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一)汇率
汇率的概念。
金本位货币制和不兑现纸制度等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基础。
官方汇率变动和市场汇率变动等不同的汇率变动形式;决定汇率变动的各种长短期因素;国汇率变动所带带的各种经济影响。
汇率制度的含义与不同类型;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与改革。
(二)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国际收支的含义和构成。
考试内容
(一)金融监管概述
金融监管的含义、目标和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理论。
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阶段及不同阶段的特征。
(二)金融监管的框架和内容
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银行业监管的基本方法。
证券业监管的主要内容。
保险业监管的主要内容。
(三)金融监管的国内协调。
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分业监管制下,不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考试内容
(一)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的性质与职能;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金融机构种类。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特点及种类,投资性金融机构的特点及种类,契约性金融机构的特点及种类,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点及种类。
(二)金融制度
金融制度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中央银行制度,商业银行制度,政策性金融制度,金融监管制度。
考试内容
(一)投资银行概述
投资银行的含义。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及业务特征。
投资银行的功能。
(二)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投资银行的证券发行和承销业务,以及相庆的证券承销方式;一般的股票IPO发行定价方式和我国的股票IPO发行定价方式;股票发行监管理制度,以及相庆的审批制、核准制、注册制、我国的保荐制等范畴;债券发行方式,证券私募发行。
货币供给过程;货币乘数的计算;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三)货币均衡
货币均衡的含义;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及标专;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八、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经济现象的性质、成因与影响,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一般对策,并能够分析和把握国内外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运行态势和相关对策。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一、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等金融基本知识,并能够分析不同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特性,在有关金融市场上运用相应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
考试内容
(一)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金融市场的含义、构成要素、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工具的类型和性质。
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资产管理的内容,负债管理的内容。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
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的方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内容及中国银监会的相应要求。
财务管理的概念和价值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目标、功能和原则。
(二)商业银行经营
商业银行业务运营的传统模式与新型模式的内容及其区别;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存款经营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存款经营的因素;现金管理服务的内容。
贷款经营的基本内容;贷款经营中推销银行其他产品的方法和内容。
(三)商业银行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理论。
(三)我国的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
我国的金融中介机构体系;商业银行的特点、构成及其基本制度;政策性银行的特征与基本制度;证券机构、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业务特点与基本制度。
我国的金融调控监管机构体系及其制度安排;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性质和职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主要职现;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和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的职责与基本制度。
我国的货币市场及其工具。
我国的资本市场及其工具。
我国的外汇市场及其运作。
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工具。
二、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利率决定理论经、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并能够计算现金流的现值与期值、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及价格。
考试内容
(一)利率的计算
利率的含义与种类。
金融市场的类型。
(二)传统的金融市场及其工具
货币市场及其构成,货币市场工具。
资本市场及其构成,资本市场工具。
外汇市场及其交易类型。
(三)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工具
金融衍生品的概念与特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机制。
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信用衍生品。
(四)我国的金融市场及其工具
我国的金融市场及其发展。
七、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货币需求、货币均衡等的含义,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机制,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我国的货币均衡问题。
考试内容
(一)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的含义;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二)货币供给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有关机构和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有效市场理论的含义和分类,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及其假设条件,资本市场线的含义,期权定价模型的主要内容。
(五)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以及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
三、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金融机构的性质与类型、各类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金融制度的相关知识,我国金融机构的类型、演变与功能,并能够分析和把握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的发展趋势。
考试内容
(一)中央银行概述
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不同类型的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及主要业务。
(二)货币政策体系
金融宏观调控的含义、前提和类型;货币政策的含义、特征和类型;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两个领域和三个阶段;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相互间的矛盾;货币政策工具。
(三)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的关系;描述金融深化同经济发发展关系的模型。
(四)我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我国金融改革的历程与主要内容;我国金融改革对金融创新的作用。
我国金融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我国金融交易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我国金融业务与工具的创新。
制约我国金融创新的因素;我国金融创新的新发展。
(四)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和崩溃,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与崩溃,牙买加货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不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特征。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与内容。
(五)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的含义与类型;离岸金融市场所覆盖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欧洲货币市场的构成。
四、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商业银行及我国现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知识,并能够对现代商业银行与管理的运作予以把握和判断。
考试内容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含义和内容以及两者的关系;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原则的发展变化。
(四)改善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现存问题及完善措施。
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含义和特征;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内控机制的路径。
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路径。
五、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资本市场直接金融业务、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性质上的区别、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知识,并能够对当前及今后全球和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业把握和判断。
投资银行的证券经纪业务的含义、要素、特点和流程。
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以及相应的并购的含义和基本类型,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
(三)全球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变化;全球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历史发展,现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六、金融创新与发展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金融创新和发展的相关知识、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能够对实际金融工作中所涉及的相关业务、政策取向和发展动态予以理解和把握。
考试内容
(一)金融风险及其管理
风险的含义与要素,在此基础上掌握金融风险的含义与要素。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管中的内部控制架构和全面风险管理 架构;信用风险的事前管理和事后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和投资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操作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法律风险或合规风险管理和国家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
单利与复利、系列现金流、连续复利下现值的计算。
(二)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
古典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收益率
名义利率、到期收益率的含义;零息债劵、附息债券、永久债券等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实际收益率、本期收益率的含义及计算。
(四)金融资产定价
债券和股票的定价方法及理论价格的推算。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对相关风险管理的要求。
我国在各种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要求及做法。
(二)金融危机及其管理
金融危机的含义和各种类型。
金融危机管理中的宏观审视监管体系的构建,金融安全网的构建,金融危机管理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十一、金融监管及其协调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金融监管体系的架构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为何如何在金融监管中进行国内和国际协调,菩萨能够认识和把握国内外金融监管的现实运作和发展态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