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购购物与实体购物模式的比较与分析1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人类传统的活动方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得网络虚拟商店突破以往实体商店在营业时间、营业空间、以及营业区位的限制,并在商品种类与数量上无限扩充。
消费者可在网上迅速搜集相关信息、订货与付款、直接与商家双向沟通,这是否会使挤压实体商店的商业空间呢?消费者的对于实体购物模式的偏好,在电子商务降低经营成本、不断扩充商品种类和扩大市场规模的商业模式影响下,是否依旧偏好呢?本文中将加以重新审视。
本调查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购物模式与实体购物模式的比较与分析,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数据,分析并研究两种购物模式之间的互相竞争。
并探讨出网络购物模式和实体购物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体购物;商业模式;优劣势比较;商业空间;序言:网络购物模式,它可以定义为商家和消费者通过网络所产生的交易活动,包含货币与商品的交易、信息的交流、资金交易的流动、以及所有信用交易金融活动等。
根据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一般可分为B2B、B2C、C2C等。
其中,B2C是零售商通过因特网无国界的交易,快速促成交易且扩大商圈,对于一般零售业者与消费者冲击很大。
本文特别针对此模式所发展出的在线购物模式与一般实体商店购物模式做相互比较,借以了解两者的竞争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项目编号:2011dfx068项目名称:关于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的民众技能研究项目组成员:包蓓露于潇潇罗火妹执笔人:林胜益指导老师:傅高勋所在学院:东方学院 10金融1班一.网络购物与实体购物的现状与商业空间格局从表1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截止2010年,各个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其网民的数量占国民数量的比例大都达到了60%以上,同时,其中网上购物者的数量占网民的数量也达到了60%以上。
2.我国的网络购物市场概况截止2010年,中国的网购市场经过了前几年淘宝、当当、卓越等一批网站的培育,网民数量比2001年时增长了十几倍,很多人都有了网上购物的体验,整个网络购物环境中的交易可信度、物流配送和支付等方面的瓶颈也正被逐步打破。
从1999年以来,网络购物的物流配送问题就在持续地改进。
到了2010年,对于当当、淘宝网们来说,物流配送已经不是问题。
一个包括多仓储中心、异地批量运输、本地快速单件递送在内的的物流体系开始趋于成熟。
网上支付手段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货到付款曾经是网络购物的主要交易方式。
但从2005年的商业银行创新和第三方网上支付工具的发展来看,网上支付变得越来越快捷,并且有保障。
2010年是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2010年上半年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2133亿元,无论是C2C电子商务还是B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都分别实现了125.2%和92.3%快速增长。
网购购物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十分惊人。
(二)实体购物的市场现状1、尽管网络购物模式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增长,但是实体购物模式仍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表2: 2010年度部分国家网络购物消费额与同期商品零售总额比较由表2数据可得,即便是在网络普及率较高、网络购物市场高速增长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传统实体购物模式的霸主地位仍然难以撼动。
但是由于网购这一购物模式的兴起,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对各国的实体购物模式的商业空间进行了挤压,实体购物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网络购物与实体购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网络购物与实体购物的市场竞争分析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预期伴随着网络购物的出现可能会进一步冲击到实体购物模式的商业空间。
对零售商而言,电子商务利用实时的信息,降低库存成本,节省仓储空间。
透过网络交易,不必广开分店,就可以接触到全球的消费者,节省营业空间的固定成本。
对消费者而言,消费者可以随时上网购物,交易方便,且不受传统商圈距离的限制,只要付出运费,即可到任一网站购物。
这不管是对经营者还是消费者而言都是最经济的一种购物模式。
在线购物的模式还可以使消费者不受时间和气候的限制,方便地在家购物,不仅可以接触到全球的市场,还可以在线搜寻最低价格,虽然须付出运送成本,但可节省下购买者的时间成本。
根据B2C的电子商务经验显示,网络购物较适合于例行购物、质量同质或已知、高度习惯性、低运费、市场狭窄、不易腐坏的商品的购买行为。
传统商业的购物模式受到网络购物模式很大的挑战,其对于传统商业模式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1.扩大市场规模:B2C电子商务可突破时空的限制,网络商店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且不受店面的空间与区位的限制,商圈无国界,使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大幅扩充。
在相当程度上挤压实体购物模式的商业空间。
2.价格竞争激烈:由于网络商店的经营成本低,大幅降低进入门坎,造成潜在竞争者众多,价格竞争相当激烈,差别取价的空间缩小。
消费者可随时、随地上网,以相当低廉的成本实时获得各项所需信息,使消费者可在较充分的信息下进行消费决策。
实体商店失去了在价格上的不透明性优势。
案例1 实体书店遭受网络书店挤压,生存状态日趋艰难好的书店被认为是城市的文化地标,但越来越多的书店正在城市中心商业街消失。
