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300配水管网工程安全文明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重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0年5月20日目录一、总体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3)第 1 页共 24页三、工地整体容貌 (4)四、安全施工管理 (5)(一)施工前准备 (5)(二)主要安全措施 (6)(三)机电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13)五、文明施工管理 (15)六、现场办公室布置 (15)七、场具、料具管理 (16)八、环境卫生 (17)九、综合治理 (17)十、消防 (18)十一、分项工程文明施工针对性措施 (19)十二、文明施工奖罚制度 (22)十三、施工总平面图附图 (23)一、总体工程概况1、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工程名称为DN300配水管网工程。
第 2 页共 24页2、本工程的工期要求为4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20年5月22日,质量等级为合格。
3、工程规模:3.1本工程为市政给水管网,全长1601.5米,其中:B线为1838米(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本次施工B-0+0.00至B-0+965.5共965.5m),DN300球墨铸铁管884米,D325×8钢管88米,D219×8钢管24米,D108×6钢管18米。
地下式消火栓井8座,阀门井19座;C线管道全长636米,DN300球墨铸铁管282米,D325×8钢管170米,DN200球墨铸铁管102m,D219×8钢管76米,D108×6钢管6米;地下式消火栓井6座,阀门井10座。
3.2本工程B线管道属鲤鱼池水厂二级出水,供水服务标高为260米,其中B管道埋设高程为195.5米~214.3米,管道工作压力约为0.45MPa~0.64MPa;C线管道管道埋设高程为214.0米~222.3米,管道工作压力约为0.38MPa~0.46MPa。
本工程阀门及管件设计压力等级为1.0MPa,DN100及其以下的阀门及管件设计压力等级为1.6MPa。
管道走廊:本工程B线、C线管道沿道路慢车道铺设,具体以设计施工图及图纸说明为准。
二、编制依据本方案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有关设施是依据《重庆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文件汇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重庆市建设第 3 页共 24页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制定。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办质(2018)31号文。
三、工地整体容貌1、在工地项目部右侧挂八牌(工程概况牌、组织网络牌、文明施工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等)以及安全生产公约,施工现场“五要”“十不准”等安全卫生、文明施工纪律制度。
左侧设置“四图”(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现场区域卫生包干图、消防器材分布平面图、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平面图)。
门旁设立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程负责人姓名等内容。
2、施工现场实行硬底化,所有施工主要道路均浇捣C10砼作硬底化处理,路边设置连续排水沟。
3、工地出入口设置用砼浇捣的宽300mm,梁400 mm沟槽围成3米宽,长5米的矩形洗车槽和沉淀池,配备高压冲洗水枪,所有驶出工地车辆必须冲洗干净方可上路行驶。
4、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办公、仓库、料场、临时水管以及照明、动力线路,要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布置、搭设或埋设整齐。
建筑材料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摆放。
5、材料和设施堆放在围墙内,且离开围墙与生活设施分隔分类堆放整齐,标识清楚,散料砌池围筑,杆料立杆设栏块料起堆叠放,堆放高度不高于2米。
第 4 页共 24页6、工地内空地开辟绿化带和宣传栏,以美化环境及提高工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意识。
7、施工现场设置垃圾池,集中堆放施工垃圾并及时清走。
四、安全施工管理(一)施工前准备1、本工程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我项目部对现场进行深入勘察和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安全施工专项方案。
2、要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施工具体实际,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操作细则,并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施工前,要对场地进行“三通一平”处理。
若要修筑临时便道时,必须保证行车和行人的安全。
并有明确的指示标志和交通管制措施。
4、对工地临时用水、用电,用调查了解,并绘制草图。
对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对特种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前,对埋设在地下的管线作出明显的标志,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
当挖方经过裂缝的墙壁、歪斜的烟囱等危险建筑物时,必须事先对其进行支撑、加固。
对水准点、电杆设置防护栏,对雨季施工容易塌方的路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方案。
施工区域悬挂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志、危险、警告、符号和标语,告诫人们保护的范围和危险的区域。
第 5 页共 24页5、临时油库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规定。
库区应设围栏,使用中应配足消防设备并设专人看守,严禁在库区内存放易燃物品。
6、各种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应分库存放,并安装独立的避雷针。
需临时存放在施工现场时,相互间距不得小于30米,距其他建筑不得小于25米。
(二)主要安全措施1、封闭措施为确保施工区域内的生产安全,我项目部在施工场地四周,设立导向标志和警示标志,采用半幅施工半幅封闭方案,以供车辆和人正常通行。
