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收入问题现状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老师和同学一致决定,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利用大二下学期的暑假(2011年7、8月)在铜陵市官塘社区进行调研,并通过走访各类家庭,了解基本状况,通过研究当地经济变化发展及模式转变、政府管理体制、生活环境变化、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等成就等几大方面完成居民收入问题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我的家乡——铜陵市基本简介概述: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1956年依矿建市,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市,人口74万人(2009年),面积1113平方公里。
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也是中国著名的黄山——九华山旅游风景区的北大门,同时还是安徽省实施“两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的交叉点。
城市依山襟江含湖,自然环境优美。
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国有资本运营改革等试点城市,享有一系列鼓励外资投入的优惠政策。
铜陵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安徽省首批省级园林城市、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港、国家园林城市。
地理位置:铜陵市(东经117°42′00″——118°10′6″、北纬30°45′12″——31°07′56″之间)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距芜湖市80公里左右,东南于繁昌县接壤,西距安庆市90公里左右,南与青阳县、南陵县交界,西南与池州贵池区毗邻,西北一江之隔是无为县、枞阳县,距省会合肥市120公里,徐(州)黄(山)公路线在铜陵长江大桥过江。
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37平方公里)。
南北最长约42.5公里,东西最宽约40.6公里,市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宽约5公里、长20公里的带状地形。
长江黄金水道流经铜陵59.9公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铜陵港是对外籍轮开放的口岸,拥有5000吨级件杂货码头:宁铜铁路、铜九铁路,京台告诉公路、沪渝告诉公路、省道S321、S320穿境而过。
宁安城际铁路(在建)合福客运专线(在建)穿境而过,拥有铜陵西站(已停办客运),铜陵站,铜陵北站(在建)三座火车站,是皖中南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现为中国境内最小地级市。
水文状况:河流纵横。
主要河流有黄河及其支流等。
河床坡量小,含沙量大。
经济概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铜陵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不断优化所有制结构和国有经济布局,努力提升经济活力。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集体类由1997年的73%下降到2003年的23%,全市私营企业发展到1700家,区级工业经济基本实现民营化。
全市拥有6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和融资数量分别占全省的13.2%和10%以上。
对外经贸技术合作与友好交往不断扩大,200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4695万美元,经济外向度为43.9%,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并与国内外十二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利用外资数量年年成倍增长,有力的促进了铜陵的经济增长。
“861”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有色金隆电解铜扩建、铜化60万吨磷复合肥、海螺三期、国电一期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相当于2003年前47年投资额的总和。
2010年铜陵市经济再创佳绩。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46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9.5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117.5亿元,增长9.8%。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63054元(折合7318 美元)。
人均财政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1970元。
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首次跃居全省第四。
二.调研的方法、范围本次调研报告选择了官塘新村50户居民,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
考虑到收入来源以及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别,一些没有收入及长期稳定的工作者将被剔除,如农村外来打工者、学生等。
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居民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主要生活成本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这四大项。
三.抽样计划1、访问地点:直接到随机抽取的受访者家中进行访。
2、访问对象:必须是具有收入条件的人,严格意义上说是18岁以上的人3、如对方拒绝受访,不要过多强求,可以另外访问他人4、总之要有礼貌,对于接受受访的人要表示感谢四.调研的目的、意义通过对居民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主要生活成本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这四大项的调查,分析居民收入问题,总结出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居民正常消费并且日常生活不受其影响。
并初步分析引发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的主要原因。
五、官塘新村居民收入现状调查官塘新村300多户居民中工资性收入的居民占百分之六十,个体经营收入的占百分之四十。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
一是居民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5000元,同比增长2000元;二是由于营经济迅猛发展,居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7000元,同比增长3000元;三是居民在本乡地域外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5500元,同比增长1800元。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
我社区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6000元,同比增长1700元。
占全部纯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家庭经营收入中一、二、三产业收入均呈平稳增长态势。
(三)财产性纯收入下降。
年我市农村居民家庭由利息、租金、红利、土地征用补偿等纯收入构成的财产性纯收入人均元,同比下降,占全部纯收六、居民收入变化特点(一)xx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贡献最大从2007年至今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持续稳定上涨态势。
三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出持续稳定上涨态势。
2009年较2007年相比增加了2048元,增长20、9%。
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近年来,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及各类津贴补贴政策的落实到位,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呈现快速增长。
从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人均8000元左右,同比增长7、3%,占到了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的59%,成为拉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因素。
其次为转移性收入,人均2561元,同比增长0、7%,占总收入的27.0%。
位居第三的是经营净收入,人均1464元,同比下降8.1%,占总收入的9.0%。
(二)高低收入差距依然明显,但呈现逐步缩小态势根据近两年城镇居民抽样调查数据资料,将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按其收入五等分组,各组所占比重为20%,由低至高排列,分别为低、较低、中间、较高和高收入组,然后对五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从增速上来看,2009年,全部被调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10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69元,增长了6.0%。
其中,低收入组增加了690,增长14.4%,;高收入组增加了510元,增长了2.9%。
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增速却相对较高。
(三)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较大从各行业在岗职工收入水平来看,不同行业收入水平不尽相同。
其中,服务行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垄断行业收入水平较高。
将我州2005年各行业收入及人员情况根据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进行由低到高排序,其中最低收入行业是住宿餐营业,其年平均工资是10569元,最高收入行业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其年平均工资是26940元,两者相差16371元,比值为1:2.5。
(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xx县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和实施方案,扩大了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将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由单位扩展到个人,启动并着力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工作的发展。
七、居民收入现状存在的问题虽然近些年安康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问题,突出的体现为:1、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2003至2007年五年间,锦州市GDP年均增长10.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5%,而xx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
居民收入滞后GDP 2.7个百分点,滞后于财政收入11.1个百分点。
2、增长慢导致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2003年x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5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2.7%,到2007年的8051元为全省平均水平。
八.居民增收存在的问题(一)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增收近年来,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呈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好局面,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就内部来看,中小企业作为就业的最大蓄水池,但因规模小,融资难,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导致效益低,较其他类型企业职工增收更难。
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对中小企业冲击很大,企业订单减少,销售不畅,利润减少,职工增收受到影响。
(二)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收入分配不均,行业间收入差距仍较大。
从统计资料看,各行业从业人员收入水平都在逐年增高,但由于基数不齐,增幅不同,导致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并且扩大趋势未改,国家调控行业收入显著高于其它行业,特别是服务业收入水平较低,电力、烟草、金融保险业职工收入居各行业之首。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职工平均月工资为4000元左右,而餐饮服务业职工平均月工资仅为1300元左右。
此外,由于企业内部利益分配的引导和监管制约机制尚未完善,企业主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很大,因此在较高的人均收入数据背后是我们无法忽视的群体、行业之间日益增大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以及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弱势群体”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就业市场的供需影响职工正常增收。
受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及金融危机的冲击,就业压力大,人力资本价格下滑,影响职工收入正常增长。
(四)部分城乡居民的主观因素影响其就业增收有的待业人员期望值高,因找不到体面轻松的工作,或因岗位辛苦、待遇低而宁愿吃低保不就业;被征地农民中有的有劳动能力却无就业愿望,也有的有参赌酗酒等不良嗜好,吃完“征地补偿”再吃“低保”。
部分城乡居民受传统的小农意识影响较深,有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创业增收的进取精神,存在着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创收思维方式和投机取巧、侥幸获利思想,不仅自我封闭了就业增收之门,而且危及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九、主要生活成本调查根据走访各类家庭,发放调查问卷,最后得出目前居民的收入成本主要有四大关键词:养房、养孩、看病、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