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授课教师:班级:课题:
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午第节评课教师:
评价
指标
权重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分值
学生学习行为
Hale Waihona Puke 50学习态度及习惯(8)
主动参与学习任务的构建。
有明显的学习欲望,愿意参与全过程的学习。
主动关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
思维状态(12)
独立思考,能依据有关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及时采用积极、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过程,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教态(5)
表情乐观具有感染力,手势、站位及走动适中。
语言(5)
语言准确,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使用普通话。
板书(5)
设计合理,书写规范。
利用信息平台进行多层面的交流,分享见解。
通过自主学习修下认识,提升能力,完善作品。
参与行为及状态(18)
主动学习,始终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自觉参与,全过程融入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积极探索,利用信息素养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并积极方法。
达成效果(12)
每次学习活动都有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收获。
体验学习愉悦,有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愿望。
综合描述
总分
等级
100-85:优84-75:良74-60:中60分以下:差
养成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信息素养得到综合提高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教学行为
50
教学目标(7)
三维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实际、可操作。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活动(7)
演示、示范清晰、简练又有层次,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能选择和创新适合学情的教法与学法,优化教学过程。
教材处理(8)
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地、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教学准备(8)
适时提供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教具和学具(如课件)
能有效保证硬件和软件的正常、稳定运行。
课堂调控(8)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