2、地上、地下管线设施保护措施施工前,必须在已查明的地下管线、路径上设立标志或洒白灰线,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地下管线路径两侧各1.5m范围内,不得用机械开挖,人工作业时,派责任心强的职工进行。
挖掘时,禁止使用铁镐和齿类尖耙,做到逐层轻插浅挖,并请产权单位或维修单位人员到场监护,一旦发生损坏,及时组织抢修。
挖出的电缆管线应按监护人员的要求进行保护或迁移,保证既有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施工中对地上各种管线、建筑物采取措施加强防护,必要时设专人监护,保证其安全使用。
3、各分部分项施工安全措施第 6 页共 24页3.1给水钢管安装施工安全措施3.1.1基本要求本工种属国家指定的特殊工种之一。
从事本工种工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取得特殊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作业。
该工种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凡复训不合格者,不得继续从事该项工作。
电焊作业场所尽可能设置挡光屏蔽,以免弧光伤害周围人员的眼睛。
工作地点周围5m内,不准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乙炔气瓶与氧气瓶与动火作业的距离应在10m以上。
电焊机不准放在高温或潮湿的地方,所有的手把导线与地线不准与氧气、乙炔软管混放。
3.1.2工作前穿戴好防护用品,如:电焊服、绝缘鞋、电焊眼镜等,严禁穿化纤服装、短袖、短裤、凉鞋。
上岗前严禁喝酒。
认真检查设备、用具是否良好安全,检查电焊机金属外壳的接地线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得有松动或虚连。
认真检查与整理工作场地,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导线、地线、手把线应分开放置,能设防护围屏的应将围屏安放好。
禁止两台电焊机同时接在一个电源开关上,不准私自拆接电源线。
第 7 页共 24页3.1.3工作中合电源开关时,手套与鞋不得潮湿,头部要在开关的侧面。
注意保护手把线与回线不受机械损伤。
移动电焊机或往远处拉线时,先关闭电源,再行移动。
焊机发生故障或漏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联系电修人员修理。
工作中,不准触摸焊机内部,以免触电。
雨天或厂房漏雨时,应将焊机遮盖好,所有导线、手把线应架设在干燥或不导电的建筑物上。
在焊割大型或笨重物体时,工件必须放置平稳。
焊割有锈工作物,进行除锈或清除焊渣药皮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
焊割完的灼热工件不准放在电线、乙炔橡胶软管及氧气瓶、氧气橡胶软管及安全通道上,应放置在规定的或安全的地方。
移动电焊机时,不准用手把线或其它导线作捆绑绳索使用。
电焊机必须有可靠的接地线和接零线。
电焊回线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管道或机床设备上。
焊钳线和回线必须接触良好。
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冷却层、隔音、隔热的部位或火星能飞溅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严禁焊、割。
严禁在有压力的容器或盛有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工作物上焊割。
如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如油漆等),应严禁焊割。
3.2管道安装安全技术措施第 8 页共 24页3.2.1凡是从事管道安装工作的人员应执行国家、行业有关安全技术规程。
3.2.2 新工人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没有经过安全技术教育的人不得上岗施工,对本工种安全技术规程不熟悉的人,不得独立作业。
3.2.3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措施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切合实行情况的安全技术措施。
3.2.4每项工程开工前,在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均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重要部位重点交底。
3.2.5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2.6凡参与管道施工的电焊工、气焊工、起重吊车司机和现场叉车司机,必须经过当地劳动部门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参与施工。
3.2.7凡在有易爆、易燃物质的地点施工时,应按专门的防护规定进行操作。
3.2.8在有毒性、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气体、液体或粉尘的场所工作时,应编制专门的防护措施进行作业。
3.2.9管沟开挖时土方离管沟边沿不得小于800mm,所用材料及工具不得在沟边存放,施工时,应经常检查沟壁两侧是否有松动和裂缝或渗水现象,可能有塌方时应及时加护板和支撑。
3.2.10铸铁管打口用工具不得放在管子上,两人同时打口应互相配合,精力集中。
第 9 页共 24页3.2.11使用大锤和手锤之前,应检查木柄是否牢靠。
3.2.12两人使用套丝板套螺纹时应均匀用力,并随时检查松板,压力挂钩是否扣紧,退套丝板应慢退,防止套丝板快速滑下伤人。
3.2.13使用管钳或扳手时在靠近地面、墙、设备操作,手指应撒开把柄,而用手掌用力。
3.2.14管道组装对口或水平移动时,严禁用手摸管口,以免将手指切伤或压伤。
3.2.15使用手提砂轮或角向磨光时,应戴防护眼镜,进人工件时应缓慢,旋转方向应正确,操作时面部与砂轮偏侧,停用时待停转后才可将砂轮放于安全处。
3.2.16吊装管子时,两端应栓好拉绳,预制件翻身或转动时应考虑重心位置,防止滑动或重心偏移而伤人。
3.2.17在协助电焊工组对管道焊口时,应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弧光刺伤眼睛,脚应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其他绝缘板上。
3.2.18新旧管道交叉时,应弄清旧管道中介质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爆炸、燃烧及中毒事故发生。
3.2.19氧气管道在安装、吹扫、试压时所用的工具及防护用品不得有油。
3.2.20氨管道充氨、试运转应配置防毒面具、灭火器、湿毛巾。
3.4道路修复施工安全措施在道路修复施工前,应编制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落实现场指挥调度人员,对所有施工人员进第 10 页共 24页行安全技术交底,布置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配备施工人员必须的安全保护用品,一切准备就绪方可开始路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