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汇总) (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汇总) (3)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汇总)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夜空中的彗星、飞奔的猎豹、缓慢爬行的蜗牛这些运动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我们认识的宇宙中,运动是绝对的,每时每刻,任何物体,任何事物都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中。

生活中我们所说的静止是相对的。

2.下列成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D)A.南辕北辙B.夸父逐日C.顺水推舟D.心驰神往3.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D)A.月球绕着地球转B.公路上行驶的汽车C.空气的流动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知识点二参照物4.“旭日东升”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彩云追月”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的。

5.“水涨船高”中的“船高”是以水底为参照物,若以水为参照物,则船是静止的。

6.(2020湖北天门中考)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可能是(C)A.划船的小伙伴B.船尾C.河岸D.鲁迅考点一参照物及其选择7.(2020吉林长春中考)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C) A.船 B.小明C.岸边的树D.妈妈8.(2020广东梅州中考)小华同学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此时的风向是(A)A.向下游B.向上游C.向对岸吹去D.从对岸吹来考点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9.如图,观看春晚小品《车站奇遇》时,我们感到潘长江、蔡明乘坐的车正在前行,是以舞台背景——不断“远去的树”作为参照物,但这辆车相对于现场观众是静止(填“运动”或“静止”)的。

10.(2020浙江杭州中考)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11.(2020广西梧州中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轿车行驶时(B)A.以座椅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C.以路旁的建筑物为参照物,小轿车是静止的D.以同速向前运动的前车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12.运行中的自动扶梯(2020海南中考)如图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

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

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B)A.顾客本身B.扶梯C.大楼地面D.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13.(2020山东泰安二模)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14.(2020江苏泰州中考)“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B)A.山B.船C.地面D.河岸15.(2020江苏淮安中考)如图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D)A.地球B.月球C.太阳D.天宫一号16.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

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

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答案故事中以记号作为参照物,人和记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掉到江里的剑和记号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

所以不能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7.你白天在公路上行走,很容易发现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是向你而来,还是离你而去。

但是在没有灯光的黑夜里,公路上离你很远处有辆汽车,虽然亮着车灯,你却不能判断它是静止不动,还是正在行驶,这是什么原因?答案白天由于能够看清地面及地面上的物体,很容易以地面为参照物而判断出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到了夜晚,汽车上亮着灯,我们只能看清车灯,而无法看清其他物体,因此,没有参照物,也就无法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汇总)一、单选题1.以下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B. 公路上汽车在奔驰C. 沙尘暴时,空气中尘土飞扬D. 丛林中小鹿在奔跑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B. 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C. 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D. 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3.“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段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 山B. 船C. 地面D. 河岸4.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 铁轨B. 路边的树林C. 小孩的座位D.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 “乌云遮住月亮”、“月亮在云中穿行”这两句话所选的参照物相同6.观察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一定向右运动D.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7.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

由此可判断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 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D. 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8.如图所示情景中认为月亮在运动的参照物是A. 月亮B. 云朵C. 山D. 大地二、计算题9.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10.小明乘坐校车上学,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______ 为参照物,如果以坐在小明旁边同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 的;在课间活动时,小明打篮球,相对于空中飞行的篮球,篮球框是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1.观察不同时刻拍摄的A、B两组照片如图,其中能判断是飞机还是汽车在运动的是______ 组12.如图所示,对于坐在小轿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的;在路边行走的学生说他运动得很快司机和小学生谁说得对?为什么?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B3. B4. C5. D6. B7. C8. B9. 解: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三车以地面为参照物都向北运动;因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向北运动,因为甲、丙两车快慢相同,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静止;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都向南运动;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所以以比乙车速度快且向北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三辆车都向南运动。

故答案为:地面;乙向北运动,丙静止;甲、丙两车都向南运动;以比乙快的向北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10. 校车;静止;运动11. 乙12. 答:司机和小学生说的都对;对于坐在小轿车里的乘客,乘客相对与司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司机说乘客静止的,是以车为参照物的;乘客和司机相对与路边行走的学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在路边行走的学生说他运动得很快,这是以路边的人或树、建筑物为参照物的;由此可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同步试题(中考典型考点汇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导学过程一、温故请同学们阅读第十二章的章首短文,这是对一场滑雪比赛的描述。

从中我们能想到的一句话是“生命在于运动”。

请同学们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运动的?答:二、链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这是因为尽管飞机和子弹都在飞,但对飞行员来说那颗子弹是的。

三、互动课堂(一)、运动和静止谈一谈:观察下列图2中的几幅图片,在结合自己平时对运动物体的观察,谈谈你对“运动”的认识。

图2想一想:物体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就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了?点一点:一切物体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说一说:教室中的我们是静止的,是以(或黑板、或教室、或外面的树)为参考标准的,我们与参考标准的位置没有变;“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我们是运动的,是以为参考标准的,我们与参考标准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记一记: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被选作参考的标准物体,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某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了,就说该物体是的;位置没有变,就说该物体是的。

记一记: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说一说:选择参照物的方法:(1)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应该选择最合适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的汽车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若研究人在汽车上的运动情况时,常以车厢为参照物,这样研究起来比较简单,可以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2)既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又可以选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3)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因为自己以自己为参照物,任何物体的位置都是永远不变的,也就是这一物体永远处于静止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