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环保管理制度篇一:风电环保管理制度风电环保管理制度一、废水控制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加强对本风电场废水的控制,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排,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风电场废水的排放和水污染物的防治管理。
3.职责风电场负责本部门水污染的控制与防治工作。
环保管理部门负责风电场水污染的监测、监督管理工作。
4.作业内容废水来源:生产清洗废水:各风电场及相关部门发生的设备、器具清洗污水。
生活废水:员工生活用水、职工食堂用水的排水、非生产区域卫生用水的排放。
风电场废水实行清污分流,清水循环使用,污水在风电场预处理后进风电场污水处理池。
风电场通过加强管理、增加循环利用装置降低水的排放量。
风电场通过改进设备、改进工艺、加强管理、节能降耗、增设环保设施等措施加强物料回收,控制生产工艺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风电场清洗设备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排入污水管道,高浓度残液装桶交到风电场指定的废物存放场所,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各风电场污水排放口设置隔油池、过滤网,滤出的工业垃圾按《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执行。
隔油池收集的各种废有机溶剂和化学废液应用容器装好并密封,达到一定量后交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
遗撒在地上的油及化学品应用抹布擦拭干净或用煤灰、锯末灰等吸附,然后按《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执行,禁止用水冲洗。
禁止用水冲洗的方式搞现场卫生。
各风电场、部门确需用水清洗设备、装置的,应到环保管理部门办理《内部排污许可证》,批准后实施;各风电场、部门出现异常排污要求,也应到环保管理部门办理《内部排污许可证》,批准后按要求实施;生活污水的控制:严禁将残油、剩饭菜渣倒入污水管道;严禁使用含磷洗涤剂冲洗餐具。
食堂污水进民建村排放口,风电场暂不调整。
厕所污水由附近村民运出作肥料用。
严禁在生产区内冲洗汽车,在生产区外洗车应先用抹布擦拭油污,禁止用大量水冲洗。
雨水控制:初期雨水进收集池,经检测合格才能排入清水管,不合格的要进行相应处理;中、后期雨水直接进入清水管道排入沅江。
生产、生活垃圾不允许露天堆放,以确保雨水不被污染。
风电场委托市环境监测站依据GB8978-1996《综合排放标准》对本风电场总排放口排放的污水进行监测,每季度一次。
环保管理部门随时对各生产风电场排放口的污水送样进行检测。
环保管理部门每半月对各生产风电场排放口的污水进行一次监测,结果作为环保工作考核依据。
当检测发现超标时,各风电场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二、废气控制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风电场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产生的废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保障环境质量,制定本规定。
2.适应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生产、贮运和检修等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气的控制。
3.职责环保管理部门负责督导风电场废气的控制与管理。
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废气的现场管理。
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废气控制和治理的技术指导。
各种废气产生单位负责对废气进行控制和治理。
4.废气种类a、易挥发性原料、中间体、产品的贮存产生的废气B、焚烧产生的废气c、生产产生的废气d、灌装、搬运、检修等其他活动产生的废气5.废气控制的方法:a、易挥发性原料、中间体、产品的贮存必须采用带夹套冷却或冷水喷淋等降温装置,不准自然放空。
各岗位应根据气温及时开启或关停降温装置。
B、不准随意焚烧产生有毒气体的有机物等。
必须处理时,向环境管理部门书面申报,经批准后,送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必须加回收或吸收装置,不准随意排空。
d、对无组织排放废气应收集后进行破坏、吸附处理。
E、其他活动必须遵守其作业指导书,防止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大量泄漏。
6.废气的监测:a、锅炉废气委托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每年不少于一次。
B、生产区域、工作场所的废气监测委托市职防所监测,每年一次。
监督检查与整改:监督检查见《环境和安全监测控制程序》,发现不符合时,风电场环保管理部门向出现不符合的风电场、部门下发整改通知,按《纠正措施程序》与《预防措施程序》处理。
7.相关/支持性文件:GB/T24001:20XXidtiSo14001:20XX标准。
《管理分手册》《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大气污染防治法》记录检测报告/记录三、噪声控制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对环境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员工、周边居民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风电场内部产生的噪声对社区环境和员工作业环境影响的控制。
3.术语厂界噪声:风电场围墙边沿能检测到的本风电场设备运行等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噪音。
工位噪声:生产岗位的噪音。
4.职责对各工位噪声的管理由所属各风电场、部门负责,委托市职防所监测。
厂界噪声由环保管理部门监测。
设备噪声的改善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指导。
环保管理部门负责风电场噪声源的监督管理。
5.工作内容控制对象与要求:风电场施加控制的噪声源有:风电机组、箱变、厂区设备、泵、搬运、装卸、机动车辆等。
所有设备应在无异常噪声的状态下工作。
噪声控制标准:①工位噪声:≤85dB(a)。
②厂界噪声:白天≤65dB(a);夜间≤55dB(a)。
工人在重噪声(85dB以上)环境下工作应使用防护耳塞等防护器材。
风电场根据设备布局和检测结果,确定以下区域为重噪声(85dB以上)环境并明确为本风电场听力保护区:①异酯风电场空分压缩机房;②污水站鼓风机房;③动力风电场锅炉房、冰机房;听力保护区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设置明显标识,并配备适宜的防护器材。
管理措施:厂界噪声和听力保护区由风电场环保管理部门进行监测,每年不少于四次。
厂区内设备、工艺发生重大改变时增加一次。
工位噪声由市职防所进行监测,每年不少于一次,对超出噪声控制标准的工位进行改善,暂时无法改进的,对噪声区内工作人员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当工位噪声≥110d B(a)时,应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整改。
在风电场范围内行驶的机动车辆禁止鸣喇叭,防止产生噪声污染。
噪音监测结果分析:责任部门在发现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情况。