从大名鼎鼎的北京第三极书局倒闭,到广州学而优书店难以为继,实体书店的凋敝已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危机。
日前,国内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房在福建省厦门市的5家直营店全部关门。
截至目前,光合作用书房在北京的7家直营店和厦门的分店已全部关闭。
“没有人能统计至今到底关了多少家书店。
”一位图书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根据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而近5年来,国内已没有一个新书店品牌出现过。
“这个数据并未夸大,甚至可能被缩小了,今后,这种倒闭趋势还会继续。
”网络书店的挤压春节刚过,当当网就正式宣布在手机端推出“图书封面扫描”的功能。
此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业界一片争议。
据了解,当当网推出了“图书封面扫描”功能,读者用手机照相功能扫描出图书的封面,就可以在当当网搜索到这本书。
当当网移动客户端负责人介绍称:“强大的图书数据库资源优势,让当当网的图书封面扫描识别率可以达到98%以上。
‘图书封面识别’功能的推出更是将随时随地购物的理念向前推进一步。
”到哪里去找图书封面来识别?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实体书店。
于是,读者在书店看到自己需要或者满意的书,会拿出手机对着封面“扫描”,货比三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到网络书店下单。
随着网络书店的兴起,实体书店早就沦为网络书店的“样品店”了。
只不过,这个功能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把实体书店生存所需要的最后那一点点阳光也夺走了。
网络购物模式将实体书店的商业空间挤压到了极点。
综合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调研组认为信息科技的普及以及网络购物的发展对于传统商业空间结构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网络购物模式将会不断挤压实体购物模式的生存空间。
三.网络购物与实体购物的优劣势比较消费者追求最小的购物成本,消费者到传统的实体商店购物,除了考虑商品的价格之外,尚须付出购物的通勤成本,因此商店的便利性愈高愈能吸引消费者。
此外,消费者可能一次购买较大量的商品以减低价格或通勤旅次,但是却必须负担较多的库存成本。
网络购物模式可以用来解释B2C较传统实体商店吸引消费者的原因,可能是较低的产品价格、快递商品的运送成本取代过去的购物旅次的通勤成本、以及在线购物没有库存成本。
表2 购物模式的属性对消费者的吸引程度比较我们调研小组认为网络购物模式在价格信息、便利性、多样化选择机会、库存成本方面较具有吸引消费者的优势;而实体商店的购物模式则在商品质量、服务质量、购物乐趣、交易安全等方面较受消费者的信任。
网络购物模式与实体购物模式两者之间都有着各自的优劣势。
但是每个消费者对于购物考虑的关键因素因为个人主观的效用而有不同的评价,对于在线购物与实体商店购物模式的各属性差异可能也有不同的认知。
四.网络购物与实体购物的未来发展趋势(一)网络购物的未来发展趋势众所周知,在我国的B2B电子商务网站的老大无疑是阿里巴巴,那么,第二、第三是谁呢?其实很少有人知道环球资源、慧聪,因为它们的市场份额相距甚远;C2C电子商务市场上的老大无疑是淘宝,那么第二是谁?严格来说,没有,因为市场份额差距大到了可以忽略;B2C领域呢,现在依然是群雄争霸,但是京东商城、淘宝商城、苏宁易购、凡客等已经成为百亿级的企业,当当、亚马逊中国也在苦苦挣扎,其它企业在争夺这个名录上的三线位置。
图1 2011年中国B2C购物网站市场份额我们可以发现网络购物所存在的几个不容忽视的潜在规律第一,网络购物的成功,永远是购物第一、网络第二。
因为网络购物这个平台,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不过是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网站,但是,在其背后,最重要的永远是物流、采购等供应链管理。
因此,当京东依靠3%~5%的毛利扩张的时候,它的主要对手是苏宁、国美这样的实体店,节约的主要就是实体店的租金成本、购物者的时间成本,而不可能是物流、采购方面的成本,物流采购成本甚至更高。
或者说,网络购物的成功,不在于创造新市场,而在于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置换”传统渠道商。
在这种情况下,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要想打败传统渠道,首先要在供应链上打败对手,其次才是在网络购物方面实现比较优势。
但是,殊不知,国美、苏宁等企业也是身经百战的大佬,在这个长项上打败它们并不容易,需要很强的物流管理团队;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资金,通过“沉没成本”实现相应的规模,电子购物的部分价格优势才能显现出来。
第二,美国的电子商务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告诉我们,电子商务市场最终一定是赢家通吃。
比如,亚马逊是电子商务网站的头牌,占据绝对的领先位置,即使是第二名的沃尔玛商城也不足其四分之一。
这是因为,既然在电子商务网站购物,图的就是便宜、便捷,那么大者恒大的马太效应,要比传统行业大得多。
因此,国内的阿里系网站的优势也在于此,可以说先发优势让它“吃肉”比较容易;京东、凡客无不有着丰富经验的团队,趁着金融危机的机会快速做大了,还是喝到了“好汤”,并可能晋升为剩者,最终血拼的结果,一定是非常惨烈的,就算是巨大的海洋,也容不下过多的鲨鱼。
第三,我们看到,虽然用户成熟、电子商务潜在市场巨大是两个电子商务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这并不是充足条件。
供应链管理、规模效应、发展速度、持续大规模的资金、真实存在的竞争壁垒、购物体验、管理团队,还有时机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
因此要想在最终实现网络的购物市场的飞跃发展,其中还有很多的困难与险阻。
案例2京东商城是中国B2C市场最大的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网购专业平台。
来自京东商城的数据显示,2011年京东商城百货总交易量52.4亿元(包括自营平台和开放平台),占总体销量的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