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学习资料)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学习资料)
2020/1/24
10
一、危险源辨识
5.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1)准备阶段 d. 建立清单(工作任务和工序清单、 设备设施工 器具清单、生产区域及生活场所分类清单、构 筑物及建筑物分类清单、作业环境清单); e. 明确划分纵向(各级管理组织) 、横向(各业 务部门)的辨识单元和辨识任务 ;
如有能力和条件,利用故障树(事件树)等 方式进行分析,是更好、更全面的做法。
2020/1/24
9
一、危险源辨识
5.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危险源辨识的程序(2个阶段、8个步骤)
(1)准备阶段 a. 制定工作计划; b. 逐级培训; c. 收集资料(法律法规、规范、规则、规程、规 定;事故案例)
严格落实责任。要杜绝两种现象,一种是个别人进行
,一种是放任自流,要形成谁分管、谁负责的工作机
制。
14 2020/1/24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危险源辨识
6.危险源辨识成果的应用
在制定操作规程、作业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方面 ,要充分利用危险源辨识的成果;
要制定针对危险源及其管控措施的培训学习计 划,使员工充分了解和掌握风险,以及规避风 险的方法。
28
2020/1/24
谢谢!
2020/1/24
29
26 2020/1/24
四、危险源的监测、预警与控制
2. 危险源的预警与控制
危险源的预警与控制:
对于监测中发现危险源失控变成隐患的情况,要根据出 现的范围、频次和性质,进行持续风险评估并及时分类 、分级预警;制定落实整改、控制措施,并对措施的效 果进行跟踪评价,预防事故发生。 有效的危险源预警与控制的基础和前提:
13 2020/1/24
一、危险源辨识
5.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危险源辨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辨识危险源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班前会的危险源辨识不能取代年度正式的危险源辨识 (碎片化不全面、不系统,未能有效综合);
在提高认识和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工作开展期间的监 督检查和指导必不可少;
17 2020/1/24
二、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的目的、类型和方法
风险评估的方法 (1)定性安全评价法(如HAZOP等); (2)半定量安全评价法(如风险矩阵法、
FMEA、 JRA等); (3)完全定量评价法
因风险矩阵法简单易行,现在神华集团普遍采 用风险矩阵法。
18 2020/1/24
二、风险评估
管理措施指为实现管理标准而采取的具体方法、 手段,即只要落实了全部管理措施,相应的风险 管理标准的实现就有了可靠保障。对于不同管理 对象、不同行为痕迹,管理措施相应不同。
22 2020/1/24
三、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1. 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目的及要求
制定管理措施的要求:
①人的管理措施:包括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巡查)、 激励机制以及挂警示牌提醒等消除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具 体方法和手段。②机的管理措施:对设备设施等进行定 期监测试验、检修维护或安全评估以及作业前的检查等 ,以确保管理对象数量充足、性能可靠、运行正常。③ 环的管理措施:包括对环境对象的监测,以及环境对象 不符合管理标准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保证不在不安全的 环境中作业。
能 量。(包括能量源、能量载体、危险物质)
一、危险源辨识
2. 危险源的概念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状态”:指的就是第二类危险源,即导 致能量(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 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不安全 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失误)、环境 不良、管理缺陷等。
2020/1/24
7
一、危险源辨识
3.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a. 生产区域(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周围环境、消 防支持等);
b. 生产设备、装置、工器具( 工艺设备、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高处作业设备、单体设备;安全防护设施
或用品、保护(防护)装置;工具、器材等);
c. 建、构筑物(生产车间、库房、生活场所等);
种什么状态(技术及安全状态、完好状态)、停放位 置、场所以及数量要求。 ③“环”的管理标准:作业场所环境、天气符合安全规 程和标准的要求。 ④“管”的管理标准:管理系统及其运行科学、简洁、 完善、高效。
21 2020/1/24
三、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1. 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目的及要求
制定管理措施的目的:
管理标准是针对管理对象制定的,以消除或控制风险 的准则。管理标准必须具体、明确、充分,只要全部 符合规定条款的要求,就能够达到消除或控制风险的 目的。
20 2020/1/24
三、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制定管理标准的要求
①“人”的管理标准:在何时何地应该以什么顺序和方 式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 ②“机”的管理标准:(机器设备、工具材料)达到一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神华准能大准铁路公司