环保管理部门随时对噪音进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措施,并按《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
6.支持性文件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7.记录噪声监测记录四、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1.目的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风电场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处理和控制。
3.职责风电场环保管理部门为固体废弃物的监督管理部门,并负责对各风电场、部门的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和处置实行归口管理。
包括:炉渣、烟尘、废编织袋、废保温材料、玻璃渣、废铁、废桶、工艺固废等。
风电场办公室负责生活垃圾、办公垃圾、建筑垃圾的管理、控制和处置。
篇二:《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员、国土资源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发改能源[20XX)1511号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环保局(厅):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积极支持和促进我国风电发展,规范和加快风电场开发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了《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附件: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支持风电发展,规范和加快风电场开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风电场建设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规划建设的风电场工程项目。
第二章建设用地第三条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应本着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尽量使用未利用土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并尽量避开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依法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第四条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按实际占用土地面积计算和征地。
其中,非封闭管理的风电场中的风电机组用地,按照基础实际占用面积征地;风电场其它永久设施用地按照实际占地面积征地;建设施工期临时用地依法按规定办理。
第五条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预审工作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
第六条建设用地单位在申请核准前要取得用地预审批准文件。
用地预审申请需提交下列材料:1、建设用地预审申请表;2、预审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拟选址情况、拟用地总规模和拟用地类型等,对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需提出补充耕地初步方案;3、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七条项目建设单位申报核准项目时,必须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意见;没有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核准建设项目。
第八条风电场项目经核准后,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法申请使用土地,涉及农用地和集体土地的,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
第三章环境保护第九条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风电场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由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凡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应征求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条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认真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风电规划、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都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篇章,对风电建设的环境问题、拟采取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在项目申请核准前要取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并提交“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第十二条项目建设单位申报核准项目时,必须附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意见;没有审批意见或审批未通过的,不得核准建设项目。
第十三条风电场工程经核准后,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意见的要求,加强环境保护设计,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按规定程序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该项目方可正式投入运营。
第四章其它第十四条各省(区、市)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由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风电场规划用地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做好与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规划的环境问题进行审核。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建设用地预审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7号)执行。
建设用地预审申请表;建设用地预审申请报告和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格式见附件一~附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