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地下暗挖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一分部)

7、地下暗挖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一分部)

七、地下暗挖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
1.本项目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突泥涌水事故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开挖作业后引起的隧道突泥涌水事故
(2)初期支护受压变形后引起的突泥涌水事故
危害程度:均可能造成人员、物质、设备的损失及地面建筑物的沉降开裂等,属于重大风险。

2.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1.5应急处理”。

3.组织机构及职责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3组织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根据涌水量加强对地下水位的监测频率。

加强洞内围岩观测,重点加强洞内水平收敛、拱顶下沉量测,浅埋地段观测洞外地表沉降及位移;对监测变化较大时,要及时告诉现场施工负责人,采取加强支护等措施。

矿山法隧道工程监测频率
注:1.B—矿山法隧道直径或跨度(m),L—开挖面至监测点或监测断面的水平距离(m);
4.1.2分级预警
根据监控量测控制指标,将施工过程中监测点的预警状态按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级:黄色监测预警、橙色监测预警和红色监测预警。

三级预警参考表
4.2预控措施
(1)在施工前结合设计文件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公路、地下管线、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等周边环境及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核查,并形成正式报告,上报建设单位。

(2)编制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安全方案,经专家论证及审批后各实施。

(3)对地下水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原则,防止因地下水流失导致地面沉降,房屋开裂等。

(4)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施工中应建立监测系统,认真进行分析、处理和反馈,实行信息化施工。

(5)当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富水岩溶地段时,采取超前预加固、堵水措施,以有效改善周边既有岩体的物理力学指标,降低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必要时采取长管棚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特别注重注浆效果的检查与评定,只有注浆达到预期加固效果,才能允许开挖。

(6)隧道开挖、支护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十八字”方针进行作业。

隧道开挖前必须先进行超前注浆;开挖时严格控制循环进尺、严禁超挖;上下台阶距离严;合理安排工序规范进行控制;提高支护速度,缩短土体暴露时间;严格控制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初支混凝土强度。

(7)对完成的支护面应随时进行观察是否出现裂纹、变形等现场,每天对测设出的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正确指导施工。

(8)定期检查施工降水效果,确保隧道开挖前水位已经降至设计要求值
4.3预警行动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4.2预警行动”。

5.信息报告程序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4.3信息报告”。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5.1响应分级”。

6.2响应程序
见中国中铁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应变预案》“5.2响应程序”。

6.3处置措施
6.3.1险情的处置措施
(1)停止隧道开挖施工。

(2)采用快速水泥迅速将涌水涌砂口部进行封堵。

(3)掌子面迅速用工字钢、方木、钢筋、钢筋网进行加固、封堵,并焊接双层钢筋网。

(4)立即采用混凝土喷射机对封闭部位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封闭厚度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5)针对涌水涌砂部位迅速打设注浆钢管,并对其进行注浆,以改善或加固周围地层。

(6)加强隧道周围降水能力,将地下水位将至开挖面以下。

(7)将隧道内积水、涌砂清理干净,并加强观测,防止二次涌水涌砂事故发生。

6.3.2事故的处置措施
(1)立即把施工人员从操作面上有组织的疏散到安全部位或从安全通道疏散到地面上;并清点现场人数。

(2)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除救援外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

(3)出现隧道施工作业人员被淹时,在组织潜水泵抽水和支护隧道的同时,调查清楚具体被淹溺的人员及数量,派水性好的营救人员系安全绳下基坑进行打捞营救。

(4)受伤人员营救出以后,迅速吊至基坑顶面安全区域,清除掉口腔、鼻腔内的泥浆等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使受伤者采用平卧位,头侧向一侧或俯卧位,面朝下,头低脚高,迅速倒掉胸腔和胃内吸入的水。

同时检查心跳呼吸情况。

当发现呼吸停止者,瞳孔散大、口唇青紫明显,神志不清,要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心跳停止者则应立即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并同时紧急送往医院。

(5)立即启动施工现场应急预案,通知抢险应急救援队到达事故现场,投入抢险,各应急保障组接令后解散各自准备,以最快速度投入抢险、救援。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根据施工现场存贮能力的大小,存贮常用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其他可与相关单位签订供应协议,发生应急抢险救援时应无条件及时供应。

(2)物设部负责应急物资设备的采购和保管,安质环保部负责监督执行。

经常性进行检查,确保应急设备设施和物资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在应急状态下有效使用。

应急物资设备清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