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政协提案范文

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政协提案范文

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政协提案范文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
化进步的烙印。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国家文
化软实力”;“十二五”规划更是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单独设为一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

202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
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
目标。

全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
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
文化强国的希望,增强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长远。

为贯彻中央精神,推动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共同关心青少年的
健康成长,我们共青团、青联界别现倡议全社会共同努力,从社会、
家庭、学校各个层面强化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建立由学校、家庭、社
会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一)营造氛围。

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统一制作并在街道、社区、公共场所特别是校园,设置标语、专栏专刊、图片、宣传画,介绍中
国传统文化,直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
要通过公益广告等方式,营造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氛围,激励和引
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精神;
(二)纳入教学。

增大对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力度。

教育主管部
门要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等纳入中小学课堂,落实到学校教育大纲和教学内容中去。

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传
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同时增强教师队伍培养,打造一支
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熟悉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
学方法,有独立教学水平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三)亲子互动。

充分发挥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亲子互动的文化教育活动,带动家长参与到文化教育大军中,营
造学校、家庭双向的文化教育体系。

相关部门要组织编写一些适合家
庭教育的读本;
(四)寓教于乐。

要通过文娱活动、动漫网络、教育基地等载体
展开教育,寓教于乐。

文化部门要展开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校园、社区等文娱活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制作动漫、建立卡通网
络等符合未成年人心里需求的教育方式,普及传统美德教育。

要发挥
好本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作用,充分利用本地的博物馆、展览馆,革
命烈士、爱国人士纪念馆等革命教育场所,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定期学
习参观,并以此展开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