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上海南站轨道交通换乘示意图
案例分析:
3.地下停车
南广场地下一层示意图
南北广场地下车库均设置在广场及下沉式广场的绿化带之下, 汽车通道均为环形布局,南北下沉广场下方地下停车库均位 于地下二层,进出车库的坡道结合整个广场的道路系统布局, 做到既相对分离又方便联系,有效地避免了交叉干扰。
4.地下商业
南广场地下商场主要的一处为主通道中间位置的西侧的地下 二层的大型商业空间,地下一层定位为一般商业,地下二层 为餐饮空间的商铺。另一处在南广场地下主要公共通道的东 南侧与公交终点站、出租车停车场、长途客运站相结合的地 下一层商业空间,北广场地下商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个对称 的半圆形下沉广场为地面出入口,地下一层定位为一般商业, 地下二层为餐饮空间的商铺 。
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绿地、道路、广场下的地下空间,将各类 交通设施向城市公共空间下部空间转移,进行与周边其地下功能的同步开发, 形成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与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
发展城市地下交通的必要性:
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
通过地下交通枢纽的建设把建筑物内部和周边地块的地下空间开发有机结合起 来,形成完整、通畅的地下空间体系,并使地上地下的功能相互补充、相互依 托,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需求,形成复合功效的综合开发模式,以交通枢纽的 建设为契机带动整个地块的开发。
地下空间的分类:
地下轨道交通
地下快速交通 地下停车场 地下商业街
地下管网
地下储藏硐室 地下人防工程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20世纪末人防工程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一些人防工程为了平战结合 被改造成商业空间,如南京夫子庙地下商场、成都地下商业街;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Nhomakorabea发展城市地下交通的必要性:
解决交通零换乘
交通枢纽如设置在城市地下空间内,可以十分便捷的与大容量的地下轨道交通 车站相联系,大大增强了交通枢纽的客流集散能力,同时也为地铁乘客换乘地 面公交提供了便捷的联系通道,对提高地区公共交通的整体服务水平有很大的 促进作用。
发展城市地下交通的必要性:
结合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8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城市矛盾开始急剧尖锐化,大城市开始对 矛盾集中的地方实行综合开发,如哈尔滨等城市地下街的建设、兰州中心广场的 开发规划;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近几年来,为改变我国城市建设地下空间利用的落后状况,充分发挥地下空间在 大城市旧城改造,中心区再开发中的积极作用,结合城市交通改造地铁的建设尝 试大规模的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如北京中关村、杭州钱江新城、深圳罗湖综合改 造、上海的地铁、地下综合体、综合管沟、人防工程、越江隧道。
一、地下空间
定
义
地下空间是指在岩层或土层中天然形成或经人工开 发形成的空间
地下空间发展历史:
第一时代:从人类出现到公元前3000年的远古时期
利用地下洞穴防遮风避雨、防寒防暑、防御自然灾害 等;如北京周口店天然栖生溶洞、陕西蓝田猿人的黄土窑 洞等。
第二时代:公元前3000年到5世纪的古代时期
公元前3000年以后世界进入了铜器和铁器时代,生产 力初步发展,地下空间初步利用阶段秦汉出现砖瓦后,出 现楼阁、宫廷地面建筑;地下建造拱形结构物、陵墓、墓 穴(秦始皇陵、长沙马王堆汉墓、徐州中山靖王墓等)国 外:埃及金字塔、采矿穴、罗马下水道、巴比伦城幼发拉 底河下的人行隧道、引水隧道等。
地下空间发展历史:
城市地下交通内容:
案例分析:
上海南火车站
上海南站地区规划将建成以铁路南站为主的铁路、地 铁、轻轨与城市公交的综合换乘枢纽中心,是上海西 南地区的主要门户,总体设计理念是“南北贯通、高 进低出、高架候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功能布局
1.轨道交通 根据火车、地铁、轻轨客流均从地下层出站的交通组织方式,在南北广场, 出租车采用地面等候地下接客的方式,减少了旅客的步行距离及时间。 2.地下联系通道 南北广场地下的联系通道以及其两端串联的地下大厅,是整个上海南站地区地下的交通组织核心,共设置13个人行出入口,全长 1000m。在这条线上不仅串联了所有的轨道交通的站厅,火车的进站、出站口,而且连接着通往南北区的长途客运站、南北区公 交站、郊区公交站等交通站点的地下通道,以及和各种地下商业服务和地下停车设施的联系。地下步行通道系统的主通道设在地 下一层及地下二层。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存在问题:
观念陈旧、规划滞后;
设施的功能单一、缺乏衔接、连通与系统整合,综合效益不高;
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等与实际需求不适应;
二、城市交通地下化
城市地上交通现状及问题:
城市交通依靠公路,大多数城市道路空间结构处于平 面状态,实行混合交通,形成“人车混跑、快慢混驶” 的格局。
总结:
城市交通地下化可以减少城市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提高生活环境品质,有利于 节约能源,提高城市综合效益。
但在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中,应借鉴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 经验。注重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协调好交通设施与其他各类设施之间的关系,和 地上地下功能与一体化的关系。
结束观看!
