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金属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皮亚诺从当地的文化和建筑物的 性质人手,当地有棱纹的棚屋结构 中的薄曲线木材,它们在屋顶端集 合在一起并且支撑棚屋结构,同时 巧妙地将竹篓式的造型与自然通风 结合。
皮亚诺设计新卡里多尼亚的吉巴 欧文化中心时,研究了当地传统棚 屋建筑形式,挖掘其与环境亲和的 方式,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 特点提取出“编织”的构筑模式。
纯钛具有中等强度和优异的焊接 性能 钛材可自我恢复的氧化膜可以防 止焊接受到破坏 作为一种建筑材料,钛材不但拥 有自然光泽,而且经氧化能呈现 不同色彩,加之其耐蚀性优越, 不需要镀一层防腐膜 钛材的反射率较小,呈现淡银灰 色,其自然色泽令人满意,钛材 经过退火和酸洗后,表面熠熠生 辉
中国大剧院的造型完全由曲线组成,宛若水中仙阁。灰色的钛金 属板和玻璃组成的立面与昼夜的光芒交相辉映。这两种材料的颜色在 不同的时间里变幻莫测。玻璃幕墙如同拉开的帏幕,使建筑物内部的 剧场、通道和展厅依稀可见。同时,部分区域在钛板的覆盖保护下又 显得更为隐秘。
这是一座坐落在近乎方形 的大水池中的椭球体建筑 ,在冬天水池可作为滑冰 场。大剧院的主要入口在 北面,与地铁的出站口相 连通,通道的玻璃顶则是 水池的池底,观众在进入 剧场前就能体验一下在水 面下行走的奇妙感觉。 国家大剧院建筑四面水池 环绕,造型新颖、前卫, 构思独特,整体上体现了 21世纪世界标志性建筑的 特点。
金属
· 中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全面复兴。各种 设计新颖的建筑物的出现呈雨后春笋之势。不同场所精神的表达 及非线性设计在设计中运用日渐广泛,而金属材料恰能满足这些 要求。
木材特点
• 能耗低并且可再生,它是一种有机材料 • 亲近大自然,令人精神舒畅 • 鲜活的纹理、柔软的手感和舒适的感觉 • 耐震抗压 • 木材的获取(包括制造、运输和供应)需要的能量最小,并 且对环境所带来的负荷最小 • 很好的隔热性能 • 不耐火,不耐寒
金属材料特点
• 自重轻 易于加工维护
• 回收率高 环保 • 耐久耐候耐腐蚀性好 使用寿命长
• 易于表现现代建筑的精致与优雅
• 防火防震,安全性能高 • 抗张拉强度大,可塑性及延展性好 广泛应用于非线性设计 • 隔热性能差
• 温差变形大
• 与环境融合能力差
中 国 国 家 大 剧 院
国家大剧院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占地11.89万平方米,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 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 方米。安德鲁将他的大剧院方案形容为“湖上仙阁”。
木材应用
承 重 结 构 外 围 护 结 构
空 内 部 间 塑 造
装 饰
吉巴欧文化中心,新喀里多尼亚,法国
1998年建成的吉巴欧文化中心,位于南太平洋中心的一个美丽的 小岛——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的南端首府努美亚。它是按照比本土的 棚屋形式大得多的尺度,选取原生材料,用现代技术建造的,却极 具当地土著文化的魅力。建筑设计达到了“不求形似,但求神似” 的境界。
木材及金属材料在建筑设生活方式,木建筑里挺立着中国传统文 化的精髓。木材这一传统建筑材料对维系人们的历史情结、 延续建筑文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它的再生又将进 一步推动建筑和建筑文化的发展。木材以其传统、自然、 亲切的特征于此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魅力值得今天的建 筑师去挖拙和丰富o
• 皮亚诺运用木材与不锈钢组合的结构形式实施了他的这种 构筑模式,同时巧妙地将竹篓式的造型与自然通风结合。 文化中心的总体规划也借鉴了村落的布局,10个平面接近 圆形的单体顺着地势展开,根据功能的不同,皮亚诺将他 们分做三组并以低廊串连。
• 吉巴欧文化中心不是一幢有一些主题组成的现代建筑,皮 阿诺称其为“由植物伪装过的坦克”,不论从哪个角度来 说,包括气候和地理位置,他的设计与计划浑然一体。当 地的传统文化、他对未来的热切渴望、设计技巧以及建造 的技术实践,都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