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柏拉图-直方图-管制图制作方法

柏拉图-直方图-管制图制作方法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1 [键入公司名称]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选取日期]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

目录

第一章 柏拉图制作方法 .................................................................................................................. 3

1.1、制作方法 .......................................................................................................................... 3

1.2、举例说明 .......................................................................................................................... 3

第二章 直方图制作方法 .................................................................................................................. 7

2.1、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 7

2.2、举例说明 .......................................................................................................................... 8

第三章 管制图制作说明 ................................................................................................................ 11

3.1、各个管制图界限一览表 ................................................................................................ 11

3.2、符号说明 ........................................................................................................................ 12

3.3、绘制管制图的步骤 ........................................................................................................ 13

3.4、管制图使用时之注意事项 ............................................................................................ 13

3.5、举例说明 ........................................................................................................................ 14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3

第一章 柏拉图制作方法

1.1、制作方法

1、 收集制作柏拉图需要的数据,分类输入表格。

2、 将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 以此计算出这些数据的累积数目和累积百分率。

4、 选择需要的数据生成柱状图。

5、 选择累积百分比,将图表类型变为折线形式。

6、 更改两个纵坐标值将累积百分比的的最大值改为1;将发生数据的最大值改为发生数据的累计最大值,或大于等于累计最大值。

7、 调整图之间的间隙,美化图形生成柏拉图。

1.2、举例说明

第一步:收集整理数据。收集不良数量,以此计算累计不良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项目 不良数量 累计不良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不能打电话 79 79 23.03% 23.03%

开机无音 60 139 17.49% 40.52%

外壳划伤 58 197 16.91% 57.43%

无振动 41 238 11.95% 69.39%

镜片内有异物 36 274 10.50% 79.88%

MIC无声 34 308 9.91% 89.79%

按键无作用 23 331 6.71% 96.50%

拍照花屏 12 343 3.50% 100.00%

第二步:选择项目,不良数量,累计百分比生成柱状图。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4

第三步:在图上选择累计百分比图形,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标类型,以此选择带标记的折线图。将累计百分比的柱状图变为折线图。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5

第四步:更改成折线图后,选中折线图,在右键里面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随后选择“次坐标轴”得到如下图像。

第五步:选择累积百分比的坐标轴,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在里面将最大值改为1,最小值为0,其他可按照需求或选择默认设置。

选择数量坐标轴,点击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在里面将最大值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累计不良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和间隔可按照需要选择。得到如下图形。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6

第六步:选中图形点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在里面将“分类间隔”调整为零。双击每个柱子选择不同的颜色可以改变每个柱子的颜色。最后调整后得到如下图形。

第七步:如果要清晰的表达数据,可点击右键在图形上面添加数据标签。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7

第二章 直方图制作方法

直方图主要用来统计一组数据在某个范围内出现的次数,显示数据在各个区间的分布。

2.1、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1.收集数据并且记录在纸上.

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计算全距.

4.决定组数与组距.

5.决定各组的上组界与下组界.

6.决定组的中心点.

7.制作次数分配表.

8.制作直方图.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8 2.2、举例说明

第一步: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并整理。将不良的数据剔除。下表收集了A,B两种数据的不良。

表一

A器件 B器件

179 168 165 183 156 148 165 152 161

168 188 184 170 172 167 150 150 136 123

169 182 177 186 150 161 162 170 139 162

179 160 185 180 163 132 119 157 157 163

187 169 194 178 176 157 158 165 164 173

173 177 167 166 179 150 166 144 157 162

176 183 163 175 161 172 170 137 169 153

167 174 172 184 188 177 155 160 152 156

154 173 171 162 167 160 151 163 158 146

165 169 176 155 170 153 142 169 148 155

第二步:计算上述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max(数组范围),=min(数组范围)】

表二

最大值 最小值

194 119

第三步:依据下表规则确定分组的数目:一般组数过少,虽可得到相当简单的表格,但却失去次数分配的本质;组数过过多,虽然表列详尽,但无法达到简化的目的.(异常值应先除去再分组). 分组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一般用数学家史特吉斯提出的公式计算组数,其公式为:K=1+3.32 Lgn

一般对数据之分组可参考下表:

表三

数据数 组数

50~100 6~10

100~250 7~12

250个以上 10~20

按照如表所示的数据我们的本次的分组数目为10。

第四步:确定分组的组解值;组距。

组距计算方法为: 按照此公式本组的组距为7.5,便于计算取8

第一组的下届值确定方法为:;测定值的最小位数如果为整数则为1,小数的话可以取小数所精确到的最后一位(0.1;0.01;0.001……)。所以第一组的下届值为118.5。

相关主题