机。

在全球经济形势和金融格局出现变动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不可能复制西方的已有经验,目前发展模式下的突出矛盾又要马上解决。

这让其成为当前改革难点之一。

二、政府转型的高难度。

政府在中国经济中长期具有支配地位,从
中央到地方形成“GDP-地方財政-政績"的评价导向。

经济发展的方向、经济资源的配置,基本上是由政府決定,城鎮化进程、重大投资项目,也是由各級政府控制。

地方政府角色混淆,既是经济政策制定者,又过多地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者,造成投资过盛、房地产泡沫等诸多问题。

因此经济转型的前提是政府必需要向以管理、监督,完善市场体制的角色转变。

这其中又会遇到资源分配、发展观念、税收机制的转型,难度不是一点点。

三、缺乏完善的制度。

中国在设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改
革进程中,制度方面存在脱节与滞后性,在重要经济领域没有一套完善、公平、公开、法制化的市场制度相配合。

另外要想从“国富”向“民富”转化,就需要制度取得突破。

制度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步建立完善的,所以制度的改革是一项涉及社会改革、经济改革的复杂系统性工作。

四、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回顾30年的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指
标全线飘红,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尽管经济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深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困难:一是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二是粮食稳定增产、农民稳定增收的压力加大。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加大。

在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

这些都给进一步经济改革和平稳发展带来巨大阻碍。

五、社会改革是当前的重点。

如果社会改革不能突破,经济改革也
会停滞不前。

因为经济改革大面的东西基本上都已经有了,怎样深化经济改革需要通过社会改革推进。

“十二五”提出要建立一个消费社会,建立消费社会你不能老是依赖出口。

如果没有社会改革就不可能建立消费社会,因为消费社会跟社会政策关系很大,
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房地产等等这些都是社会改革的范畴,这些领域改好了中国才会进入消费社会。

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差不多就是通过破坏这些社会保护机制来达到经济高增长,从而种下了社会不稳定的恶果。

改革难不等同于不改革,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尽管我们目前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仍要发挥全国人民的智慧一起将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一起创造和谐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