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洋县引酉工程大事记

洋县引酉工程大事记

洋县引酉工程大事记
1.1944年9月,陕西省水利局第二测量设计队编制《党水河灌溉工程计划书》时。

曾对酉水河的开发利用进行过勘测比较。

2.1958年,陕西省水利厅设计院,勘测规划,提出了《胥水—酉水丘陵区水利规划报告》。

3.1958年冬,洋县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茅坪堰(即:引酉工程)司令部”,付县长蔡维华任司令。

组织水利技术人员勘测设计,准备动工,因财力物力有限而未动。

4.1968年,水利电力部第三工程局勘测设计队提出了《酉水河梯级开发报告》。

5.1970年,引酉工程第二次上马,地、县水利局再次对酉水河的开发利用进行勘测规划,又因工程艰巨、财力不足而停工。

6.1975年秋,县委书记汪清泉参加全国农业会议之后,传达了会议精神,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洋县农业翻身规划》,将引酉工程列为洋县农业翻身的三大工程之一,决定再次上马。

7.1975年10月,由县水电局选派工程技术干部,酉水区委抽调农业技术员二十人,组建引酉工程测量队,开始了测量工作。

8.1975年11月7日,县政府决定成立“洋县引酉工程指挥部”,县政府领导兼任总指挥、指挥,并抽调部、局领导、干事组成指挥部办公室、技术、后勤等办事机构。

指挥部设在长溪乡麻洞梁。

全县调动5000名民工,编成酉水、城关、汉江、谢村、华阳五个民兵营,43个民兵连,开始破土动工。

9.1975年12月,县委决定设立“中共引酉工程指挥部委员会”,县委书记汪清泉兼任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副职领导为引酉工程党委委员。

10.从1975年12月至1977年12月,中共洋县县委在引酉工程指挥部召开过七次常委会议,讨论并决定了引酉工程的重大问题。

11.1976年2月20日,驻洋解放军89202部队、88716部队、88704部队派出20名指战员,组成2个支农小分队,在总干16#隧洞施工中做出了一定贡献。

12.1976年3月27日,指挥部的一台九立方新空压机,调往总干6号隧洞途中,因挂勾脱落,从“一炮垭壑”甩入酉水河中,机身粉碎,损失4万多元。

13.1976年7月23日,工程组派员复测白雀寺小学门前Bm7高程时,发现原地、县水电局测量队1970年测量的高程有错,测低了6.036米,因此从Bm7引至隧洞出口的高程亦错,隧洞出口打高了6米。

此时,隧洞进口己掘进48米,
出口己掘进80米。

为改正高程错误,经县委常委和指挥部党委研究决定,将16号隧洞出口至6号隧洞进口段,渠道比降由1/2500改为1/4000,隧洞比降由1/l000改为1/2000。

这次测量事故,不仅使总干16号隧洞进口段全部报废,而且导致较大的设计变更,造成严重损失。

14.1977午4月11日,驻安康铁道兵89307部队,派出30人组成支农小分队,由杨重学总工程师带领,进驻总干16号隧洞出口施工。

他们的回号是“军民同心干,打通茅坪堰”。

8月26日返回原部队。

15.1977午6月23日,汉中地委杨达书记视察引酉工程,并赋诗一首,以鼓士气。

16.1977年7月,长度为424.5米的总干8号隧洞全部打通。

由于该隧洞是引酉工程开工以来第一个打通的隧洞,因此,县委决定命名为“先锋洞”。

17.1978年1月10日,引酉工程劳模大会在县礼堂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437人,其中:先进集体代表28人,劳动模范392人,列席代表17人。

并在这次大会上,由县委命名了五面红旗和十二名标兵。

18.1978年2月21日,酉水营秧田民兵连驻地6号隧洞出口,发生火灾,烧毁80马力、54马力柴油机各一台,50瓦、60瓦发电机各一台,10.5立方日本产柴油空压机一台,12.5瓦电动机一台,油毡房17间,三十多名民工衣、被等
物全部燃光,损失约10万元。

19.1978年2月25日,省委付书记李尔重由地委书记杨达陪同,到总干16号隧洞进出口、王河倒虹等工地视察,并参加了工地劳动。

20.1978午9月15日,指挥部办公室政工组住房突然起火,烧毁油毡房20间,16mm电影机一部,影片两部、打字机一台,部分档案资料和工作人员的衣、被、粮票、现金等,损失约9千多元。

21.1978年10月4日,总干16号隧洞傍洞施工中,风抢打在瞎炮上发生爆炸事故,死二人,重伤五人,轻伤九人。

22.1979年3月24日,省长于明涛视察引酉工程。

23.1979年7月10日,洋县计划委员会、洋县水电局,以洋水发(1979)037号文报出《引酉工程计划任务书》。

24.1979年11月28日,省水电局以陕水计发 (79)第196号文捷出了《洋县引酉灌溉工程第一期工程计划任务书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指出:“本工程基本符合酉水河流域规划和县农田基本建设近期规划的要求,工程规划基本是合理的”,“兴建该项工程是必要”。