第三时代:5世纪到14世纪中世纪时期
第四时代:从15世纪开始的近代和现代
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多用于建造陵墓和满足宗教建筑特 殊要求以及屯兵和储粮,(湖北大冶铜禄山古采矿遗址、 洛阳地下粮仓、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
炸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地下空间开发,1613年伦敦 地下水道,1863年伦敦建成世界第一条城市地下铁道。地 下水力发电站的数目也在不断增加。国内六七十年代的地 道及大量人防工程。
地下空间
——城市交通地下化趋势
目录
一、地下空间 1.地下空间定义 2.地下空间发展历史 3.地下空间的分类
二、城市交通地下化 1.城市地上交通现状及问题 2.发展城市地下交通体的必要性 3.城市地下交通内容
4.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5.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存在问题
4.国内外案例分析
5.城市交通地下化趋势展望
北广场地下一层示意图
案例分析:
5.竖向布局
层数 地面层
地面二层 地下一层
标高 0.00
+9.9 -6.0~-7.0 -8.4~-8.9
功能 铁路站台、公交站、长途汽车站、大客车停车场、出租车站。
出租、自备车进站到达层 出租车出发、地下换乘、地下车库、地下商业、行人通道、下沉式广场 地下商业、地下停车 地下商业、地下停车
城市交通地下化趋势展望:
城市将逐步建成多平面多层次的地铁交通网络,郊区以地面高架为主,进入市区 后转入地下,通过地下高速轨道系统的建设,地下空间网络,地下步行道系统更 加完善,地下商业、餐饮、娱乐等活动将大大分流地面步行者,人车混杂将得到 缓解;
对于汽车交通,近阶段主要还是解决静态交通问题,对高层商业建筑、体育场馆、 公园的地下空间修建大量社会停车库、缓解地面街道占地停车问题,对街道可以 实行大面积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地下二层
-8.9~-14.0
案例分析:
美国洛杉矶 Alameda 地下货运铁路
美国铁路多式联运领域中,洛杉矶市 Alameda货运运输通道是 近几年重大工程项目之一。为解决城市交通,缓解公铁平交路 口堵塞,该项目的成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997 年开工的 Alameda 通道是一条32 km 的地下沟壑式货运铁路通道,它 穿越洛杉矶市区,连接洛杉矶港、长滩港与铁路干线车站。这 条通道的关键区段是 10km、深 9m、宽 15m 的开启式地下铁 路线。地下铁路的建成消除了地面上的 200 个平交道口,减 少了地面上公路运输的堵塞;大幅度地减少了地面汽车由于排 队等待而增加的废气污染,削减幅度达到 54%; 铁路机车废 气的排放减少了 28%; 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 。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缺乏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公 共交通的萎缩导致城市交通结构严重失调。
城市道路面积率较低,城市交通量大,增加出行时间。
地上空间资源有限,室外停车场困难。
发展城市地下交通的必要性:
节约土地资源
我国城市发展沿用外延式的粗放经营模式,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较低。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空间资源消耗殆尽,空间拥挤、交通堵塞、 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这一矛盾在城市中心区尤为突 出。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交通枢纽,有利于节约城市的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土地 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发展城市地下交通的必要性:
改善地面交通
通过地下交通枢纽的建设,可以形成集公交枢纽、停车场和配套服务功能为一 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地下交通枢纽可以将到发的公交、旅游大巴以及小汽车 等车辆集中于地下,减少了这些车辆对地面道路资源的占用。同时,通过合理 设置出入口,地下交通枢纽可以消除车辆在路边停靠时对道路交通的干扰,有 效地改善了区域地面交通整体运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