2020/1/24
1
内容结构
一、危险源辨识
1. 辨识危险源的目的 2. 危险源的概念 3.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4.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5. 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6. 危险源辨识成果的应用
2020/1/24
2
内容结构
二、风险评估
1. 风险评估的目的、类型和方法 2. 风险评估的应用
2.风险评估成果的应用
在制定操作规程、作业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方面 ,要充分利用风险评估的成果;
在制定安全投入、设备改造更新等计划,以及 明确分级安全管控的重点等方面,要充分利用 风险评估的成果。
19 2020/1/24
三、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1.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目的及要求
制定管理标准的目的:
d. 生产作业过程;
e. 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照明、空间、气象、通
风、安全警示标志等);
f.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安全
2020/1/24 培训教育、日常安全管理方式等)
8
一、危险源辨识
4.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以工作任务分析法为主
对工作任务中有可能疏漏和涉及不到的危险 源(危害因素),应对照生产区域生产场所 清单、设备设施及装置清单、建(构)筑物 清单、作业环境清单等,查看是否有遗漏。
11 2020/1/24
一、危险源辨识
5.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2)开展阶段 f. 开展危险源辨识; g. 检查指导与考核; h. 分级审核(班组、车间、段、铁路公司);
12 2020/1/24
一、危险源辨识
5.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危险源辨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全员参与危险源辨识, 一是可以有效促进员工对风险的认知从而主动规范行 为、规避风险,防止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是可以使组织机构全面和准确掌握风险所在,是 下一步的风险评价、风险评估的基础,是全面和有效 实施风险管理的前提;
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人、机、环、管);
三、制定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
1. 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目的及要求 2. 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措施时的注意事项
3 2020/1/24
内容结构
四、危险源的监测、预警与控制
1. 危险源的监测 2. 危险源的预警 3. 安全隐患的消除(风险的降低或消除)
2020/1/24
4
一、危险源辨识
1. 辨识危险源的目的
题的风险评估)。
16 2020/1/24
二、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的目的、类型和方法
持续风险评估的内容:
1.新、改、扩建项目前; 2.执行高危任务前; 3.执行特定检查和试验前; 4.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项; 5.危险源监测、事故(包括未遂)暴露出的风险; 6.新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或有重大改变时; 7.为特定项目制定安全措施前;
是为了实现对生产活动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 理,是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基础。
风险管理过程 : 识别风险 评价风险
控制风险
处理风险 跟踪风险(持续改进)
2020/1/24
5
一、危险源辨识
2. 危险源的概念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根源” 指的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即指在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
1. 危险源的监测
危险源监测的原则: (1)全面原则 (2)分级原则 (3)及时性原则 (4)真实性原则
25 2020/1/24
四、危险源的监测、预警与控制
1. 危险源的监测
危险源监测的类别: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2.日常性安全检查; 3.季节性和节假日前后检查; 4.专项检查; 5.职工代表巡查 危险源监测的方法:1.常规检查法;2.安全检查表法 ;3.仪器检查和数据分析法。
23 2020/1/24
三、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2. 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时的注意事项
(1)管理措施是否按照“事先控制、接触控制、 事后控制”的顺序进行制定;
(2)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尤其是针对某一个具 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篇幅不可过大;
24 2020/1/24
四、危险源的监测、预警与控制
15 2020/1/24
二、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的目的、类型和方法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全面、系统的风险分 析和风险评价过程,评估风险程度是否在可允 许的范围,并根据风险的高低进行排序,从而 形成风险概述,为风险控制和领导作出安全方 面的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