25.1980年2月8日,洋县计划委员会以洋计发(1980)017号文,洋县水电局以洋水发 (1980)011号文,报送了《洋县引酉灌溉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26.1980年2月21日,陕西省计划委员会,以陕计发(80)
第019号文,对洋县引酉灌溉工程计划任务书进行了批复。

《批复》指出:“为了解决洋县东部丘陵地区水利灌溉问题,同意兴建引酉灌溉工程,整个工程应分期建设,在近期以低坝引水作为第一期工程进行建设”。

从此。

洋县引酉灌溉一期工程被正式列为国家基建项目。

27.1980年4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洋县引酉工程灌溉管理局”,任命张建华为管理局局长。

28.1980年4月,总干王河桥式倒虹竣工、倒虹管桥为三孔无铰拱桥、主拱圈净跨28 m、桥高30m,气势雄伟。

29.1980年9月,打通了总干16号隧洞。

该隧洞长3280m,是引酉工程最长的隧洞。

30.1880年12月29日,省水电局以峡水工发 (80)第059号文提出了洋县引酉灌溉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并核定概算投资为1723万元。

从此,引酉工程摆脱了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被动局面。

31.1981年1月,引酉工程的施工体制由民工施工改为包工队承包。

32.1981年8月,总干渠八亩地段发生滑坡,使已建成的895.2米渠道和337.3米明涵遭到严重破坏。

此项水毁修复工程由82年10月动工至84年10月竣工,总投资达24.07万元。

33.1982年4月,长坝引酉枢纽基本建成。

34.1982年8月4日,指挥部隆重举行总干渠通水典礼。

付县长王正源主持典礼大会,地、县、区、乡和有关部门的代表约200多人前来祝贺。

35.1983年3月,指挥部由长溪乡的麻洞梁迁至麻沟。

东干渠东干一支渠和西干渠0+000--1+382段全面动工。

36.1984年2月,东干二支渠全面动工。

37.1984年9月19日,省水利水土保持厅陕水计发 (84)第152号文,对地区水电局转报的《洋县引酉灌溉一期工程追加概算投资的报告》进行了批复,核定追加概算投资473万元。

因此,引酉灌溉一期工程总投资增为2196万元。

38.1984年11月,东干渠基本竣工。

39.1984年11月,指挥部由长溪乡的麻沟迁至叶家庄。

西干1+882以下全面动工。

40.1985年1月,东干一支渠基本竣工。

41.1985年2月1日,东干渠通水至槐树关乡的西寨沟,东干一支渠通水至石槽乡的二郎庙。

42.1985年3月15日至19日,地区计委、地区水电局根据省计委、省水利水保厅的委托,邀请省、引酉灌溉一期工程阶段验收委员会,对长坝引水枢纽、总干渠、东干渠进行了骏工验收。

43.1985年5月,罗坝引水工程全面动工。

44.1985年8月5日,陕西省水利水土保持厅、汉中地
区水电局(简称甲方)与洋县政府、引酉工程指挥部 (简称乙方)签订了《工程投资包干合同书》。

在《合同书》上签字的甲方代表有,宋惠灵、曹林、潘光天、蒋元珍、杨宝善、何兆选、乙方代表有:胡仕银、张建华。

《合同书》规定:“本工程按修正概算的剩余投资695万元进行包干”;“乙方必须于1986年底前,完成投资包干总表中的七个项目的全部建设任务”。

45.1985年11月,西干一、二、三支渠全面动工。

46.1985年完成投资351万元,是引酉工程开工以来完成投资最多的一年。

47.1986年8月西干大龙河倒虹竣工。

倒虹管最大水头67米,是引酉工程水头最高的倒虹。

48.1986年10月,东二支槐树关倒虹竣工。

倒虹管长900米,是引酉工程最长的倒虹。

49.1986年12月,罗坝引水枢纽竣工。

50.1987年2月,西干渠和西干二支渠竣工。

51.1987午3月,指挥部由长溪乡叶家庄迁至龙亭镇。

52.1987年4月10日至13日,西干渠和西干二支渠通水。

53.1987年5月3日至5月4口,东干一支渠通水至龙亭,东干二支渠通水至槐树关乡马转粱。

54.1987午8月3日,罗坝引水枢纽经受了石关河多年
不遇的大水考验,过坝水深2.9m,洪峰流量525m3/S,整个枢纽工程安然无恙。

55.1987年8月,西干一支渠竣工。

56.1987年9月,罗坝输水干渠、西干三支渠和西三支东分支竣工、通水。

57.1987午10月5日至10月10日,省、地主管部门组成的“洋县引酉灌溉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引酉灌溉一期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